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文学】孔子的文学_历史_dddfgg000090
编辑: admin 2017-16-06
-
4
孔子是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父叔梁纥,母颜氏.鲁襄公二十二年(前 551 )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有深刻的影响.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30 余岁时开始授徒讲学.
鲁昭公二十六年(前 516 ),鲁国内乱,孔子不满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一度离鲁至齐,不久返回.开始整理诗、书、礼、乐,招收弟子日多,影响愈大.鲁定公九年(前 501 ),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后升为司空和大司寇.鲁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相礼,鲁国兵礼并用,收回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定公十三年,孔子为维护公室,建议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三家都邑,季孙氏、叔孙氏、费被毁后,孟孙氏以武力对抗,孔子计划失败.以后鲁国政局有变,孔子见理想难以实现 ,遂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飘泊生涯 ,时孔子 55 岁.孔子 14 年中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向各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均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 484 ),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时年 68 岁.鲁哀公和季康子虽常向孔子问政,但终不起用 .
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 语》中.哲学思想孔子所处春秋时代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孔子思想中充满新与旧的矛盾,反映了大变动时代的精神风貌.天命鬼神观孔子继承了传统的天命鬼神观,视天为万有的主宰和人格神,认为天命主宰着人的生死,也决定着社会的治乱.他主张“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但同时他又否定周时盛行的占卜活动,提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五谷生焉” ,认为天命就蕴含在自然事物的运行之中.所以他主张 “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记载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并且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回避了关于人死后是否变鬼的问题.
中庸之道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他主张处理事务时,既不能过,又不能不及,认为“过犹不及”.孔子主张恪守“中道”,如《论语》记载 ,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主张“德刑并用”,“宽猛相济”; 对学生,性格过于进取的加以遏制,过于谦退的加以鼓励.孔子反对过激的言行,但同时也反对不讲原则,“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的“乡愿”行为,称“乡愿,德之贼也”.
孔子注重社会伦理问题,把礼看成是维护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是区别华、夷的标志.他谴责破坏周礼的行为,对鲁国季氏窃用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 极为愤慨,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孔子主张“正名”,试图用周礼的形式去匡正已经产生变化的社会现实,要求人们“克己复礼 ” .但是,在不违背周礼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孔子同意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周礼的具体内容有所损益.仁这一概念在春秋时已广泛使用,孔子赋予了它以新的涵义,使其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范畴之一.
孔子的学说博大精深,虽具有一些传统的保守的思想因素,但其主流在当时是有利社会进步的.所以在战国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先秦显学之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汉以前并未受到统治者的特别重视.
汉代以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孔子的思想适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所以受到重视.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对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式确立了孔子及其学说在中国思想界的统治.以后,历代统治者进一步采取了神化孔子,提倡儒学的措施,巩固了孔子的至尊地位.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史学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 代表,这种影响波及到东亚乃至全世界.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出于自身的需要,片面发展了孔子思想中的保守方面,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五四运动以来,孔子思想的保守性受到了进步思想家的批判.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一些学者,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学工作者,对孔子及其思想作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取得了很大成就.
互助这道作业题的同学还参与了下面的作业题
题1: 【孔子文学知多少?】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汉族.英文:Confucius,Kung Tze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论语》,即语录体散文集及《五经》中.孔子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老二”.春秋后期鲁国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代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 .孔子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姜广辉认为,“面对春秋时期诸侯争战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现实,孔子不是像宗教家那样创造出一个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过天启和神谕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是回首历史,到上古“圣王”那里去寻找智慧.孔子自谓 “述而不作”,实际是以“述”为“作”,通过对历史传统作当代诠释,来实现价值的叠加和转换.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题2: 我国古代文学家孔子的故事不多不少,300字
孔子的生平 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原属殷商一族,先世是宋国的大臣,后迁于鲁.孔子出生时家境虽已中落,但在早年仍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精通六艺.三十多岁,已经以博学知名于世,开始收徒传道讲学,门下弟子达三千之众,其中得其神髓者有七十二人.年过五十以后,曾被鲁国委以司寇要职,主管司法工作,后因政见不同,弃官离开鲁国,周游讲学.经过大约十四年的游学生涯之后返回鲁国,将余生精力贯注于文化教育事业.他一边继续讲学一边对《诗》、《书》、《礼》、《乐》、《易》进行删订,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晚年的孔子受到较高规格的礼遇,但生活上迭遭不幸, 独子孔狸,得意门生 颜渊、子路早逝.公元前479年,孔子病逝于家中. 孔子去世后,他的思想在弟子们的传播下迅速发展,孔子的地位日益升高,汉初开始被尊为有王之道,无王之爵的“素王”.自公元元年被汉平帝追谥为“褒成宣尼公”之后,孔子的封号不断增加,如“文圣尼父”、“先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万世师表”等等.两千多年来,孔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哲学、政治学、社会伦理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礼仪风俗等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中化民族文化精神的构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孔子的学说并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和封建教条,而是一门高超的处世艺术,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身、立德、立言、自知、知人,成就人生大业的不二法门.孔子主张人们要顺天应人,建立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以致用,言行一致,学行并重, 以君子之风去处世,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优良的人格形象在社会上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走上人生的成功之路.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神圣的殿堂,聆听圣人的福音,让圣人告诉我们成功的秘诀,人生的真谛. 第一章 学而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释义: 《论语》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既是整部论语的总纲,也是圣学仁道的纲领.这一句对阅读和理解《论语》的微言大意,准确把握论语的思想内涵十分重要.我们中国的文字在古代内涵非常丰富,往往一个字就包含了一个思想,一个观念,不象现在的语汇这样浅显苍白.现在我们一般把“学习”作为一个词理解,在过去学和习是两个概念,是分开来讲的.学有读书学习的意思,但在《论语》中“学”不仅仅是现在所谓爬桌子啃书本意义上的读书学习,而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身立德,堂堂正正做人的学问.“习”也并不是让学生没完没了地复习功课,而是实习、见习、实践的意思.开篇的这句话是圣人告诉学生们,一个人立身于天地之间,如何才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这件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如何做人是人生的一个大问题,这门学问需要在作人,做事上,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去体会、思考、印证,当有所收获、有所领悟的时候,那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朋”也不是现代意义上吃吃喝喝的朋友,而是指志同道合的知已.“远”不仅有远方的意思,而且包含着 人与人在思想 、观念 、情趣 、志向等心灵上无法丈量的距离.钟子期和于伯牙的故事可以说是对这段话最好的注解.“高山流水”人生得一知己当然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人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是指内心的怨愤,心理不平衡.一个有真学问而且彻悟了人生真谛的人,也许不会被世俗社会所理解,但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泰然处之,内心里如春风吹拂,不会有丝毫怨天尤人的念头,这样的人格修养才是真正君子的修养. (原文)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悌 ,而好犯上者 ,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释义:这章的关键是孝 、悌这两个字.“孝”是“父慈子孝”之孝 ,就是说父母对子女付出慈爱 ,子女回过头来孝敬父母 .兄友弟恭,哥哥对弟弟好,弟弟自然对哥哥恭敬,孝和悌是相对的,是父子、兄弟之间感情的双向交流.后世有一种说法叫“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其实这是迟至宋代才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与真正的孔孟之道已相去甚远,圣人自己都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为人父母者既不是圣人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没有不是?在先秦典籍《易经》中便有“干父之蛊、干母之蛊”的卦辞,是说做父母的虽然一时糊涂做了错事,但做子女的要以极大的爱心,站在子女的立场上去体谅他们,所以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有了不对的地方要去劝谏,如果执意不听,那也就算了,但仍然要对他们尊敬如常,不心生怨恨,这是为人子的本分. 孔子所谓“父父、子子”是告诉人们,做父母的要有做父母的样子,做子女的要有做子女的准则.做父母的要对子女付出做父母的爱心,尽到一个做父母的责任,做子女的回报父母要有做子女的诚意,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是必然的因果.如果身为父母不成其为父母,或者做父母的不尽慈爱之责,只是单方面地要求子女尽孝,这是违反情理的.“孝”、“悌”是父母、子女、兄弟之间真情的表现,是爱的延续和反馈.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一个人具有孝 、悌的真情至性 ,就不会犯上,既然不会犯上,那么就不会做出作乱的事.因为这种人做事有分寸有原则,他们会从根本上通过孝、悌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和内在的品格修养,于是他们的为人处事之道也就自然产生了.就此而言孝、悌不就是做人的根本吗?.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释义 :巧言 ,就是语言上的矫饰伪诈,能说会道 ,吹牛拍马,阿谀奉承.有些人说话很漂亮,冠冕堂皇,满口仁义道德,态度上表现的很真诚.但是要注意,这种言过其实的表演不是他本来的面目,这种人内心真正仁义的成分不多.“令色”是指表面态度很诚恳的样子.巧言令色的人有时候确实能得到人们一时的赞许,但决不可能长久地蒙骗世人,当人们一旦看清他的真面目的时候,他得到的只有世人的鄙视和唾弃.所以只有真诚才是一个人长久的立身处世之道.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释义: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少孔子四十六岁,不爱说话,样子有点拙,但很有智慧.他继承了孔子的事业,被后世尊为宗圣,孔子的孙子子思是他的学生,被后世尊为述圣.曾子说,我在向老师学习做人的学问上只把握了一个简单的原则,那就是每天要从三个方面反省检点自己的行为.第一,“为人谋而不忠乎”,就是答应了别人的事,自己是不是尽心尽力去办了.“忠”在古代指对任何一件事都尽力地去做.第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和朋友相处是不是有失信的地方.第三, “传不习乎”,老师教给我作人做事的道理,我是不是真正在生活实践中身体力行了.在社会处于剧烈变化,人们的人生信仰发生危机的时候,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的人格操守,圣人告诉我们的自省之法毫无疑问是行之有效的良策. (原文)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释义:“道”是治理领导的意思.“国”字在过去指一个地方的政治单位,现在我们讲的国家,在过去叫“天下”.“乘”在古代是以战车、壮丁、田赋合在一起计算的,指一个地方政治单位的综合实力.一乘战车有四匹马,车上有三名甲士,七十二名步兵,后勤人员二十五人.千乘之国是当时一个中等实力的诸候国. 这是对身居要职手握重权者而言的.作为一个管理千乘之国的领导人,要有敬业精神,在其位谋其政,对国计民生的事要认真负责,对社会,对人民的承诺一定要兑现,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和爱戴.在工作作风上要“节用而爱人”,不奢华,不铺张,本着节俭的原则爱护属下、体谅百姓,减轻人民负担.需要征调百姓做公益劳动的时候注意要“使民以时”,把握好时间,尽量避开农忙季节,不搞天怒人怨,劳民伤财的事.这样的领导人才能得到人民的爱戴和拥护,才能 把自己领导的国家治理的繁荣昌盛. (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释义:作为一个人,一个为人子弟者,要做到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边对朋友,对同学,对一般人都像自己的兄弟一样友爱.而且“谨而言”,作人谨慎,不乱吹牛说大话,在社会上和人打交道言而有信.同时又“泛爱众”,对整个社会有博大的胸怀和爱心.喜欢和有学问、德行修养好的仁人君子亲近来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些都做到以后,如果还有精力,就去探讨历史文化和作人做事上的学问.在《论语》中“文”并不是单纯指我们现在所谓的文学或语文知识,而是指为人处世的艺术修养,当然也包括文学、艺术的陶冶. (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释义 :子夏是孔子的学生 ,比孔子少四十四岁 ,他的名字叫卜商.孔子死后,他继承老师的思想从事社会教育工作,战国初期在河西讲学,当时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这一段是子夏说的话.“贤贤易色”的第一个贤字是动词,第二个贤字是名词,指贤人——有学问修养的人.“色” 指态度、神色、表情.“贤贤易色”是说我们对有学问和德行修养好的人不仅从内心里,而且在态度上要肃然起敬,表现出对贤者应有的尊重.孝顺父母重要的是要做到尽心尽力,并不一定每件事都要和别人攀比,如果事事和别人家比,那么穷人家便会无孝子了.“事君能致其身”的“君”在古代是对有学问,道德修养好的人的尊称.“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当一个君子选定了自己所尊敬的人,那么追随他,为他做事的时候就要全心全意,全身心地投入.同时,在社会上与朋友相处要言而有信.子夏认为“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以上这几条一个人如果在为人处世中都能做到,尽管他没有读过多少书,没文凭,没学历,但是这个人在做人上其实是有真学问.在这里子夏明确地告诉我们,“学”就是踏踏实实做人的学问,是人生的修养,是处世的艺术,不是进了个什么学校拿了个什么文凭那么简单的事.社会上有一种人文凭证书拿了一大堆,专业知识也不错,但是为人不真诚,做人没有信用,在做人的问题上乱七八糟,毫无章法.我们说这种人有知识但没学问. (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否则勿惮改. 释义:过去把这一章的“重”注解为庄重,就是把脸搭拉下来,做出威严的样子,因为不这样学问就不稳固.把“无友不如已者”注解为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这样理解现在看来有些牵强.在这里“重”可以理解为自重的意思,孔子告诉弟子们, 做人要自尊自重 .一个人如果飞扬浮躁,不自尊自重,自己不把自己当东西,就会毫无威信可言.不管你有多少知识、多大的能耐,在社会上也得不到正常的发挥,一切所学将会付之流水.“无友不如已者”是说做人不要总觉得别人不如自己,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人不仅要自重而且要尊重别人,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如果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勇于面对,不要怕改正,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原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释义:这一句过去是这样解释的:对死去的先人要怀念他,如果大家都孝顺父母,社会风气就趋于厚道了.就孝道而言,这样讲不能说不对,但也可以这样认为“慎”就是慎重,“终”就是结果 ,“远”就是远因.用现在的话说,一个人做事,一定要慎重地考虑它的前因后果,做事的动机和方法一定要正,不搞歪门邪道.要想有个好结果,就要有个好开始,大家明白了这个道理,作人做事就会考虑前因后果,就不会乱来,这样的话,社会风气自然就会厚道严谨、纯朴良善了. (原文)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 ,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释义 :这一 篇是孔子 两个学生私下里的对话 .子禽名亢,字子元,少孔子四十岁.子贡是孔子学生中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各方面都很杰出的人才.有一天子禽问子贡,我们的老师每到一个地方,必定要了解那里的社会政治状况,他是想在那里求官做,还是要给他们点什么?子贡没有正面回答子禽的问题,而是对他说,我们的老师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我们的老师不象一般人,遇到出头露脸有好处的事就抢着干,而是谦让给别人,实在推不掉才勉强自己做,如果你认为老师是为了求官,恐怕和别人的做法也不一样吧! 温是温和、平和.良是善良有道德.恭是恭敬严肃.俭是节俭,不张扬奢华.让是谦让.五个字概括了孔子的风度,性格,修养和作为圣人的风范.所以子贡对子禽说,你问老师究竟为什么,就要知道老师的为人,如果你认为老师在政治上有什么理想和追求,那也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实际上子贡非常了解自己的老师,他知道老师的理想是使动荡的社会恢复到文明道德,祥和安定的秩序中,这一点不是普通人所能理解的. (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释义:“父在观其志”的志 ,在古文里解释为意志,它包括思想、态度.为人子者,当父母在世的时候,做子女的在他们面前要言行一致,有正确的做人原则和高尚的志向.父母死后,在没有父母管束的情况下,仍然能一如既往,三年不改初衷,这个人可以说就是一个孝子了. (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释义: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礼义之邦,有道是“有礼走偏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礼”是一种仪范,是社会的、家庭的、个人的秩序和行为规范,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的起居往来言行举止都有一个规矩.那么礼是干什么的?讲礼什么好处?有子告诉我们,它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协调和维持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平衡.上下左右,亲友邻居,人与人之间言语谦和,举止得体.互相之间相处都彬彬有礼,那是一个人素质和教养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所以说要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礼仪文化的倡导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这里“先王”不是特指某个皇帝,而是指中华文明的历史源头,也可以理解为前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先人留下来的“礼”是尽善尽美的,无论家事国事只要照“礼”的精神去处理,做事以礼义为先,做人就不会出问题.但是圣人提醒人们,“有所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虽然说“礼之用和为贵”,但是做啥事都有要有一个尺度,不能过了头,讲礼也要有所节制,“知和而和”需要调整就去调整,但做过了头就不好了.“礼之失也烦”尽管说礼多人不怪,但过了分就会流于虚伪烦琐,让人讨厌.现在的日本国仍然保持着见面鞠躬的礼节,“初次见面,请多关照”然后互相鞠躬表示礼貌尊重,非常文明,但是如果过了头,说一句话弯一次腰,那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所以圣人提醒大家,讲礼仪是对的,但也要有个分寸,不能过了头.讲礼最重要的是把握它的精神实质.不是为了礼的表面形式,如果违背了礼的精神实质,就会流于虚伪、诌媚、烦琐,那是不可以的. (原文)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释义:中国文化提倡仁、义、礼、智、信.那么信有什么好处?有子告诉我们,“信近于义”.义就是的侠义,路见不平,拨刀相助,为朋友两胁插刀.讲信用的人一诺千金,掷地有声.“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对人、对事从内心里严肃恭敬认真庄重,就基本符合了礼的精神,以这样的人格修养去处世就可以避免无谓的耻辱.“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因就是事情的起因、动机.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首先顾及自己的亲人,然后推已及人,象这样的人,是值得尊敬的,这不能说是自私,因为这个人不是一个六亲不认的人,这种人有感情重亲情,善良有同情心,一般来说做事会关照前后左右 .有子认为,这样的人是可以尊敬效法的. (原文) 子曰 :君子食无求 ,饱 ;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释义:圣人认为,真正的君子并不追求生活的奢侈,吃饭的主要目的是吃饱.住的地方不追求豪华气派,只要差不多能安身就可以,不贪求过分的安逸和享受.但是他们处理问题敏捷果断,绝不不拖拖拉拉,敷衍了事,而且“慎于言”,不乱说话,不信口开河.“就有道而正焉”,潜心学习作人、做事的道理,端正自己的品质修养,这就是君子做人的态度. (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释义:这一段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有一天,子贡问孔子,如果一个人虽然处于贫困之中,但是不低三下四,不去谄媚于人;发了财,有了钱,得意了,也对人不骄横,这样做你认为怎样?孔子对子贡说,这样做当然好,但“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你是个穷光蛋,没有社会地位,但不向有钱有势的人低头谄媚,很难能可贵,但是你心里很落寞,不舒服,这说明你的修养还不到家.你有钱,富贵了,对人不翻白眼,不骄人,在心里仍然有优越感,觉得自己高人一头,事实上,修养还是不到家.如果身处贫困之中,能安之若素,泰然处之;虽然富有,却能够在如何做人的大学问上不断追求,在为人处事上处处礼貌合度,那才是做人的高明境界.子贡领悟了老师的意思.他说,我明白了,《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看来做人和做玉器是同样的道理,需要不断完善才能成器.孔子很高兴子贡领会了自己的意思,告诉他,你懂了这个道理,现在可以开始研究《诗经》了,因为你能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者”,我给了你一个提示,自己就推敲出了别的道理.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释义:这一段是全篇的归结,也是中心之所在,一个人不怕别人不了解你 ,最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与开篇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首尾呼应.作为君子,决不会怨天尤人,不会对别人的不了解,对社会的不接纳而愤愤不平.他最担心的是怕自己坐井观天,对周围的人和事,对整个社会不了解,成为一个鼠目寸光,胸无大志的庸人.
题3: 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1《论语〉2《学记》有可能的话说出出处.反映孔子思想的是《论语〉.但是如果是教育思想呢?[历史科目]
论语
题4: 孔子文学常识关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材料举些例子关于此句内容的例子不是解释例如某某人怎样装懂被人嘲笑[语文科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注释】知:此句有五个“知”字,前四个都是“知道”的意思,最后一个同“智”,聪明.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的态度.
【评介】孔子教导他的学生,在学习上应坚持老老实实的态度,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能不懂装懂.学习如此,其他各方面何尝不是如此呢!
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
《汉书》中的“张释之传”,有一事记载:汉文帝视察圈养野兽的上林苑,问上林尉苑里野兽的数量,十余问,尉不能尽答.文帝颇不满,以为此尉无能,打算撤其职而任用他手下对答如流的“啬夫”.事情后经张释之的一番劝说而作罢.
上林尉不能尽答皇帝的询问,当然可说是“官僚主义”,未尽职守.但他不妄答,不吹牛,仍有其可取处.这使我想起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问题.先哲孔子曾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又云:“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子路”) 其基本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知道的就是知道的,知道几分就是知道几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不妄说.这才可谓“知”.
孔子的思想是入世的,重现实与人事的.比如,对于神鬼幽明之事他不知,所以他“不语怪、力、乱、神”(“述而”).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尚且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又如何能去从事神怪之事? 孔子于神怪之事付之阙如,避而不谈,意味着既不肯定其有,也不肯定其无.
大智慧如孔子,尚且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不知道的事物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那么中智以下的人当然不可能样样都知道.除了神怪幽明之事外,承认有所知、有所不知,是一种老实的态度,也是最聪明的态度.唯其有所“不知”,才能成其“有所知”.宋代的大臣吕端,宋太宗称他“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就是弃“小慧”而就“大智”的一个好例子.《汉书》中张释之为上林尉的辩护,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来立论,从而得到汉文帝理解的.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籍华人丁肇中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采访时,曾对很多问题都表示“不知道”.前一阶段又听说他在为南航师生作学术报告时,面对同学提问又是“三问三不知”:“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不知道.”“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不知道.”“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不知道.”三问三不知!这让在场的所有同学意外,但不久就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也许,一些人在说“不知道”时往往被看作是孤陋寡闻和无知的表现,但丁先生的“不知道”却体现着一种做人的谦逊和科学家治学的严谨态度,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古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问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学识渊博,越要虚怀若谷.作为专家、学者,对不知道的东西,我们不仅应当老实地承认“不知道”,而且要敢于说“不知道”.美国现代物理学家费曼说:科学家总是与疑难和不确定性打交道的.当一个科学家不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时,他就是不知道;当他有了大概的猜测时,他的答案也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即使他对自己的答案胸有成竹时,他也会对质疑留有余地.对科学家来说,承认自己的无知,使自己的结论留有被质疑的余地,是科学发展所必须的.学人只有秉持这样的科学态度,才能不断地“格物致知”,获得新认识,达到新境界.常言所谓“一事不知,学者之耻”,其本意正是在于策励学者们不断求索,不断进取.“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即使是在专业领域内,那种自诩或表现为无所不知的“专家”,不仅其学识而且其人品也都是值得怀疑的.
其实,丁肇中教授大可不必说“不知道”.比如可以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术语糊弄过去,可以说一些不沾边际的话搪塞 过去,甚至还可以委婉地对学生说:“这些问题对于你们来说太深奥,一两句话解释不清楚.”但是,这位诺贝尔奖得主却选择了最老实、最坦诚的回答方式,而且表情自然、诚恳,没有明知不说的矫揉造作,没有故弄玄虚,也绝没有“卖关子”.丁教授坦言不知道,不但无损于他的科学家形象,更凸现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令人肃然起敬.
与丁肇中“三问三不知”相似的还有帕瓦罗蒂在一个大型演唱会上的表现,他演唱时刚到高潮之际,却突然停顿下来.举座哗然,连乐队都停了下来.帕瓦罗蒂坦诚地说自己忘记歌词了,请求大家原谅,希望大家再给他一次表演机会.在一阵沉寂后,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事后,有人告诉帕瓦罗蒂:“你完全可以做做口型,而不必承认自己忘了词.相信观众肯定会认为是麦克风坏了而丝毫不会怀疑到你身上.”帕瓦罗蒂微微一笑:“如果还有下次,我同样会认错.因为事实早晚会被人知道,那对我的声誉影响会更大.
与丁先生相反的是,一些人尤其是个别官员,在很多问题面前往往表现了“万事通”、“博学家”的“风采”,下基层、搞调研在情况不明、事情未弄清的时候就发指示、提要求、做决定,流露出一种“傲视万众”、“唯我正确”的态度.殊不知,一些指示、要求、决定有时与基层的实际不相符合,有的甚至离题万里,基层照此做下去,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有一般常识的人都知道:人非圣贤,不可能生而知之,治学之要,行政之本,就在于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孜孜以求,来不得半点虚假.对不知道的东西,就不要充当“先知先觉”,更不要自认为能“升”而知之,认为自己一旦当了领导就对什么问题都有发言权.这是做学问做官乃至做人的一个最起码的要求.时下有些“专家”、“学者”,总喜欢对一些自己不甚了解的事情发言,不负责任地乱说一通.结果是“专家意见”并不“专业”,让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有些“专家”因此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力在减弱.与此相对照,让人更觉得作为学术大师的丁肇中“三问三不知”,对于学人来说十分可贵,令人警醒.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坦然与诚实,不仅是科学家、艺术家和领导干部应该具有的,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知识都是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得来的,与官位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个别官员之所以“升而知之”、“官升知识长”、“官大本领强”,其实是官僚主义在作怪,并错误地认为只有如此才能显示其“水平”、“能力”和“高明之处”,才不至于混同于一般老百姓,而且自己确实“高”.这些官员“升而知之”的做法令老百姓倒胃口、反感“事小”,给人民、国家带来损失“事大”!谨防“升而知之”,才能使个别官员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才能树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才能注意学习、加强学习,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才能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实践“三个代表”,更好地为人民、国家作贡献.否则,总认为“升而知之”,就会堵塞其提高、前进的道路,最终贻害无穷.
题5: 【孔子的文学常识短一点的急】[语文科目]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