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里的那】...中说《南山经》有万六千余里的山.那一里到底有多..._历史_♀鰈

编辑: admin           2017-16-06         

      周秦汉,一里=415.8米

      清光绪,一里=576米

      1929年,一里=500米

      中国里的长度及其演变,无论今人关于度量衡的著作和古籍记载,都很少谈及.著名中国经济史专家梁方仲先生在所著《中国历代度量衡之变迁及其时代特征》中说:“自汉代以后,历代计算长度,都是自尺以上,到丈为止.至清光绪34年(1908年)重定度量衡制时,……才明文规定于尺之外,另立里制.①所以,中国里作为计算道路等的长度单位在制度上确立得是很晚的.但这决不是说中国古代没有里这种长度的概念,相反这种概念当时应用很多.如《汉书·西域传》所载数十个方国中,大多数方国到长安有多少里的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且末国,……去长安六千八百二十里”等等.这说明里这种长度概念在当时是常常用到的.虽然如此,正史讲度量衡时却没有里的长度.如《汉书·律历志》谈到长度时说:“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此处讲的五个长度单位,是分、寸、尺、丈、引,就是没有里.这里没有讲里的长度,不是没有里的长度,而是由于种种原因缺少记载造成的.

      探讨中国里的长度演变,不仅要探讨里本身的长度,而且还要牵连到其他长度的演变问题,如尺的长度.有时,同一个朝代就有几十个不同长度的尺,与此相应,可以计算出几十种里的长度.但这些里的长度,并不一定是法权认可的现实应用的里的长度.因此,这里仅计算社会公认的里长度的演变,供关注此问题的人们参考.

      一、周、秦、两汉里的长度:周代里的长度在计算井田面积时常常提到.《春秋·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前594年)载“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周代井田制下,方一里,耕地九百亩,四边都是三百步一里的长度.这一点在古代是公认的.《说文解字段注》引《谷梁传》曰:“古者,三百步为里.”然而,仅仅知道一里三百步,不知一里多少尺还是无法求得一里的具体长度.

      《汉书·食货志上》说:“理民之道,地著为本.故必建步立亩,正其经界.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升,井方一里,是为九夫.”从这一记载可知,井方一里,为九夫耕种的九百亩耕地,每一边的边长为一里三百步.一步六尺,则一里三百步为l800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据《续文献通考》卷108《乐8》载“周以八尺为步”,“秦以六尺为步”,同时又引《律学新说》指出,二者是相等的.所以《汉书·食货志上》在这里是用秦的步尺制度代替了周的步尺制度.由于秦汉尺的长度如商鞅量尺、新莽铜斛尺、后汉建武铜尺都是一尺等于0.231米.②由此可以算出一里等于1800尺为415.8米.现今的市里一里为500米.则知周代一里为今市里的83.16%.由于周代一里三百步的里制到秦汉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所以这一里制可视为周秦汉三代的里制.

      ————————

      ①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第527页.

      ②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天赋统计》,第540页:古今尺度的比较表.

      二、以商尺(营造尺)计算里的长度是里长度的一次重要演变.商尺,传说为商朝的尺,唐以后历代为工部用的营造尺,也称部尺,俗名叫鲁班尺,也叫大尺.这种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步为五尺.一尺的长度为秦尺的1.25尺.《续文献通考》卷108《乐8·度量衡》:“商尺者,即今木匠所用曲尺.盖自鲁般传至于唐,唐人谓之大尺.由唐至今用之,名曰今尺,又名营造尺.古所谓车工尺.”由于营造尺是历代工部用的尺度,公信力强,应用广泛.随着社会发展,以营造尺计算里的长度是一种合理的选择.然而这一点来得毕竟太迟了.清光绪34年(1908年)重定度量衡时明确规定里制为:“五尺为一步,二步为一丈,十丈为一引,十八引为一里.”在“新制说略”中指出:“长短度分为两种:一曰尺度,以尺为单位,所以度寻之长短也.一曰里制,以一千八百尺为一里,用以计道路之长短也.里制即积尺制而成.盖道里甚长,若仅以尺计,则诸多不便,故必别为里制.”①这里把尺制、里制作为基本长度单位列出,在当时是有新意的.

      据上述清光绪末年所立里制可知:一里为营造尺1800尺.营造尺一尺等于0.32米,所以1800尺,等于576米.因今市里一里为500米,所以以营造尺计里则一里为今市里的115.2%.

      三、第三次中国里制的变化,发生在民国时期,“公元1929年制定一市里为150丈,合公制为500米.这次制定的里制一直沿用至今,既继承了中国传统里制的特点,又吸收了西方米制,并与其结合.所谓继承中国里制特点表现在:从周代开始中国传统里制为一里300步,这次里制为一里150丈,而以营造尺的五尺为步、二步为一丈,则150丈恰为三百步.所谓吸收西方米制与之结合表现在:“一市里为150丈合公制为500米”,则是以西方的米制表示中国的里制,而中国的市尺则变为西方一米的三分之一.这样二者融为一体.由于这次制定的里制,适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方便了与西方长度单位的换算,所以沿用至今.

      上述三种里制,是中国历史上里长度变化的三次演变,今列表如下:

      中国历史上里长度的三次演变

      从上述三种里长度的演变来看,里的长度演变是很慢的.如与尺的演变相比较,这点尤为明显.从周代开始历代都有长度不同的尺存在,其发展的趋势是尺越来越长,这明显是由于统治者为多剥削民众造成的.里所以演变得慢,可能是由于里的长度与人们的利害关系牵连少的缘故.作者浅陋.由于里的长度演变探讨得太少,故写此文以抛砖引玉,如蒙指正,非常感谢!

    互助这道作业题的同学还参与了下面的作业题

    题1: 【古代一里多长时间古代一里要走多长时间可不可以算上路况(古代的)】

    一般性的理解

    一里500米

    人步行时速大概5000米

    500米是5000米的十分之一

    所花时间也是一小时的十分之一

    那就是6分钟左右了 ,(古代的路虽然没有现代的好,但也是有官道一说的,就是官府修缮过的比较平坦的道路)再算上古代人跟现代人体质上的一些不同,可能速度会慢一点点,但总不会超过10分钟了

    步行时速5公里每小时一般指的是在平缓的路上

    上坡速度当然还要更慢

    而且是指一般人正常性步行,跑步等不算.

    题2: 古代1里=多少公里[历史科目]

    【秦汉规定】:1步=6尺 , 1里=300步 这一制度沿用到唐朝,唐朝以后改为

    1步=5尺 , 1里=360步 . 【引,丈,尺,寸,分】合称【五度】十进制,其下还有【厘,毫,秒,忽】十进制长度单位.

    【现代公制】和【市制】换算关系:1公里=2里

    【古制】和【今制】换算关系,据秦汉时期文物测定以下数据供参考:

    1 尺~23.1厘米 1斤~250克 1升~200立方厘米

    秦汉~唐初 1里=300步*6尺=1800尺*23.1厘米~=415.8米=0.4158公里

    唐~ 1里=360步*5尺=1800尺*23.1厘米~=415.8米=0.4158公里

  •   4
  • 相关文章

    交响乐之父是谁
    千里共婵娟的上一句
    启蒙运动时间
    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
    古人传递信息的方式
    司马迁是哪个朝代的人
    三大改造的实质
    辛卯年是哪一年
    公元前2000年
    诗史是谁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