所见的诗意

编辑: cjj           2018-19-09         

    概括:这道题是屠挛团同学的课后语文练习题,主要是关于所见的诗意,指导老师为桂老师。诗意,指诗的意境;指给人以美感或有强烈的抒情意味。释义:1.诗思;诗情。2.诗的内容和意境。3.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诗的意境;指给人以美感或有强烈的抒情意味。

    所见的诗意

    题目:所见的诗意

    解:

    1.牧童骑者黄牛唱着歌,歌声响彻整个树林,忽然看到树上的蝉,想捕到它,就突然停止了唱歌.

    2.一个放牛的小孩骑着一头牛自由自在地行走在林间小道上.林中小路蜿蜒曲折,一棵小树青翠欲滴,潺潺溪流清澈见底.那牧童看到这诗情画意般的美景不禁引吭高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着,歌声打破森林的宁静,顿时,林中充满了生机.忽然,一阵“知了,知了”的美妙歌声传进了他的耳朵.仔细一听,原来是森林歌唱家——蝉呀!他多想捕一只蝉呀!把它带回家好好欣赏它的歌声,这是一件多好的事呀!他大概被蝉的叫声所吸引了,停止了自己的歌声,跳下黄牛,生怕惊跑了它,便静静的站在那里倾听.

    举一反三

    例1: 【《所见》诗意包括诗人的简介】[语文练习题]


    思路提示:

    牧童骑者黄牛唱着歌,歌声响彻整个树林,忽然看到树上的蝉,想捕到它,就突然停止了唱歌.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是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袁枚24岁参加朝廷的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总督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

    著作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 ,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倡导“性灵说”.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主张“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以性情、天分和学历作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这样才能将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相结合,创作出佳品,认为“诗文之作意用笔,如美人之发肤巧笑,先天也;诗文之征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饰,后天也”.主张文学应该进化,应有时代特色,反对宗唐宗宋.他讥讽神韵派是“贫贱骄人”,格调派是“木偶演戏”,肌理派是“开骨董店”,宗宋派是“乞儿搬家”.他也反对沈德潜的“温柔敦厚”说,认为“孔子论诗可信者,‘兴观群怨’也;不可信者,‘温柔敦厚’也”.主张骈文和散文并重,认为骈文与散文正如自然界的偶与奇一样不可偏废,二者同源而异流,它们的关系是双峰并峙,两水分流.诗歌清新隽永,流转自如.写景诗飘逸玲珑.

    袁枚的文学思想有发展的观点,对封建正统文学观点及形式主义思潮有冲击作用.另外,他强调骈文作为美文学的存在价值,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他的诗多叙写身边琐事,多风花雪月的吟哦,缺少社会内容,有些诗趋向艳俗,不免浅薄甚至浮滑.

    江苏古籍出版社巳出版《袁枚全集》共八卷.

    例2: 《所见》诗意,题目意思也要[语文练习题]


    思路提示:

    题目意思 “所见”,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

    诗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例3: 改写《所见》不能改变诗意400字左右[语文练习题]


    思路提示:

    骄阳似火,荷花怒放,轻风盈盈.这又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独自一人坐在墨香浓浓的书房里,感觉就像在一个大蒸笼里被闷着――热极了.于是,我甩着双袖,去不远的小树林里走一走,散一散身上的热气,领略大自然的风情.

    来到小树林,这儿的天气就像换了个季节似的,原本烈日当空,在这儿则树阴遍地;原本空气闷热,在这儿则凉爽无比;原本人影绰绰,在这儿则安静非凡;原本……总之,在这普普通通的小树林,在现在对我来说就像天冷时穿的毛衣棉袄一样重要了.

    走着走着,一首宏亮的牧歌传入我的耳中,那歌声优雅自然,在小树林在久久地回荡着,令我神清气爽.是谁在歌唱?我在心中默默地问着自己,于是加快了脚下步伐.

    朝着声音的源头走了一会儿,一个牧童便映入我的眼帘.这小牧童可真悠闲自在,头上戴着精致的小草帽,草帽上插着一棵狗尾巴草.身上穿着一件打着补丁的粗布衣服,两只光着的小脚丫摇来晃去.最有趣的是,他还舒舒服服地倒卧在黄牛背上,真像个小张果老!

    突然,那个牧童拍拍老黄牛的背,老黄牛听话地立在那儿.小牧童也停止了歌声,摒住呼吸,一动不动,一声不吭,眼睛紧紧地盯着一棵大柳树上正在唱歌的鸣蝉,这情形就如一座雕塑立在田间.哈哈,原来他是想捉住那只蝉呀!

    看着这可爱的牧童,我的烦恼顿时没了踪影,心情舒畅了许多,就连脚步也轻松了.看看太阳临近头顶,我踏着欢快的脚步回家了.

    回到家我写下了: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例4: 【夜书所见诗意】[语文练习题]


    思路提示: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例5: 【舟夜书所见的诗意舟夜书所见的地点】[语文练习题]


    思路提示:

    舟夜书所见.

    清•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

    夜晚在船上记下所看到的事情.

    夜黑了,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象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象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赏析:

    虽然诗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细微的观察力.没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的,然而因为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小如萤火的渔灯,让诗人看到了满河的星星.诗歌写出了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同时也用诗的本身启发我们,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渔灯的静态,后两句写渔灯的动态,既有水上灯光,又有水下的“星光”,不仅动静结合,而且虚实相生,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地点是 黑夜,船上.

    相关思考练习题:

     

    题1:古诗《所见》的诗意

    点拨: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古诗原文: 《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

    题2:所见的诗意

    点拨:牧童骑者黄牛唱着歌,歌声响彻整个树林,忽然看到树上的蝉,想捕到它,就突然停止了唱歌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垄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

    题3:古诗《所见》的诗意是什么?

    点拨:诗意:本诗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

    题4:所见这首诗意思是什么?

    点拨:《所见》古诗大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所见》是一首五言绝句,袁枚,清代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

    题5:所见古诗、前两句、后两句诗意

    点拨:《所见》古诗的前两句、后两句诗意如下: 所见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   4
  • 相关文章

    一举两得造句
    上穷碧落下黄泉
    资讯的意思
    相思风雨中粤语发音
    昔年有狂客
    同舟共济的意思
    什么是头七
    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秋分日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