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及其对中国古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的发明过程,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_历史_jtjkpdqm
编辑: admin 2017-16-06
-
4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著名的四项科技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见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这四大发明相继传入世界各地后,对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对于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指南针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有多种形体.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先民已用天然磁石制成指示方向的司南之勺.三国魏时,马钧利用磁铁和差速齿轮制造了能指示方向的机械装置——指南车.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记载了制作指向用的磁针的方法.后来,又发展成磁针和方位盘联成一体的罗盘.至晚在北宋后期,指南针已用于航海;南宋时,已使用针盘导航.指南针的发明,对于海上交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极大作用.
造纸术 在纸尚未发明之前,古埃及人曾用纸莎草,古印度人用贝树叶,古巴比伦人用泥砖,古罗马人用蜡板,欧洲人则用中亚细亚人制作的小山羊皮等当作记事材料.在中国,商代用甲骨,西周用青铜器,春秋时则用竹简、木牍、缣帛等作为记事材料;此外,还曾将抽丝织绸和制取丝棉时残絮的薄片用于书写.上述材料有的笨重,有的昂贵,有的来源较少,不能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发明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 、鱼网等植物原料,经挫、捣、抄、烘等工艺制成的纸,人称蔡侯纸,是现代纸的渊源.纸的发明及应用,对社会历史的记载与保存,对文化思想的交流与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火药 火药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类爆炸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炼丹术.古代炼丹家们利用早在汉代就已掌握的金石药物硝、硫,经过长期的炼丹实践,至迟在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以前便已发明了火药 ,并在五代末北宋初用以造出纵火用的火药兵器.经宋、元、明各代,火箭、火毬(火聤)、火铳等各种火器已达到成热的程度.火药的发明对世界科技的发展曾起重大作用,现代黑火药就是由中国古代火药发展而来的.
印刷术 中国约在公元7世纪的初唐时期就已出现采用雕版印刷术印制的书 .唐咸通九年(868)印制的《金刚经》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刻印时间的印刷品.宋仁宗庆历年间,平民毕升在雕版印刷业已普及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它是用胶泥刻字,每字一印,烧后制成字印.将一颗颗字印排列、镶嵌于铁板之上,经烧烤、压平等工艺制成印版后,便可印刷.印版上的字印可取下反复使用.这种活字印刷方法已具备现代印刷的基本过程——铸字、排版、印刷,比15世纪中叶德国人J.谷登堡制造的活字印刷工艺要早400年.继泥活字后,中国人又相继发明了磁活字、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等印刷方法.印刷术的发明和传布,大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
互助这道作业题的同学还参与了下面的作业题
题1: 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历史科目]
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就是四大发明了.火药对于粉碎西方骑士阶层,建立属于资产阶级的政权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入推动了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发展;指南针对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有决定作用.除此之外,比如九章算术、圆周率对数学的贡献;本草纲目,四诊疗法对医学的完善;地动仪、日月食的观测对天文的贡献.可以说,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早期科技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中国是古代世界科技中心.
题2: 【中国古代发明有哪些(除四大发明)不能算四大发明,不要说书名、中草药.】
直升飞机螺旋桨,风筝,活动连环画转筒,铁索桥,运河船闸闸门,航海制图法,船尾舵,深孔钻法,铸铁,活塞式风箱.
题3: 【除四大发明外,中国古代引领世界的科技有哪些?】[历史科目]
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像蔡伦,毕升等四大发明的创始人,大家都知道不一一细表,这里说的是除此之外的科学技术成就)
1.数学方面
数学是构成各种科学的基础,古代中国就有引领世界的先进数学理论
代表人物和著作发明:排名不分先后
(1)祖冲之推算圆周率
祖冲之,南北朝时期南朝:宋著名科学家.他在前人的基础上,计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科学家.比西洋早了近一千年,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2)刘微几何学中割图术的发明,介线性方程的新组分法.
刘微,魏晋时期数学家,发明了割图术,他取л值3.14.他还发明了介线性方程组的新分法.提出了不定方程问题,建立了等差级数前几项和公式.刘微应和欧几里德、阿基米德相提并论.
(3)朱世杰的《四元玉鉴》
朱世杰,中国元代数学家.1299 年编撰成中国第一本算学启蒙,从四则运算到天元术,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1303年,他又写成了 《四元玉鉴》,把天元术推广为“四元术”,这是一种高次方程的解法(最高可包括4个未知数).欧洲到 1775 年才提出同样的解法 ——消元法.美国科学史家萨顿评价他所著的《四元玉鉴》是整个世界中最杰出的数学著作之一.
(4)秦九韶的著作《数书九章》
秦九韶,中国元代数学家.写有《数书九章》,创立解一次同余式的“大 衍求一术”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
(5)李治的《测园海镜》
李治:金末元初时期数学家,著有“测园海镜”是中国第一本系统改述“天元术”的巨书.《测圆海镜》所讨论的问题大都是已知勾股形而求其内切圆、旁切圆等的直径一类的问题.勾股形的解法是古代传统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6)孙字著作《孙字算经》
孙字:三国时期魏晋人,知名数学家.以乘余定理的起源一题为“物不知数”,写了《孙字算经》一书系统论述了筹算记数制.
2.天文学领域
代表人物和著作发明:排名不分先后
(1)张衡发明漏水浑天仪,候风地动仪
张衡: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对在宇宙结构的认识上,张衡是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天像个鸡蛋壳,地像鸡蛋黄,天大地小,他认为天壳之外还有无限的宇宙.张衡设计和制造了漏水转浑天仪、候风地动仪,并对日月星辰做了许多观测和分析.他测量出了太阳和月亮的角直径是周尺的1/736,即29'24'.他统计出在中国的中原地区能看到的恒星约有2500颗.国际天文学会为了纪念张衡对天文学的突出贡献,将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
(2)郭守敬研究出天文计算工具:高表,玲珑仪,观象台计等16中天文仪表
郭守敬:中国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他创制了高表、玲珑仪、观象台计 16 种仪表,仪器专门测量天体使用.还制作了简仪,现存紫金山天文台.郭守敬测定了黄赤交角.法国科学家 Laplace 提出黄赤交角变小理论,引用的根据就是郭守敬的.丹麦天文学家第谷所做的同类测量比郭守敬晚300年.
(3)石申,甘德的天文巨著《天文》《甘石星经》
石申,甘德: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合著有《甘石星经》.石申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西汉后,人们尊称《天文》一书为《石氏星经》.书中标有 121 颗恒星的位置,书中还记有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及交食等情况.石申编制了最早的星表.并称之“少阳”已认识到能自身发光.
(4)刘焯的《皇极历》
刘焯:隋代天文学家.创制了《皇极历》,他首先考虑到了日、月视运动的不均匀性,创立了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计算日月视运动的速度.同时他把差岁改为 75 年差一度.
(5)一行的《大衍历》
一行:唐代天文学家.他编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大衍历》,它包括十篇历议,是古代非常先进的历法.早在公元前 13 世纪,中国人以太阳和月亮运动为依据,创立了一种阴阳历法.
(6)杨中辅的《统天历》
杨忠辅:中国南宋时期天文学家.他创制了《统天历》,他确定回归年长度为 365.2425 日.并发现回归年长度有消长现象.
(7)洛下闳研究的赤道式仪器
洛下闳:中国汉代天文学家.改创了赤道式仪器,定下了赤道式浑仪的基本结构.
(8)苏颂 韩公廉合作制成天象仪及水运仪象台,古代第一架天象仪.
苏颂,韩公廉:中国宋代天文学家.天象仪:有8人高,每层有门,一到时间门开,木人出来报时.(后面有漏壶和机械系统).
(9)莘七娘的松脂灯和走马灯
莘七娘: 莘七娘在10世纪时发明了松脂灯(孔明灯)作为打仗时的信号灯,这是中国人最早利用热气球.同时发明了走马灯,这是航空燃气涡轮的始祖.
3.医学领域
代表人物和著作发明:排名不分先后
(1)华佗发明的麻醉剂“麻沸散”和外科医学名著《青囊书》
华佗:东汉时期民间名医,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麻佛散”,并在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法,被尊称为“神医”.
(2)张仲景的医典《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东汉末期名医.著有医典《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被后世尊为“医圣”.
(3)孙思邈的《千金方》医典
孙思邈:唐代著名医学家,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医学典籍对后世医学界影响很大.
(4)李时珍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李时珍:明朝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全输图文并茂,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使我国药物学的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4.地质学领域
代表人物和著作:排名不分先后
(1)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
郦道元:南北朝北魏时期人,地质学家给古书《水经》作著成《水经注》一书
(2)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明代地理学家.历尽艰辛万苦游历天下终得《徐霞客游记》最详细的古代中国地理学著作和医学界的《本草纲目》齐名.
5.农政学领域
代表人物和著作发明:排名不分先后
(1)贾思勰著《齐民要术》
贾思勰:南北朝北魏时期著名农政学家.代表作《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2)王祯著《农书》
王祯:元代著名农政学家代表作《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和农业改革方面
(3)徐光启编写《农政全书》
徐光启:明代著名农政学家.代表作《农政全书》,吸收当代最新实践成果,并开展农业科技实验.
6.其他领域的科技发明和代表人物及著作:排名不分先后
(1)裴秀创立了绘制平面地图的理论“制图六体”
裴秀:三国魏晋时期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在中国最早创立了绘制平面地图的理论“制图六体”.并绘制了《禹贡地域图》.曾参与司马兄弟的征伐淮南诸葛诞叛乱的战争,并立下大的战功.
(2)马钧的鬼才机关设计技术,代表发明--龙骨水车
马钧:三国时期魏国人,杰出机械设计和创造家.三国时代创制了龙骨水车(又叫翻车),他能连续提水,灌溉用的水机具——桔槔.结构非常巧妙,有天下之名巧之称.曾参与长安的门户要塞陈仓城的建设,筑成三国第一坚城
陈仓城,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时花了很大精力才勉强攻下陈仓城,陈仓攻防战堪称中国古代著名的攻城战.据称参与早期火器“火射连石”的研究工作.
(3)李春的赵州桥
李春:隋唐时期著名桥梁建筑家.首创了在主拱图上设小腹拱的敞肩式拱桥.有名的赵州桥就是他设计的.
(4)丁缓设计被中香炉、常满灯、旋转风扇
丁缓:汉代著名机械发明家,鬼才巧匠.发明的物品有被中香炉、常满灯、旋转风扇,有长安巧工之称.
(5)沈括的《梦溪笔谈》和“十二气象”理论的提出
沈括:宋朝博物学家,地质学家.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并著有博物学名著
《梦溪笔谈》对后世博物学发展影响很大.
(6)杜诗发明水力鼓风机
杜诗:东汉河南尹人士,著名机械发明家.首创了水力鼓风设备水排.即利用水力推动风扇鼓风.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风机,比欧洲早了 1100 年.
(7)浦元发明淬火技术
浦元:三国魏晋人,著名金属冶炼学家.首创淬火技术,使钢刀坚而有弹性.
(8)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古中国最早的百科全书
宋应星:明代著名博物学家,农政学家.倾毕生精力著作《天工开物》,这是一部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被称为“十七世纪中国的工艺百科全书”.
(9)鲁班对木工学,建筑学,机械学的卓越贡献
鲁班:本名公输班,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人称鲁班.中国木工业的鼻祖.
发明制作了木工用的 锯子、曲尺、墨斗、刨子、铲子、铺首、钻、凿等木工工具.在攻城学方面发明了攻城用的可活动的云梯.相传,雨伞,锁也是鲁班发明的. 同时,鲁班的建筑造诣很高.
(10)喻皓的建筑学著作《木经》
喻皓:亦称预浩,是中国五代末年,北宋初年的建筑师.出生于杭州,他设计的最杰出的建筑是北宋国都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安远门内开宝寺中的灵感塔.他还写了一部木工手艺的书--《木经》,共 3 卷.他有造塔鲁班之称.
(11)墨子的早期实验性科学理论
墨子: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哲学家,机关学的祖师爷.本名墨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早期实验性科学的首创人.在哲学上提出“非攻,兼爱”的主张.学派著作有含有大量科学实验记录的《墨经》.同时也是蒸汽朋克科幻小说中的经典人物.中国古代最早的机器人研究也是出自他的门派.
(12)欧冶子在金属锻造方面的高超造诣
欧冶子: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人,是我国古代铸剑的鼻祖,著名的冶炼学家,炼金术师,龙泉宝剑的制作人.铸有名剑:湛卢,紫电,纯钧,胜邪,鱼肠,巨阙,太阿,龙渊,工布等天下名剑.相传三国时期曹操刺董卓时期所配七星宝剑就是出自欧冶子之手.为中国的金属冶炼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13)葛洪在火药技术的最早研究
葛洪:东晋道教理论家,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化学家.著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也是最早记录火药配方的
人.
7.其他理论和著作:排名不分先后
天元术:就是设“天元一”为未知数,根据问题的已知条件,列出两个相等的多项式,经相减后得出一个高次方程式,称为天元开方式,这与现代设x为未知数列方程一样.欧洲的数学家,只有到了16世纪以后才完全作到这一点.
十进位值制: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九章算术》、《数术九章》是古代数学名著.古代世界各国曾经有十、十二、二十、六十等多种进位值制,现在统一使用十进位值制.
赤道坐标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太阳黑子、哈雷彗星、超新星等天象的国家.古代天文学家在进行天文计算时,分别依照地球自转的赤道平面和公转的黄道平面确定坐标系,中国古代天文计算采用的是赤道坐标,以赤道二十八宿为准研究日、月、五星的运动;西方则按黄道坐标,即所谓黄道十二宫,这是两种不同的坐标系.现代天文学研究证明,赤道坐标优于黄道坐标,现代天文学已经用赤道坐标系统替代黄道坐标系统.
《甘石星经》:战国《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书中的《石氏星表》记载了已测定的120多个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该书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九章算术》:东汉《九章算术》标志着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春秋时期的计算领域:九九乘法口诀、度量衡、筹算计算法.
《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
《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周髀算经》:编写于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比西方早500年提出勾股定理的特例.
够详细吧,分给我啊,你得给我加分才行.
题4: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的具体时间?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分别是谁?.[物理科目]
四大发明
指南针
在发明指南针之前人类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常常会迷失方向,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是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使人类航行有了方向.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可以实用的指南针.
磁现象的发现
先秦时代我们的先人已经积累了许多这方面的认识,在探寻铁矿时常会遇到磁铁矿,即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这些发现很早就被记载下来了.《管子》的数篇中最早记载了这些发现:“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铜.”其他古籍如《山海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磁石的吸铁特性很早就被人发现,《吕氏春秋》九卷精通篇就有:“慈招铁,或引之也.”那时的人称“磁”为“慈”他们把磁石吸引铁看作慈母对子女的吸引.并认为:“石是铁的母亲,但石有慈和不慈两种,慈爱的石头能吸引他的子女,不慈的石头就不能吸引了.”
汉以前人们把磁石写做“慈石”,是慈爱石头的意思.
既然磁石能吸引铁,那么是否还可以吸引其他金属呢?我们的先民做了许多尝试,发现磁石不仅不能吸引金、银、铜等金属,也不能吸引砖瓦之类的物品.西汉的时候人们已经认识到磁石只能吸引铁,而不能吸引其他物品.
当把两块磁铁放在一起相互靠近时,有时候互相吸引,有时候相互排斥.现在人们都知道磁体有两个极,一个称N极,一个称S极.同性极相互排斥,异性极相互吸引.那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对这个现象还是能够察觉到的.
到了西汉,有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这个性质做了两个棋子般的东西,通过调整两个棋子极性的相互位置,有时两个棋子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栾大称其为“斗棋”.他把这个新奇的玩意献给汉武帝,并当场演示.汉武帝惊奇不已,龙心大悦,竟封栾大为“五利将军”.栾大利用磁石的性质,制作了新奇的玩意蒙骗了汉武帝.
地球也是一个大磁体,它的两个极分别在接近地理南极和地理北极的地方.因此地球表面的磁体,可以自由转动时,就会因磁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指示南北.这个道理古人不够明白,但这类现象他们很清楚.
指南针的始祖——司南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象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
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将硬度5度至7度的软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种形状的器具,因此也能将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制成司南.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司南是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型,勺柄指南极,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 但司南也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而且它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携带很不方便,这可能是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
指南针的发明
古代民间常用薄铁叶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当时以此做为一种游戏.东晋的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到这种“指南鱼”.
北宋时,曾公亮在《武经总要》载有制作和使用指南鱼的的方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即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烧红的铁片内部分子处于比较活动的状态,使铁分子顺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达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把这种排列较快地固定下来,而鱼尾略向下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人工磁化方法的发明,对指南针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另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按沈括的说法,当时的技术人员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就能使针带上磁性.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场作用,使钢针内部磁畴的排列趋于某一方向,从而使钢针显示出磁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比地磁法简单,而且磁化效果比地磁法好,摩擦法的发明不但世界最早,而且为有实用价值的磁指向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沈括还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中谈到了摩擦法磁化时产生的各种现象:“以磁石摩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这是说,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后,针锋有时指南,也有时指北.从现在的观点来看,磁石都有N和S两个极,磁化时缝衣针针锋的方位不同,则磁化后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他真实的记录了这个现象并坦白承认自己没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后人能进一步探讨.
关于磁针的装置方法,沈括介绍了四种方法:
1.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指示方向.
4.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
沈括还对四种方法做了比较,他指出,水浮法的最大缺点,水面容易晃动影响测量结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由于摩擦力小,转动很灵活,但容易掉落.沈括比较推重的是缕悬法,他认为这是比较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法.事实上沈括指出的四种方法已经归纳了迄今为止指南针装置的两大体系——水针和旱针.
《梦溪笔谈》是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有关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书中谈到磁学和指南针的一些问题.
南宋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介绍了另一类指南鱼和指南龟的制作方法.这种指南鱼与《武经总要》一书记载的不一样,是用木头刻成鱼形,有手指那么大,木鱼腹中置入一块天然磁铁,磁铁的S极指向鱼头,用蜡封好后,从鱼口插入一根针,就成为指南鱼.将其浮于水面,鱼头指南,这也是水针的一类.
指南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新装置,将一块天然磁石放置在木刻龟的腹内,在木龟腹下方挖一光滑的小孔,对准并放置在直立于木板上的顶端尖滑的竹钉上,这样木龟就被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可以自由旋转的支点上了.由于支点处摩擦力很小,木龟可以自由转动指南.当时它并没有用于航海指向,而用于幻术.但是这就是后来出现的旱罗盘的先声.
指南龟发明年代不晚于1325年.木块刻成龟型,龟腹部中心嵌以磁体,木龟安放在尖状立拄上,静止时首尾分指南北.
罗盘定位
要确定方向除了指南针之外,还需要有方位盘相配合.最初使用指南针时,可能没有固定的方位盘,随着测方位的需要,出现了磁针和方位盘一体的罗盘.罗盘有堪舆用的罗经盘和水罗盘、旱罗盘.
方位盘仍是二十四向,但是盘式已经由方形演变成圆形.这样一来只要看一看磁针在方位盘上的位置,就能断定出方位来.南宋时,曾三异在《因话录》中记载了有关这方面的文献:“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午丙壬间缝针.”这是有关罗经盘最早的文献记载.文献中所说的“地螺”,就是地罗,也就是罗经盘.文献中已经把磁偏角的知识应用到罗盘上.这种罗盘不仅有子午针(确定地磁场南北极方向的磁针),还有子午丙壬间缝针(用日影确定的地理南北极方向)这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就是磁偏角.
盘面周围刻二十四方位,内中盛水,磁针横穿灯草,浮于水面.
题5: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家是谁他们又发明了什么我周一就要上交给老师】[历史科目]
1,张衡
东汉时期,也就是距今约一千八百多年前(公元117年),一台利用水力推动运转的大型天文仪器――“水运浑象”在东汉的京都洛阳制造成功.相隔二十年后(公元138年),安置在京都洛阳的又一台仪器――“候风地动仪”,准确地报告了西方千里之外发生的地震.这标志着人类开始了用仪器记录研究地震的新纪元.
2,蔡伦
纸的发明家蔡伦的名字也许鲜为人知.与他的重大发明相比,他在西方受到忽视的程度的确使人瞠目,有些大部头的百科全书里甚至没有一篇短文提及到他,他的名字在标准的历史教程中也很少提到.由于纸的重要性显而易知,所以有关蔡伦史料的缺乏会使人们认为他这个人物是纯属虚构.但是经过仔细研究就清楚地说明蔡伦确有其人.
3,毕升
姓名:毕升
国家或者地区:中国
学科:发明家
发明创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4,杜诗
杜诗 ,(?-38)东汉机械工程家.字君公.河南汲县(今河南)人.光武帝时,为侍御史.建武七年(公元31年),任南阳太守时,创造水排(水力鼓风机),以水力传动机械,使皮制的鼓风囊连续开合,将空气送入冶铁炉,铸造农具,用力少而见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