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具有哪些特点】文化有哪些特征?_历史_落落为君0561
编辑: admin 2017-16-06
-
4
1.文化是人类社会共同生活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凡人类有意无意地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
自然存在物及其运动不是文化,如山川河流、日月星辰本身都不是文化,但人类据此而创造出来的历法、文学、艺术以及其他物品却是文化.人可以点头和摇头,这种生理机能本身不是文化,但赋予点头和摇头以一定的涵义,使其成为一种沟通符号,这时点头和摇头就成为文化.
2.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
人的观念、知识、技能、习惯、情操等都是后天学来的,是社会化的产物.凡文化都是通过学习得到的,不需要学习的先天遗传本能不是文化.例如人分男女,这本身不是文化,而如何做男人和女人,如何扮演好性别角色,这需要后天学习才能知道,所以做男人和做女人的规矩、模式就是文化.
3.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个别人的特殊习惯和行为模式,不被社会承认的不能成为这个社会的文化
一个社会的人在共同生活中创造出来并共同遵守和使用的才成为这个社会的文化,如语言、风俗习惯、规范、制度、社会价值观念等.吃馒头是中国北方人的饮食文化,个别人吃蚂蚁就不是北方文化.
4.文化是一份社会遗产,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
任何社会的文化,都是同这个社会一样长久的,是长期积累而成的,并且还在不断地积累下去,是一个无尽无休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任何一个阶段、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从前一个阶段或时期继承下来并增加了新的内容.继承的并不是以往文化的全部,而是继承一部分,舍弃一部分,再增加一部分,就成为一定时期的文化.因此文化是一个不断继承和更新的过程,不能用孤立和静止的观点去看待文化.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是不对的,完全否定传统文化也是不对的,并且是不可能的.
5.文化的多样性与共同性
文化都是具体的、特殊的,因此无论从纵向历史角度看,还是从横向空间角度看,世界各个时期、各个地域和民族的文化都是不同的而且差异很大.中国古代妇女以为缠足美,所以用一个美好的词汇--"金莲"来称呼它,现在"金莲"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这就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不同点之一.中国南方人吃蛇肉和猫肉,北方人认为那是不能吃的,这就是中国南方和北方文化的差异.太平洋中某些岛屿的民族在不太久远的过去有吃人的习俗,在别的民族认为这样做是惨无人道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记载了大量世界各地的特殊文化,充分说明文化的多样性.不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就会走向种族中心主义,即用自己民族的价值标准判断别的民族中发生的事件和现象的观念.比如中国人过去把国外人叫"洋鬼子",其中暗含的意思是只有中国人这样的人才是人.而在很多美国人的眼里,只有美金才是钱,别国的钞票都是纸.鲁迅小说中的阿Q看见城里人煎大头鱼加上切细的葱丝,而不像他们未庄那样加上半寸长的葱叶,以为城里人错了,就很有点未庄中心主义的味道.种族中心主义发展到极端就会产生民族沙文主义,即认为自己的民族是优等民族,鄙视和仇恨别的民族.
互助这道作业题的同学还参与了下面的作业题
题1: 【文化的特征有哪些】[语文科目]
校园文化的特征
第一,互动性.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即教师的教师作用是关键.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
第二,渗透性.校园文化,象和熙的春风一样,漂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
第三,传承性.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似乎有一种遗传因子.
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当然会有所损益.然而其精神实质却是永续的,永生的.
题2: 现代文化生产的特征有哪些?
①较高的知识、技术和智能的综合性. 现代科技广泛运用于文化产品中.
②高度的创造性和探索性.不断创造新的审美娱乐方式和产品,对人生和宇宙不断进行深刻的思考.
③文化和知识的再生产性.通过对原有文化和知识的继承和积累,通过再创造,实现文化产业的扩大再生产,而不是简单重复生产.
④过程和结果的双重性.舞蹈、歌曲等产品,艺术家的表演过程同时也是最终的产品,音像资料永远也无法带来现场观赏所带给人的感官享受.
题3: 文化具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政治科目]
廉政文化有六大基本特征 (1)先进性.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廉政建设方面的集中和具体的反映.(2)传承性.廉政文化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清正廉洁的思想精髓,体现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鲜明的时代精神.(3)群众性.它需要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以喜闻乐见、老少皆宜的活动形式,来满足人民群众对先进文化的精神需求.(4)广泛性.它是面向全党全社会的,覆盖面广、教育面大,影响深远.(5)实践性.它是社会实践的产物,需要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6)实效性.它通过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和感染力,陶冶人们的精神和灵魂,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产生深刻影响.
题4: 政治文化的特征有哪些[政治科目]
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形成的一种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是政治关系在人们精神领域内的投射形式.
如果我们做一个比喻,把政治体系分为“硬件”(hardware)和“软件”(soft-ware)两个部分,那么,各种制度化和结构化的政治组织、机构和规则,可以说是政治体系的“硬件”部分,而构成“软件“的东西则是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犹如计算机运行需要软件/硬件相互兼容一样,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也需要相互匹配.
政治文化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它是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由于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关系密切,政治文化研究也就成为政治体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又由于政治文化反映了政治体系的特点,故而研究政治文化的特征可以作为研究政治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
政治文化是一个非常近期的概念,它的提出不过是20世纪50年代的事情.但是,政治文化研究却历史久远.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曾专门研究政治革命和政治变迁的心理因素.近代思想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的《论法的精神》和《罗马盛衰原因论》,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托克维尔(Tocqueville)的《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和《论美国的民主》等著作都可以被看作政治文化研究的典型案例.
当代政治文化研究起始于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G.A.Almond).1956年,阿尔蒙德在美国《政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比较政治体系”,首次提出“政治文化”这一概念.在以后的研究中,阿尔蒙德和维巴(S.Verba)应用行为分析方法,采用民意调查的手段,系统研究和分析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和墨西哥五国国民的政治态度,并于1963年出版《公民文化》(The Civic Culture).该书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因此被视为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此后,许多政治学家转向政治文化研究,他们通过社会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访谈、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展开更加广泛的比较研究.在20世纪60-70年代,政治文化研究与现代化理论相结合,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为跨国研究和社会转型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政治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政治文化作了定义.根据阿尔蒙德观点,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感情,它由本民族的历史和当代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进程所促成.在阿尔蒙德定义的基础上,派伊(Lucian Pye)认为,政治文化是政治系统中存在的政治主观因素,包括一个社会的政治传统、政治意识、民族精神和气质、政治心理、个人价值观、公众舆论等等,其作用在于赋政治系统以价值取向,规范个人政治行为,使政治系统保持一致.维巴在分析政治文化的构成和作用时进一步指出,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由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信念、符号和价值所构成,它决定了人们行为的条件,为人们提供了参与政治的主观意向.根据他们的解释,我们可以为政治文化做出如下定义: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因素.
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观念形态的东西,包含着广泛的内容.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较为系统和理性的表述.在日常生活中,政治文化一般以一定的政治认知或意识(awareness)、政治价值观念(values)、政治(beliefs)、政治情感(feelings)、政治态度(attitudes)等形式表现出来.政治文化不同于公众舆论或民意(public opinion),前者具有稳定性,反映的是长期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一贯性的政治倾向和心理,后者指的是人们对于某一具体事务或问题所产生的一时性的反应.
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政治社会化(political socialization)得以传播和沿袭.政治文化的延续性使一国文化有可能代代相传,也使国家、地域、民族之间的政治文化呈现出长期的差异性.
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参与现实政治生活过程的经验积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一方面,它在现实生活中形成,将现实政治生活通过观念的方式保留下来,并随着政治生活的变化和政治制度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另一方面,它对于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行为又具有巨大的心理和精神支配作用.进一步而言,政治文化对既有政治体系起着维护和延续的作用,同时,政治文化的变化最终又可能带来现实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变迁.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的“软件”部分,一般与政治制度性结构安排相匹配.
题5: 请问政治文化的特征有哪些[政治科目]
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形成的一种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是政治关系在人们精神领域内的投射形式.
如果我们做一个比喻,把政治体系分为“硬件”(hardware)和“软件”(soft-ware)两个部分,那么,各种制度化和结构化的政治组织、机构和规则,可以说是政治体系的“硬件”部分,而构成“软件“的东西则是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犹如计算机运行需要软件/硬件相互兼容一样,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也需要相互匹配.
政治文化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它是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由于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关系密切,政治文化研究也就成为政治体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又由于政治文化反映了政治体系的特点,故而研究政治文化的特征可以作为研究政治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
政治文化是一个非常近期的概念,它的提出不过是20世纪50年代的事情.但是,政治文化研究却历史久远.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曾专门研究政治革命和政治变迁的心理因素.近代思想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的《论法的精神》和《罗马盛衰原因论》,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托克维尔(Tocqueville)的《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和《论美国的民主》等著作都可以被看作政治文化研究的典型案例.
当代政治文化研究起始于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G.A.Almond).1956年,阿尔蒙德在美国《政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比较政治体系”,首次提出“政治文化”这一概念.在以后的研究中,阿尔蒙德和维巴(S.Verba)应用行为分析方法,采用民意调查的手段,系统研究和分析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和墨西哥五国国民的政治态度,并于1963年出版《公民文化》(The Civic Culture).该书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因此被视为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此后,许多政治学家转向政治文化研究,他们通过社会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访谈、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展开更加广泛的比较研究.在20世纪60-70年代,政治文化研究与现代化理论相结合,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为跨国研究和社会转型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政治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政治文化作了定义.根据阿尔蒙德观点,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感情,它由本民族的历史和当代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进程所促成.在阿尔蒙德定义的基础上,派伊(Lucian Pye)认为,政治文化是政治系统中存在的政治主观因素,包括一个社会的政治传统、政治意识、民族精神和气质、政治心理、个人价值观、公众舆论等等,其作用在于赋政治系统以价值取向,规范个人政治行为,使政治系统保持一致.维巴在分析政治文化的构成和作用时进一步指出,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由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信念、符号和价值所构成,它决定了人们行为的条件,为人们提供了参与政治的主观意向.根据他们的解释,我们可以为政治文化做出如下定义: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因素.
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观念形态的东西,包含着广泛的内容.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较为系统和理性的表述.在日常生活中,政治文化一般以一定的政治认知或意识(awareness)、政治价值观念(values)、政治(beliefs)、政治情感(feelings)、政治态度(attitudes)等形式表现出来.政治文化不同于公众舆论或民意(public opinion),前者具有稳定性,反映的是长期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一贯性的政治倾向和心理,后者指的是人们对于某一具体事务或问题所产生的一时性的反应.
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政治社会化(political socialization)得以传播和沿袭.政治文化的延续性使一国文化有可能代代相传,也使国家、地域、民族之间的政治文化呈现出长期的差异性.
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参与现实政治生活过程的经验积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一方面,它在现实生活中形成,将现实政治生活通过观念的方式保留下来,并随着政治生活的变化和政治制度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另一方面,它对于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行为又具有巨大的心理和精神支配作用.进一步而言,政治文化对既有政治体系起着维护和延续的作用,同时,政治文化的变化最终又可能带来现实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变迁.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的“软件”部分,一般与政治制度性结构安排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