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古典主义的名词解释是什么_历史_滚泥麻痹62
编辑: admin 2017-16-06
-
4
古典主义(Le Classicisme),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这一潮流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物,因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古典主义在欧洲几乎流行了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艺兴起才结束.它在17世纪的法国最为盛行,发展也最为完备.法国古典主义的政治基础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哲学基础是笛卡儿的唯理主义理论.古典主义在创作和理论上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如戏剧的三一律)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
互助这道作业题的同学还参与了下面的作业题
题1: 古代文学大历十才子江西诗派王孟诗派新乐府运动陈子昂边塞诗派初唐四杰沈宋文章四友山水田园诗派诗仙诗史“三吏三别”韩孟诗派郊寒岛瘦小李杜温李古文运动传奇花间词派[语文科目]
建议上百度搜索.
题2: 新古典主义一定要简洁[历史科目]
新古典主义,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并且知晓所模仿的内容为何.
题3: 古代文学的名词解释和一些疑问,(前面的名词解释麻烦具体一点.)1,遗民诗人,2,古文三大家,3,虞山诗派,4,梅村体,5,纳兰性德,6,神韵派,7,苏州派8,世情小说,9,《醒世姻缘传》,10,才子佳人小说,11[语文科目]
虞山诗派
概念简介
明末清初以常熟虞山命名的东南诗坛重要流派.以钱谦益为首,包括其门生冯舒、冯班、瞿式耜,族孙钱曾、钱陆灿及吴历等.
编辑本段艺术特点
虞山诗派最大的特点是学古而不泥古,积极主张诗歌革新并能取诸家之长而自成风格,对东南诗坛的繁荣作出了一定贡献.
编辑本段代表人物
钱谦益 (1582~1664)官至南明礼部尚书,被推为东南诗坛祭酒.因政治上屡经沉浮,故早期诗歌中流露忧国忧民的思想,晚年所作则多亡国之臣怀念故朝之音.由于体裁独特,内容充实,一扫明末盲目摹古空虚诗风,开创了清初诗坛清朗活跃的新局面.著有《列朝诗集》、《初学集》、《有学集》等. 冯班(1602~1671)与兄冯舒并称"二冯先生",自《诗经》以下逐一考订渊源,功力深厚,为中国诗歌史上的著名诗论家,著有《定远集》.瞿式耜所作《浩气吟》,气贯长虹,可与文天祥《正气歌》相比美.冯班曾师从钱谦益,反对七子、竟陵和严羽《沧浪诗话》,著《钝吟杂录》专摘严羽以禅喻诗之谬.他的诗歌沉丽细密,锤炼藻绘,根柢徐、庾而出入温、李,抒发古国悲痛,婉而多讽.《题友人〈听雨舟〉》借画以抒明亡之恨,《余生》在隐居的平静里翻滚复国的希望,《有赠》则托古喻今:“隔岸吹唇日沸天,羽书惟道欲投鞭.八公山色还苍翠,虚对围棋忆谢玄.”以史实和今景的交融写出讽刺南明不能御敌的故国哀思,寄托深沉而含蓄有味.冯班论诗有独到之处,诗歌也有个人的面目和特色,并以标榜晚唐李商隐而自张一军,势力颇大,使虞山派“诗坛旗鼓,遂凌中原而雄一代”,后来的吴乔和赵执信,或继承或私淑冯班诗论,批评王土慎的神韵说,可说是虞山诗派的馀波涟漪.[1] 钱曾(1629~1710)著《交芦集》、《判春集》. 钱陆灿 (1612~1698)是继钱谦益之后的虞山诗派第二盟主,著有《调运斋诗文随刻》等. 吴历(1632~1718)著《三巴集》.
题4: 谁有古典主义文学的名词解释我要一个简短、扼要的名词解释,[历史科目]
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它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16世纪,由于这两大阶级的冲突而爆发了长达36年的宗教战争,最后亨利四世成为国王就是这两大阶级妥协的结果.亨利四世为了安定局面,改奉天主教,1598年颁布的南特敕令规定天主教是国教.同时,新建立的波旁王朝在17世纪上半叶一直奉行重商主义政策,促进了工商业发展.力量得到壮大的资产阶级支持王权,使中央政府得以加强,抑制了贵族割据和分立的行动.路易十四继续推行这一政策,他为了让贵族俯首听命,任命平民出身的柯尔柏和勒泰利耶管理财政,但是,他又让大贵族担任最高军职和神职,以取得政策上的平衡.君主专制是作为文明中心、社会统一的基础出现的.社会安定和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因为人民已经厌倦了战乱.与此相应,17世纪30年代,流行一时的巴罗克文学迅速向古典主义文学过渡.波旁王朝为了加强对文学艺术的控制,建立了发放奖金、津贴和检查的制度.1634至1635年建立的法兰西学士院,目的是要在语言文学方面设立适应君主专制政治需要的统一规范.当高乃依的剧作《熙德》违反了三一律时,官方理论家夏普兰就撰文加以干预.古典主义文学便是在这样的政治气候和文艺政策的条件下产生的. 古典主义的繁荣同路易十四的爱好和政策也存在密切关系.他爱好宫廷喜庆和热闹场面,鼓励戏剧创作.虽然他喜欢崇高壮丽的风格,但他同样欣赏莫里哀的滑稽讽刺,莫里哀由于得到他的保护而坚持自己的创作方向,取得《伪君子》上演的胜利.他使拉辛、布瓦洛等在文坛获得声誉.他尽管一言九鼎,却不愿强加一行字给文学.他深知天才与顺从不相调和,甚至容许作家有某种抨击社会的独立性.他并不喜欢拉封丹,但他的报复只局限于推迟这位寓言家入选学士院.这个热衷于荣耀的君主明白,后世会赞赏他,因为他是文学艺术的明智保护人.
题5: 古代名词解释“寒食”是什么意思[历史科目]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但韩国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
寒食节的具体日期,古俗讲究在冬至节后的一百零五天.现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少数地方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谁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于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上,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