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是什么?古代意义上的国家和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有什..._历史_凸凸gwQW94SU33
编辑: admin 2017-16-06
-
4
现代国家是指,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在这个定义中,一个国家没有具体的边界;国家也指那些享有共同领土和政府的人民,如世界上大多数的多民族国家.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地理范畴,国家是指被人民、文化、语言、地理区别出来的领土;被政治自治权区别出来的一块领地;一个领地或者邦国的人民;跟特定的人有关联的地区.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一般国家行政管理当局是国家的象征.它是一种拥有治理一个社会的权力的国家机构,在一定的领土内拥有外部和内部的主权.
现代国家的概念起源于自然说之倡导者——亚里士多德所言:“人生来就是政治的动物.”其国家之起源,即由于人类繁殖所需的一对男女以及生来就为主人与奴隶的相互保全欲求,自然而然地构成家庭,由此逐步形成一个自然村.人类天性向往美好生活,为了满足这种本性欲望,继而在自然村的基础上自发地建立一个共同体.这一顺其自然发展形成的共同体,就是国家."
中国古代意义上,最初的国是指城邑,一个城邑即是一国.商周时期,人们聚居的地方称作邑,《说文》中解释说:“邑,国也.”邑就是国. 西周时期,人们要表示“国家”的意思,一般用“邦”字. 铜鼎铭文中的“国”字写成“或”字.后汉许慎于《说文解字》中曰:“或者,邦也,从口从戈,一以戈,一为守,其义尚不明.盖口为国土意,若以兵器之戈而卫之,则其一为表示领土之境界意,一为有时如亘之有二线,亦犹表示田地境界之畺字.”“或”字的“口”,指的是一个有栅栏围着的重要地方,从早期的“或”字看来,“口”的四方都有一横,这一横很可能是“止”字的简化,表示这重地是有人在四边把守着的.后来这四笔,简化成一笔;而“或”字的“戈”便是古代的兵器,字意是用武器保卫人口、保卫土地. 后来,这个表示国家重地的“或”字,加了“土”旁,变成“域”字.
至于国家概念,在我们中国最早在秦王朝便已经奠定了中国现代国家的基础,所以说秦始皇统一六国,最大的贡献在于,将华夏文明的地域以统一国家的形式组成,从而形成.
说到国家,就不能不说中国.在古代,人们所说的“中国”,并不是现在的“中国”.
古代的“中国”,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国”的代名词.在我国的文献中,“中国”一词有六种含义:
1. 指皇帝所在的都城.
2. 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因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一般都处在各诸侯国的中间,所以叫“中国”.后来又发展为凡是皇帝直接统治的地区都叫“中国”.
3. 指中原地区.
4. 指国内、内地.清朝就把内地叫“中国”.
5. 指诸夏族居住的地方.诸夏地区不仅居住着汉人,也住着许多少数民族,人们把这个地区叫“中国”.
6. 指诸夏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从汉代起,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历史上“中国”的范围,除了王朝之外,还应包括各民族建立的政权和部落.19世纪以来,“中国”则指我国的全部领土,与古代的不同.
“中国”一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很早很早以前一个王朝——商朝.由于商朝的国都位于它的东、南、西、北各方诸侯之中,所以人们称这块土地为“中国”,即居住于中间的王国,它同时又是政治、经济中心.
在古代,“中国”没有作为正式的国名出现,因为那时的王朝或政权,只有国号,而没有国名.他们所说的“中国”,是指地域、文化上的概念.
真正以“中国”做为正式国名简称,是从一场近代十分有名的革命——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开始的.从这时起,“中国”才成为具有国家意义的正式名称.今天,“中国”已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组成的国家了,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希望能够帮到你!
互助这道作业题的同学还参与了下面的作业题
题1: 【关于中国古代国家统一的概念西晋、隋朝和北宋三个王朝,为什么西晋和隋朝能称统一的王朝,而北宋却不能呢?王朝的统一有什么标准】
衡量一个朝代是否是一个统一的朝代应以其是否占有全部中华文化圈的领土并以对其边缘地带产生影响为主要标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目前所据有的领土并不都是一直以华夏文化为主流的,在周代华夏文化甚至只局限于黄河流域...
题2: 古代的“宾客”含义和现代相同吗?有什么区别[语文科目]
有相同也有不同.
古代宾客的含义如下:
1.客人的总称.
《诗·小雅·吉日》:“发彼小豝,殪此大兕,以御宾客,且以酌醴.” 唐 姚合 《晦日宴刘值录事宅》诗:“花落莺飞深院静,满堂宾客尽诗人.” 明 唐顺之 《吏部郎中林东城墓志铭》:“锁门谢宾客,虽亲故人不往拜,示自尊重.”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在 曾 家家运旺盛的时代,宾客盈门.”
2.指以宾客之礼相待.
宋 王安石 《伤仲永》:“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3.春秋 、 战国 时多用称他国使者.
《论语·公冶长》:“ 赤 也,束带立於朝,可使与宾客言也.” 邢昺 疏:“可使与邻国之大宾小客言语应对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刘师培 《<文章学史>序》:“今考《周礼·秋官》,凡奉使典谒之职,主於大小行人、司仪、象胥诸官,皆典谒四方之宾客者也.”
4.指贵族的门客、策士等.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淮南王 大喜,厚遗 武安侯 金财物,阴结宾客,拊循百姓,为畔逆事.” 司马贞 索隐:“《淮南·要略》云 安 养士数千,高才者八人.”
5.东汉 以后对依附世家豪族人口的称谓.
《后汉书·马援传》:“ 援 以 三辅 地旷土沃,而所将宾客猥多,乃上书求屯田 上林苑 中,帝许之.”《三国志·魏志·李典传》:“ 典 从父 乾 ,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 乘氏 .”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六章第二节:“随着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依附农民的数量不断增加.东汉 的徒附、附从、义从、客、家客、宾客、部曲等等,都是依附农民的不同称呼.”原注:“ 东汉 豪强地主的‘宾客’,不完全是依附农民,但有时依附农民也称为‘宾客’.”
6.官名.太子宾客的省称.
唐 代始置,明 代以后废.唐 元稹 《唐故越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河东薛公神道碑文铭》:“刑部五男,乂 终郎,丹 终宾客,拥 终御史,公实刑部府君第某子.” 唐 无名氏 《玉泉子》:“ 崔 出为宾客分司.”《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己丑,诏以 长孙无忌 为太子太师……谏议大夫 褚遂良 为宾客.” 胡三省 注:“太子宾客,正三品,古无此官 唐 始置.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
现代宾客的含义只保存了古义的一个:即客人的总称
哈哈!
题3: 【管理者的传统概念与现代概念的区别是什么】
管理的传统概念注重规范、制度、控制;产品的价格、质量等.
管理者现代概念注重企业文化、人本人性、企业战略;产品的品牌、顾客需求、细分市场等.
题4: 中国古代“散文”概念源出、发展和其与现代散文概念的不同之处[语文科目]
散文的古今概况:
1.古代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1)先秦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2)两汉散文: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
唐宋散文: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3)明代散文: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清代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义理”的体现.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
题5: 放鞭炮在古代和现代的含义用50字以内的话语表达[语文科目]
这个要从“年”上谈起.年,是一种鬼祟怪物,专门在新春伊始祸害人们,散布灾难.所以,人们便在正月里燃放爆竹驱赶鬼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