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文化的学习_郁山堆同学政治作业《如何文化的学习》复习冲刺_政治_郁山堆
编辑: admin 2017-26-06
-
4
- 权利的意思
-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 人生观的核心
- 把缺点变为优点的事例_劳誓统同学政治作业《把缺点变为优点的事例》复习冲刺_政治_劳誓统
- 历史和政治哪个好学_柳籽巡同学政治作业《历史和政治哪个好学》复习冲刺_政治_柳籽巡
- 用英语口语介绍产品_巫纲晨同学政治作业《用英语口语介绍产品》复习冲刺_政治_巫纲晨
- 思想道德素质的内涵_余琶某同学政治作业《思想道德素质的内涵》复习冲刺_政治_余琶某
- 初一孩子应该怎么教育_怀破臣同学政治作业《初一孩子应该怎么教育》复习冲刺_政治_怀破臣
- 生存现状指的是什么_麻吩巢同学政治作业《生存现状指的是什么》复习冲刺_政治_麻吩巢
- 关于开学第一天的作文_郭捉拔同学政治作业《关于开学第一天的作文》复习冲刺_政治_郭捉拔
如何文化的学习导读:
这是一道政治基础题,以问答的方式进行复习冲刺,是郁山堆同学精心整理分享给大家的政治作业题目。这道政治题涉及到的政治知识点是如何文化的学习,这是郁山堆精心归类总结的政治考点——《如何文化的学习:如何解释文化学阅读》,指导老师是荆老师,涉及到的政治教科书课本知识为:如何解释文化学阅读,主要考察如何文化的学习:如何解释文化学阅读的相关政治知识考点,用所学的相关政治知识来进行解答,下面是郁山堆的政治作业的问答方式进行的分享(本道题以问答模式展开)。
题目:如何解释文化学阅读
如何文化的学习:逆火学习站的郁山堆同学的作业题:《如何解释文化学阅读》解题思路
从某种特有的角度,或侧重对社会,或侧重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侧重对社会和人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因而具有自己独特的对象和方法的学科.经过一个半世纪的演变,不仅在现代科学知识体系中占据独特的地位,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成为一门包含众多分支、具有独立知识结构的社会科学.? ? 发展概况 社会学一词由拉丁文Socius(集群)与希腊文Logos(知识)组合而成.由法国哲学家A.孔德于1838年在其《实证哲学教程》中最先提出并就这一新兴学科的建立做了大致的构想,孔德因此而被视作社会学的创始人.其后,英国哲学家H.斯宾塞于1874年在其《社会学原理》一书中将社会学的知识做了系统整理.这样,社会学就从一般的社会哲学演变为具体的社会科学.而将社会学发展成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独立学科,则是E.迪尔凯姆的历史贡献.从迪尔凯姆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传统的确立到M.韦伯的理解社会学传统的产生,标志着社会学学科多元化发展的开始.20世纪社会学已经发展成一门拥有自己系统而独特的理论和方法的重要的社会科学,其研究领域广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由此衍生出诸如农村社会学、工业社会学、知识社会学、文化社会学、军事社会学、劳动社会学等众多的分支学科以及诸如社区研究、阶级阶层研究、社会控制研究、社会保障研究、生态环境研究、贫困问题研究等专项研究课题.? ? 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 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方式众说不一,通行的有分块式和平列式两说,其下的具体划分更是多种多样.社会学研究的内容和范围,大致包括社会、社会中的个人、群体、组织、阶级和阶层、社区、社会变迁、社会控制、社会秩序等.社会学的方法包括:①方法论.是社会学研究的指导原则.主要有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方法论和唯物史观方法论.②研究法.是社会学研究中搜集和处理资料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比较法等.在具体研究中,研究法的取舍由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论来决定.③技术手段.是指在搜集和处理资料过程中所采用的工具及其操作技术.工具包括语言工具和非语言工具;非语言工具又可分为文书性工具如问卷、统计表等,以及器具性工具如录音机、照相机、计算机等.? ? 特性 ①科学性.通过科学理论的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取得对人类社会的规律性认识并用以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科学性的保证,在于社会学者充分地实现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宏观探索与微观探索、动态考察与静态考察的有机结合.②系统性.在探讨社会的结构和发展过程时,首先是把社会看作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的整体,因而要广泛地研究各个子系统之间各种社会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以达到对整体社会结构和过程的把握.③综合性.人类社会是一个包含有许多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的有机整体,所以,在研究这些子系统中的任何一种社会现象时,都需参照其他专以该种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具体社会学科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在联系包括个体因素、社会因素乃至自然因素的前提下,对之做综合的考察.④现实性.以现实社会中的社会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课题绝大部分也来源于现实社会.因而社会学的研究既是一种学术探索,同时又是一种服务于社会运转和人们生活的政策咨询和知识传授.? ? 功能 ①描述.运用自己科学而独到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法,客观而忠实地搜集、整理和记录各种社会现象的定量化或定性化的信息,人们可以借助这些真实可靠的社会信息获得对某一或某些社会现象乃至整体社会的感性认识.②解释.在一般性的描述之后,可借助社会学的概念范畴,对所获取的经验材料进行理论抽象,探讨社会现象形成、变化及发展的前因后果,达到对制约社会现象的主客观因素的理性认识.③预测.在描述和解释的前提下对已获取的社会信息的再处理.描述和解释工作的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说标志着各相关社会现象间相关程度的确定.若能对发展相对更具规律性的社会现象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做出尽可能精确的测量,则与之相关的而且是人们意欲了解的社会现象的未来发展就可以相应得到大致的确定.当然,由于社会现象之间极少有如自然现象之间那样的函数关系,所以,对社会现象的预测难以达到自然科学所做预测的那种水平.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现象与产品,或者说打上了人类活动印记的一切现象与产品. 文化的基本要素是符号、语言、价值、规范,它们是构成文化的框架. 文化有五个方面的特性:1、从文化的形成看-集体创造性;2、从文化的获得看-非生理遗传性;3、从文化的内容、形式看-文化的多样性;4、从文化的意义看-文化的象征性;5、从文化的发展看-动态性的特性.(大规模的文化变迁一般受三种因素的影响:自然条件的变化、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发明与发现. 文化的功能:识别、教化、整合、知识. 文化的结构:文化特质、文化结丛、文化模式.(文化模式有五种来源:社会遗产、发明、采借、变更、涵化.) 文化的类型:1、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2、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3、共同(普遍)文化与差异(特殊)文化. 文化共同性的来源有四个因素:1、生物上的相似;2、生活必需的相似;3、受人类环境的限制与影响;4、文化接触与传播的影响. 文化的差异来源有三个因素:1、满足基本需要时所用的途径和方法不同;2、被孤立的程度;3、各民族的自我导向不同. 文化态度: 1、文化中心主义-亦称种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常有一种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优于他民族的倾向,并且将本民族、本群体的文化模式当做中心和标准,以此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常常敌视或怀疑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模式.这是一个团体认定自己的文化才是最优势、惟一正确的一种观念或习惯,是一种具有浓厚的主观价值的态度.它的正功能是:1、增进我群体的概念和团结,引起成员的忠诚和士气;2、减少团体内的冲突;3、促进文化的稳定和一致,维持社会秩序;4、避免产生失范和无根的感觉.它的负功能是:1、容易产生偏见;2、使文化僵化,不能适应时代变迁;3、引起团体间的冲突;4、维持某些阶级的即得现状;5、造成社会孤立的情境. 2、崇外主义-当某些群体发现自己的文化低级时,就表现出对某种高级文化的崇拜. 3、文化相对主义-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好的文化就是适合当时当地环境的文化. 4、文化震惊-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迷惑、混乱与心理上的震憾. 5、边际文化-文化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 文化的规范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确立行为标准;2、规范人的成长;3、保护社会秩序;4、控制越轨行为. 文化规范的类型 习俗: 特性-1、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广泛性;2、在空间和地理上具有地域性;3、在时间上表现出稳定性. 功能:1、鼓励人们去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2、反映人们的心理意愿;3、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强大的约束力;4、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具有整合的功能. 宗教: 宗教与迷信的区别-1、有系统的世界观和理论体系;2、有完整的教义、经典、组织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迷信是无组织无教义的地方性的小团体的活动;3、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社会有正负功能,迷信则主要是负面功能. 宗教的特性:1、虚幻是其作为意识形态的宗教的基本特征;2、信仰和崇拜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揭示它的特殊的内容和对象;3、信仰和崇拜力量的产生来源于把世俗力量超人间化而产生的神秘化和神圣化力量;4、力量超人间化是想要支配人们的日常生活. 功能:1、社会团结;2、赋予意义;3、社会控制;4、社会变革;5、心理支持. 道德 道德广泛地调节人们社会行为的具体表现为:1、道德作用的社会性;2、道德价值的社会性;3、道德规定的社会性. 道德评价有两种形式:自我评价和公共评价. 道德舆论的形成有两种方法:1、人们遵循过去的经验与传统的道德规范自发地形成的道德舆论,即口头评价;2、自上而下有意识地发动起来的,往往是报纸、电视、广播、刊物等大众传播媒介形成的. 道德舆论的特点是:1、参加者众;2、心理压力大;3、多义性. 法规 法规包含两类社会内容:1、规定行为模式;2、规定行为后果. 功能:1、对危害人民利益的各种反社会行为具有抑制和预防功能;2、对于解决社会问题具有程序化的作用;3、对于总结社会运行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作用;4、支持其它规范体系.社会化从个人来说是将社会的文化规范内化并形成独特的个性的过程;从社会来说,是将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教化、培养为一个有文化的社会人的过程. 研究社会化的两个视角: 1、个人的角度,一个人通过社会化的途径,接受社会文化,掌握社会生活技能,适应社会生活方式,才能在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家庭制度等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存. 2、社会角度,社会化是人类社会的文明不断传递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社会化的内容就是个人学习和掌握社会化.社会文化的内化对社会来说关系到文化继承、传递和延续. 社会化从个人与社会结合的角度定义,就是社会将个体的自然人教化成为社会的一分子的过程. 社会化的主要类型 从个体发展阶段分为:1、预期社会化-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掌握基本的行为规范,能在社会中担当最基本的角色过程,它是人的社会化的关键、基础阶段;2、继续社会化-继续学习和掌握原有的社会知识,不断学习新产生的知识.3、再社会化-个体在社会情境或社会角色发生很大变化时,为适应新情况而在生活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方面做出重大调整和进行重新学习的过程;或者是社会化失败或反社会化中断以后而进行的社会化过程.再社会化的基本特点是:改变社会化对象原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再社会化的形式有两种:1、自愿的;2、被迫的. 英格尔斯认为现代就具备14个方面的特征:1、效能和自信心,不相信命运;2、乐于接受生活变迁;3、具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4、乐观的生活态度;5、时间感;6、重视技术技能;7、待人平等;8、计划性;9、尊重他人;10、对陌生的环境不抱戒心,具有信任感;11、期待子女受教育和获得现代职业;12、具有独立见解,能容纳不同意见;13、兴趣广泛,接受信息能力强;14、对生活中的问题具有理解力. 社会化的内容 1、形成个性与自我.个性又称人格,指个人具有的综合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基本的精神面貌.它的基本构成包括两个方面:1)、个性倾向-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性征;2)、个性心理特征-人的心理特点的某些独特的结合.个性的核心标志是自我.自我又称自我观念或自我意识,它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况的觉察,是自己对属于自己的生理、心理状况的认识,其中包括自我批评、自我感觉、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独立性、自卑感等一系列涉及认识自己的内心活动.培养完善的自我观念,就是要把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与社会规范协调一致,从外在行为到内心世界尽可能地合乎社会的需要. 内化社会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社会化的最后结果,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能够胜任特定的社会角色的社会成员.社会化的过程使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关系结构中的位置,领悟并遵从群体或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学习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特定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掌握社会知识和生活技能.社会知识是对社会存在、人际关系的种种认识,生活技能是人立足于社会的谋生手段.人类个体要成为社会成员,首先要学习、掌握生活的基本知识、技能,才能自理生活;然后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职业的知识与技能,才能自谋生活;? ? 社会化的场所 1、家庭 家庭是人们接受社会化最基本的文化环境和最早的单位.1、家庭不仅提供儿童生理需要的生活资料,也提供了感情的慰藉,形成了亲密的人际关系;2、儿童在入学前,家庭是他接触外部世界的主要环境,父母、兄弟姐妹是儿童主要的模仿对象;3、家长根据自己的理解将社会的文化规范、知识等向儿童传递;4、家长是儿童的最早权威,家长对子女教育拥有支配的权力. 社会学家研究发现,一个家庭的阶级地位是影响父母如何管教小孩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家庭对人的社会化具有两重性:1、家庭与社会文化相一致的教化,对儿童的社会化起积极的促进作用;2、家庭中出现的与社会主文化相背离的亚文化,对儿童的社会化会产生消极的作用. 2、学校 学校是人类社会化手段的一个质的飞跃,它使人类的教化活动进入了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有社会严密控制下快速进行的阶段.1、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是社会化的专门职能单位,有严密的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这是其它社会场所所不具有的特点;2、学校是一个有组织的社会群体,与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不同的是人际沟通不是以感情为主,而是以教育目标为主,学校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使用强制性的方式要求学生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去扮演特定的学生角色;3、学校的人际交往是社会的预演. 3、同龄群体,亦称同辈群体 同龄群体是指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大体相同的人,为了满足情感需要而自发形成的伙伴群体.同龄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是:1、具有身份认同作用;2、具有平等信息交流作用;3、具有情感替代作用;4、具有学习人际交往作用. 同龄群体中的对照群体:1、同龄伙伴中的自然领袖人物;2、英雄人物和杰出人才;3、青春偶像人物. 4、社会 1)、职业团体,介于家庭、学校和国家之间的一种重要组织,通常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和任务,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和内在的协调机制. 2)、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包括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大类.大众传播媒介在个人社会化方面的特点是:1、开放性和无强制性;2、介入性和非统一性;3、形象性与易感染性. 社会化理论 一、符号互动论的社会化理论12、何谓“镜中之我”. 1、库利的镜中之我: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或者说这个人认为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镜中自我包含三种过程:1、表现;2、辩认;3、主观解释.镜中自我论认为我们对自己的印象是从别人的评价里得来的,正像我们从镜子中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像一样. 2、米德的自我概念:米德认为自我产生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3岁,预备阶段;4-8岁,嬉戏阶段;8岁以后,团体游戏阶段.米德认人每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是个独特的行动者,每个人都具有两面,他称之为主我和客我.主我富有创造性和独特的性格,对他人的态度做出反映;客我是自我社会方面,体现他人的态度,是社会化的产物;没有客我就不能产生有序的社会互动,没有主我,社会互动将变得呆板和单调. 库利的镜中之我和米德的概化他人告诉我们怎样理解自我:根据别人的观点看我们自己时,正是在照库利的社会镜子;我要预测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反应时,我们扮演的是米德的客我角色. 二、心理学的社会化理论 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 本我是人格原始部分,包括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这种本能受快乐原则的支配,不断盲目地追求行为上的满足,是人格的动力;然而它本身又是混沌的欲望,如不加以控制就会妨碍社会和群体的活动; 自我是本我的部分发展,是现实化的本能,是在与他人交互中了解自我的存在、自我意识及与他人的关系.自我是人格的理性部分,能够解释感觉得来的信息,也能够找到既实际又可接受的方法来满足生物上的需要.自我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本能和欲望,等待时机,在允许的生活中实现快乐的目的;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人格结构中最后形成的最文明的部分,它能够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是头脑里的检察官.超我是人们把社会里对与错的观念内涵化成为其人格的一部分,更成为其行为的指导原则. 库利和米德都认为:社会化是个人与社会之间一种渐进又互相依赖的结合;弗洛伊德则认为:本我与超我是针锋相对的,欲望是本我的代表,道德原则是超我的象征,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之间的妥协最终可能是无法办到的. 埃里克森:人生发展阶段-认为人格发展要经历人的整个一生,提出著名的人生发展阶段和自我同一理论. 1、婴儿期:0-1岁,信任与不信任; 2、幼儿期:1-3岁,自主与害羞怀疑; 3、嬉戏期:4-5岁,主动性与内疚; 4、学龄期:6-11岁,勤奋与自卑; 5、少年期:12-18岁,认同与混淆; 6、青年期:18-30岁,亲密与孤独; 7、成年期:30-60岁,创造与静止停滞; 8、老年期:60岁以上,完善感与失落感. 三、社会化的道德发展理论 1、皮亚杰的道德成长论:社会化不会由于身体的发展成熟而突然停止; 2、科尔伯格的道德自我: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找到自己的道德价值观.他发现,不同的社会对错误的标准可能持各自不同的具体看法,但他们对同情(如关心他人)和正义(如主张平等互惠)等具有相同而普遍的道德原则.人们对道德判断的不同,是因为他们成熟的水平不同.道德发展水准有三:第一个阶段为前传统阶段;青春斯的人通常达到第二个标准,即传统阶段;达到第三个水平的人,叫超传统道德水平.(被传统认可的价值观可能与他们的价值观相抵触,他们便根据“为绝大多数人的才是最好的”的指导原则做出理性的决定,在合法的方案间做出选择.如果一条法律由个人依据一条更高的原则判断为非正义,那么破坏此法律就是正当的做法. 社会化的特征与矛盾 一、社会化的特征 1、社会化的方式:灌输与自选.儿童期是灌输型社会化;少年时期自选型.成年社会化与儿童社会化最大的区别是:在成年期个人比较清楚被什么所影响,个人有选择社会化的能力与机会,而在儿童期,社会化比较不明显,也没有选择能力与机会. 2、社会化的过程:外在-内在. 3、社会化的执行者:家庭-学校-社会. 二、社会化的困境 1.社会化的不一致性; 2、代差问题; 3、网络冲击; 4、青少年偶像崇拜互助这道作业题的同学还参与了下面的作业题
题1: 文化学阅读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政治科目]
对事物或人的总称,是专有名词题2: 能给阅读文化下个定义么?不需要太严谨的阅读文化下个定义最好长一点
阅读文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叫阅读的是文化.我们读什么?有人说,不就是读书吗?中国人最习惯的就是,当孩子长到七八岁的时候,由爸爸、妈妈领着到学校,把你放到那张桌子上,告诉你好好读书,听老师的话,跟党走.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文化.其实,我们读的是什么呢?我们关注的是什么?我觉得我们阅读的应当是文化.这是第一个方面.如何文化的学习:逆火学习站的郁山堆同学的作业题:《如何解释文化学阅读》解题思路
第二个方面,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这是我们苏州大学教育学的教授朱永新先生说的一句非常有意味的话.同时,我以为:一个民族的灵魂史就是这个民族的群体阅读进程.所以,我认为阅读她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题3: 谁能帮我解释“中国人爱看热闹”的文化本质原因恩,从文化的角度,毕竟文化塑造一个民族的共有特性
对中国人爱看热闹的心理分析:①这是一种羊群心理.头羊走哪里,其他的羊也走哪里.还有就是一种眼红的心理了,觉得别人在看什么东西很有意思,我没看见就觉得损失了,不能光让别人占便宜,我也要有意思.②这是心理观了,可能是传统问题,好奇心重.古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嘛”!③看热闹只是有业余时间的人或好奇的人才去.骗子多了,看热闹的人也会逐渐减少.在利益的驱使下,才能让人们下意识的做出本能的选择.④是中国人的劣根性,这是鲁迅先生分析的国人的看客心理.如何文化的学习:逆火学习站的郁山堆同学的作业题:《如何解释文化学阅读》解题思路
个人觉得看热闹的现象有其不好的一面,也有其好的一面.因为有时候我们看热闹的动机单纯是出于好奇心作祟,而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在这方面的问题是无可厚非的.而在看热闹的过程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种:只在看,完全不管当事者的情况,只为满足自己的猎奇、幸灾乐祸的心理而站在那里;第2种:在看的过程中想帮忙,却迫于观看的对象的暴力威胁或金钱诱惑等一些因素的影响,而不敢出手相助,只能无奈地看着受害者;而最后一种就是英勇的站在真理的一边(当然,这种人是少之又少).中国作为一个长期以被统治阶级改造的儒家文化为主流文化却长期于封建高压统治下的国家,普通大众并没有充足的受教育的权利,价值观较为原始,大部分充当了第一类看客的角色,而知识分子除去统治阶级又以中、富农与中小地主为主,其一方面存在要依附于统治者、担心成为异类的阶级局限性,另一方面在思想上又受过仁义道德的熏陶,心中为受害者不平,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促使他们中的大部分成了第二种看客,而最后一种会化身为参与者的看客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他们来自于不同阶级,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真正的精华.如何文化的学习:逆火学习站的郁山堆同学的作业题:《如何解释文化学阅读》解题思路
当然,社会心理也是含有主观的,潜移默化的演进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式,例如人们对某国人的理解,即使没去过没见过,但是一想起来就会想到某种模式的样子.甚至是带有偏见和偏激的成分.就看热闹而言,其实外国人也喜欢,据新闻报道:某国曾发生过国家森林发生火灾时有家在百里之外的国民开车带铺盖、举家看火灾的事情,这个例子当然有点极端,但我想说的是中国人爱看热闹较他国更为严重虽是事实,是民族劣根性的表现之一,但是大可不必视其为洪水猛兽,好像国人爱看热闹就必定在素质上劣于外国人一样,毕竟,每个民族及其文化都是各有优劣的,而人类究其根本都存在着“本我”及劣根性.如何文化的学习:逆火学习站的郁山堆同学的作业题:《如何解释文化学阅读》解题思路
P.S:如果LZ想从文化的角度了解、探究中华民族的共有特性,可以研读下鲁迅先生的作品.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众多,除了阿Q,祥林嫂,润土和孔乙己等能反映当时中国人普遍形象以外,还有不少配角着实也让人深思久.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那些看客.“于是他背后的人们有须竭力伸长了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所谓看客,重点字自然在于一个“看”字.这些人在鲁迅的世界中没有样貌,不管男女老少,只有一个动作,那就是“看”.这可能就是爱看热闹的中国人的最突出的形象吧.还有弗洛伊德写的《精力阐发法引论》、台湾作家柏杨写的《丑陋的中国人》、林语堂写的《中国人》等书都很有研读价值.希望可以帮到lz~题4: 什么英语杂志适合初中生看,并且有注释,有时事,英美文化?最好有初中生.名字,单价.[语文科目]
1、“英语沙龙”定价6.00元,邮发代号82-506开卷物语:短小精悍的精品美文一篇,小篇幅中蕴含大道理,是《心境》每一期的开场白.人世间:真情故事:爱情、亲情、友情.在感动的泪水中净化自己.天行健:成功箴言,成功人生的奋斗之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执着与自强,便是一切成功的秘诀.青青草:童年与青少年故事.少年心声,豆蔻情怀.感而悟:感悟美文.催人泪下,引人深思.指引我们迈向更充实、更真诚的明日人生.在别处:另类视角,另类生存.给世界一个新的图景,给人生一个新的透视.诗文苑:名家散文、小说诗歌、原创随笔.荟萃文学精华,力求雅俗共赏.大视界:世间百态、海外人文、社会万象,管中窥豹.体现人文关怀,贴近你我生活.万花筒:五花八门.幽默,轶事,俚语,成语……轻松,有用.(个人强烈推荐)2、“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定价:2元1周如何文化的学习:逆火学习站的郁山堆同学的作业题:《如何解释文化学阅读》解题思路
英文《21世纪报》是由国内最大的英文报系中国日报主办,集世界各地第一手的英文报刊资讯,是一张面向中国广大英语爱好者的普及性英语周报.在使用和学习英语的广大知识知识分子、涉外工作者中享有极度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力.同时,也是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及考研的理想读物.(学校统一定的,很好!)“英语广场”定价:4.5元如何文化的学习:逆火学习站的郁山堆同学的作业题:《如何解释文化学阅读》解题思路
《英语广场》杂志.我国第一本完全定位中初级读者群体的英语课外阅读杂志.2000年创刊,经过短短5年,现已发展成为国内发行量最大的英语阅读类杂志之一,期发行量13万册以上,是英语期刊界的后起之秀.刊物栏目丰富,题材广泛,每一栏目皆精选难度适中的原汁原味英语语篇若干,附以难点注释,部分语篇配有汉语译文.全书语言地道,语境鲜活,提供英语国家最新最热信息,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也不错,但因为与学习不是关系很近,建议有空看看)如何文化的学习:逆火学习站(img1.72589.com)的郁山堆同学的作业题:《如何解释文化学阅读》解题思路
如何文化的学习小结:
通过以上关于郁山堆同学对如何文化的学习:如何解释文化学阅读的解题复习冲刺分享,相信同学们已经对如何文化的学习的相关政治作业考点会有所突破。学习政治就是要学会去理解,并仔细思考郁山堆同学分享的解答《如何解释文化学阅读》这道作业题的解题思路,把政治考试中可能涵盖的考点都在平时得到加强训练,才能让自己的政治科目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