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定律

编辑: admin           2018-30-08         

    概括:这道题是嵇撬呛同学的课后物理练习题,主要是关于浮力定律,指导老师为国老师,下面是详细讲解。

    浮力定律

    题目:浮力定律

    解:

    假设有一正方体沉于水中,

    F浮=ρgh2*S-ρgh1*S(浸没在水中)

     =ρgS*Δh

     =ρ液gV排(通用)

      =G排液

    当物体悬浮或漂浮时,F 浮=G物=m物g

    说明

    (1)h2为正方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1为正方体上表面到水面距离,Δh为正方体之高.  (2)“F浮=ρ液gV排=G排液”最重要.

     F浮=ρ液gV排 的公式推导:F浮=G(物体所受重力)排液=m排液g =ρ液gV排

    (3)给出沉浮条件(实心物体,如果是空心物体,则下面公式中的密度表示物体的平均密度,即物体的总质量除以总体积得到的结果)

    对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1.若F浮>G物,即密度(物)ρ液,沉底,G物=F浮+F杯底对物的支持力(三力平衡)

    露排比公式

      如果漂浮(这是重要前提!),

    则:ρ物∶ρ液=V排∶V物.  其中,V物=V排+V露

     它的变形公式

     1.(ρ液-ρ物)∶ρ液=V露∶V物   2. ρ物∶(ρ液-ρ物)=V排∶V露

    证明:∵漂浮

    ∴F浮=G物,即ρ液gV排=ρ物gV物,即ρ液V排=ρ物V物,即ρ物∶ρ液=V排∶V物(交叉相乘)

    四种公式

      示重法:F浮=G-G1(空气中重力减去在水中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

     公式法:F浮=G排=m排g=ρ液gV排(完全浸没)

    漂浮法:F浮=G物(又叫平衡法)

    原理法:F浮=F↓-F↑(上下压力差)

    特例:当物体和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时,即物体下部没有液体.此时物体没有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即F浮=0 

    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浸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即F浮=G液排=ρ液gV排.(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参考思路:

    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G排液

    举一反三

    例1: 【浮力定律是什么?原理】[物理练习题]


    思路提示: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G物 且 ρ物

    例2: 浮力定律给我讲讲有关浮力的知识,并出几道题,带答案详解,谢谢[物理练习题]


    思路提示:

    1当物体漂浮或者悬浮在液体上面时 F浮=G物=G排

    2当物体浸没在液体里时 F浮=G排

    问题:有两个质量相同的铁块,1个铁块沉没在水中,另1个漂浮在水上(把铁快弄成船型) 请问哪个铁快受到的浮力更大?

    分析:第一个铁快沉没在水中,是因为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重力才沉下去

    第2个铁快漂浮在水上,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因为2个铁快的质量相同,故重力也相同,通过比较,得出:漂浮在水上的铁快受到浮力更大

    例3: 如何证明阿基米德定律(浮力定律)?[物理练习题]


    思路提示: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G物 且 ρ物

    例4: 什么是浮力定理[生物练习题]


    思路提示:

    浮力定律是由阿基米德发现的.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杰出的数学和力学奠基人,自幼聪颖好学,是一位善于观察思考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家.他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是勇于革新、勇于创造而又严肃认真,曾在几何学、静力学以及机械的民明创造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幸的是在公元前212年,叙拉古被罗马军队占领,正在沙地上画着几何图形思考问题的阿基米德被闯进来的无知的罗马士兵杀死,终年75岁.

    关于浮力的发现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叙拉古的希洛王叫工匠做一顶纯金王冠.金王冠做得极其精致,可是有人告发说,工匠在制作王冠时用银子偷换了金子.国王叫阿基米德想办法在不损害王冠的情况下可出王冠里是否掺了假.于是,阿基米德便冥思苦想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有一天,他到澡堂去洗澡.当他躺进澡盆时,发现自己身体越往下沉,盆里溢出的水就越多.而他则感到身体越轻.突然产,阿基米德欣喜若狂地跳出了澡盆,甚至忘记了穿衣服就直奔王宫,边跑边喊:“找到了,找到了!”阿基米德找到了什么?他找到的不仅是鉴定金王冠是否掺假的方法,而且是重要的科学原理,即浸没有水中的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所排开水的体积,据此计算了王冠中金和银的含量.因为重量相同的物体,密度大的体积就小.金子的密度大于银子,因而金块和银块同重时,金块的体积必然小于银块体积,如把同重的金块和银块放入水中,那么金块排出的水就比银块排出的水少,而王冠排出的水在这两者之间,这就证明了王冠不是纯金的.他又利用数学计算,确定了王冠中掺了银子,而且数量与阿基米德计算的结果一样.也有人认为,阿基米德分加紧称出浸在水中的金、银和王冠的重量,由此测定了它们在水中减少的重量,从这些数据中,他轻易地找到了答案.

    两千多年的东西该退休了,请看新解——

    浮力定律——人生总在或主动或被动的上升与沉落中.

    浮力定律即人生沉浮的定律.它横向适于人群中的每个角落,纵向适于每个人的各个阶段.

    你获升迁,你获追捧,便有飘飘然之感,且此感“与时俱进”,你居尊位时间愈久,感欲甚,此便为浮——浮于众生之上,即便你抗拒也无济,仍会为人高高抬起,而当你人气渐失,众生离你而去时.你必将下沉.很少有人抗拒升迁,但无人不在抗拒沉落.达官显贵因何老而恋栈?半老徐年缘何辛留青春容颜?道寓其中.

    例5: 关于浮力定律的问题我认为密度大于水的物质放在船上,船所排开水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质量.而将该物质扔入水中,该物质所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该物质的体积.这种说法对吗?如果对,请帮我说说[物理练习题]


    思路提示:

    对.密度小于水的物质放在船上,船所排开水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质量.而将该物质扔入水中,该物质所排的水的体积小于物体的体积

    密度等于水的物质放在船上,船所排开水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质量.而将该物质扔入水中,该物质所排的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

    相关思考练习题:

     

    题1:阿基米德怎么发现浮力的

    点拨:关于浮力原理,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在一次,希耶隆二世制造了一顶金王冠,但是,他总是怀疑金匠偷了他的金,在王冠中掺了银。 于是,他请来阿基米德鉴定,条件是不许弄坏王冠。当时,人们并不知道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比重,阿基米德冥思...

    题2:是谁在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定律

    点拨:阿基米德并非洗澡时发现浮力定律 后人杜撰传说!!! 据《科学美国人》杂志6月11日报道: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的故事广为流传,人们一直认为他是在洗澡时突然发现浮力定律,并裸奔上街大呼“我发现了1。但是实际上这个故事很可能只是一个美丽的...

    题3:阿基米德浮力定律的基本原理?

    点拨:阿基米德(Archimedes)定律 阿基米德原理 : ā jī mǐ dé yuán lǐ 力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该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1、物理学中 (1)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

    题4:浮力定律

    点拨:1.浮力及产生原: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

    题5:是谁在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定律

    点拨: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定律 公元前245年,赫农王命令阿基米德(Archimedes)鉴定一个皇冠。赫农王给金匠一块金子让他做一顶纯金的皇冠。做好的皇冠尽管与先前的金子一样重,但国王还是怀疑金匠掺假了。他命令阿基米德鉴定皇冠是不是纯金的...

  •   4
  • 相关文章

    红外线的应用
    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约为
    太阳从西边升起
    音速是多少
    一度电多少瓦
    压强公式
    温度计的使用
    听诊器原理
    密度单位换算
    机械效率公式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