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固不易也的知】人固不易知,知人亦不易也 的翻译?_物理_zgdeicfy
编辑: admin 2017-15-06
-
4
要让别人了解和理解自己(的做法想法)当然是不容易的
但是要(设身处地的)去了解和理解别人(的想法和做法)同样也是很不容易的
总结起来就是
理解万岁
互助这道作业题的同学还参与了下面的作业题
题1: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怎么翻译】[政治科目]
想战胜他人,就必须先战胜自己;想和他人辩论,就必须先说服自己;想理解他人,就必须先理解自己.
题2: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神以知来智以往/这句话又阐述了人生的那种境界
敌人不能了解我,而我能把握住敌人.凭直觉反应能探知对方的意图,凭着自己的智慧隐藏起自己的意向.(令敌人两眼一抹黑,而我心中明如镜.)
无形胜有形
磨练心智
临危不乱
韬光养晦
题3: 孔子说:“知人不易,人不易知.”为什么?[语文科目]
孔子说:“知人不易,人不易知.”
听其言观其行,虽不失为知人的一种好方法,但有时也会出现失误.
汗明游说春申君,说得春申君很高兴.汗明想谈自己的观点,春申君担心晚回家不好向老婆交待,就说:“我已经知道先生的意思了.”
汗明说:“不知道你和尧相比,谁更圣明?”
春申君说:“先生你就是舜.”
汗明说:“不是这样的.请让我为你细说.你的贤明不如尧,我的才能比不上舜.象舜这样贤能的人服事圣明的尧,三年以后才能了解舜.现在你顷刻之间就了解了我,这就等于你比尧圣明,而我比舜贤能.这可能吗?”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蓄.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白居易的这首有名的七律,说出了一个真理:只有经过时间的考验,才能给一个人盖棺论定,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作谦恭的正人君子了.
王莽是汉元帝时王皇后的侄子.他祖父、伯父、叔父八人都是列侯,唯独他父亲王曼早死,未能封候.因此,他的堂兄弟都依仗父辈的权势,过着奢靡的生活,争相以声色犬马夸宫斗胜,而他却孤苦伶仃,生活贫穷.
他的伯父、大将军王凤病重时,他主动悉心照料,亲自尝药,一连几个月蓬头垢面,衣不解带.王凤果然被他的孝心打动,临死时请太后和成帝关照他,使他当上了黄门郎、射声校尉.
他对其他叔父也很孝顺,同时百般殷勤地结交一些豪杰,这些人都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好话,他的官也越做越大,然而他官越大,地位越高,干事就越谨慎,待人也越谦虚.他还把皇帝赏赐的车马衣物都送给宾客,甚至卖掉自己的财产赈济穷人,家中一件多余的东西都不要,以至不少名士投奔他,朝中权臣都愿意和他交往.当权的人称赞他,说客游士到处宣扬他,他的威望超过了几个叔父.
公元前8年,大司马王根病重,推荐王莽代替自己.成帝接受了王根的意见,任命王莽为大司马.他更加克已奉公,以身作则,提倡俭朴,反对高官们骄奢淫仗的生活作风,常常把自己封邑里的租税收入全部分给下层官吏和穷苦的读书人.
有一次,他母亲患病,公卿列候的夫人前来探视,王莽的夫人到大门外迎接,客人们看她穿得那么寒酸,还以为是王莽家的粗使女仆,后来得知是王夫人时,一个个惊得发呆,钦佩王莽是个清正廉洁的人.
就在王莽为自己精心包装的时候,汉成帝却正在温柔乡中与飞燕姐姐和合德妹妹恣意纵欲,他说:“汉武帝好神仙求白云乡,我终老在这温柔乡足矣.”
成帝死后,哀帝即位,外戚丁、傅两家的势力潮水般的涌入朝廷,王莽采取韬晦之术,上书辞职,退居新野,闭门读书,俟机东山再起.
一次,他的儿子杀了一名家奴,王莽大发雷霆,要他儿子自杀偿命.人们对此深为感动,把王莽奉为楷模.王莽在野三年,上书为他鸣不平、要他回来执政的就有一百多人.
在舆论的压力下,皇帝又让他回到了京城.哀帝死后,王莽又成了国家最高权力的执掌人.就这样,王莽由黄门郎、射声校尉、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大司马、安汉公、宰衡摄皇帝,最后终于成功取代汉朝,建立新朝.
在王莽建立新朝以前,所有的儒生把他引为同道,而为他大力宣扬,却没有真正认识王莽.等到他当了皇帝,那些儒生深感上当,又把他描绘成千古罪人.我们撇开王莽的是非功过不谈,仅从儒生态度的一反一复中,却正好反映了他们缺乏辨别人的智慧.
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必须他在一段时间内的各种表现结合起来,综合地考察,才能深知其本质.比如说,通过他到远方办事,考察他是否忠心;通过在跟前办事,观察他是否尽职;一个劲让他从事繁杂的琐事,看他有没有调理烦杂事务的本事,等等.
战国的时候,杜赫曾经用一个比喻来形容识人用人的方法.他对东周君说:“您的国家很小,倾尽您的珍宝侍奉名人,来笼络人心法,并不太适用,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比如张开网来捕鸟,把网设在没有鸟的地方,永远也不会捕到鸟;把网设在鸟多的地方,容易使鸟惊觉,又会把使鸟惊飞.只有把网设在有鸟而鸟不多的地方,才会捕到很多鸟.
题4: 英语翻译翻译,要全,有答案就更好了.[语文科目]
原文: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黎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装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难也.
翻译:
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缺粮)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白天睡在那,颜回取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孔子起来的时候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颜回回答道:“不是那样的,刚刚碳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又不好,就抓来吃了.”孔子叹息道:“(按说)应该相信看见的,但是并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所以要了解真相很难啊,孔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更难啊.
题5: 英语翻译这是《五柳先生传》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箪(dān)瓢屡空,晏(yàn)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译文: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哪里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字号.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他闲适沉静,很少说话,不贪图荣华富贵.他喜欢读书,只求领会书的大概意思,只求领会文章主旨,而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他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他特别喜欢喝酒,但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席请他喝.一喝酒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他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从不客气.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挡狂风和烈日.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平时难以吃饱,可是他却总是一副安然自若的样子.常以写文章自娱自乐,用文章显示出自己的志趣.得失都不放在心上,用这样的方式过完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