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的用法】虚词的用法_语文_灵梦brN
编辑: admin 2017-14-06
-
4
一、【而】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鸿门宴》)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成“因此”“因而”.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可译成“以”“以此”.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后】译为“才”,“方才”,表示时间的副词.
①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柳敬亭传》)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之意.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
【既而】一般可译为“不久”,“一会儿”“后来”.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二、【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用于宾语前置句中“何”要后置(疑问句中,若宾语是疑问代词,这个疑问代词放在动词前).
①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这”“那““什么”.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孔雀东南飞》)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哪里”.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三、【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用于疑问句末,要求对方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可译为“吗”“呢”“呀”.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表示反问语气,用于疑问句句末,表示反诘语气,不要求对方作出回答,而答案就在其中.可译为“吗”“么”“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3.表揣测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吗”.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呢”“吧”,有时不译.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5.表示停顿预语气,一般不译或译为“呢”.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难》)
6、用于形容词尾词尾,译为“……的样子”“……地”或不译.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1、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到”.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⒉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对象,可译为“在”“于”.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3、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②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公西华侍坐》)
4、表示对象,可译为“向”.
①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公孙丑上》)
四、【乃】
(一)用作副词.
1.表承接.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于是”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2.表转折.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3.表递进.译为“甚至”“乃至”“而”“又”.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②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正是”等.
①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②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二)用作代词.
1、用做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2.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管传序》)
【无乃】表猜测,可译为“恐怕……”
①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刺谬乎.(《报任安书》)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五、【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必先苦其心志,老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游褒禅山记》)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六、【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用于前后两分句间,后句比前句更进一步,可译为“况且”“而且”“再说”.例:
①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②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还”“虽然”“即使”“但是”“不过”.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4、表并列关系:⑴陈述一种事物的几个方面,可译为“并且”“而且”.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③且使遽告于郑.(《崤之战》)
⑵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状态同时具有,可译为“又…又…”.
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⑶连接动词,可译为“一边…一边”
①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②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七、【若】
(一)动词,表示比拟、比较.一般译为“像”“好像”“如”“正如”“及得上”“比得上”.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二)用作代词.
1、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四)介词,表另提一事,可译为“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八、【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二)用作代词
1、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合,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2、所+介词+动词,表示处所,工具,方法,原因,对象等.常见有“…的地方”“…的方法”“…的原因”“用来…的”.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察今》)
3、为+所+动词“为…所”被表示被动,可译为“被”.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三)用作名词,表处所.
①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所谓】所说的.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
1、到处.
2.所在之处,处所.
九、【为】
(一)动词.
1、表动作、行为.有“做”“作为”“充当”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动作,行为的结果.可译为“变成”“成为”
3、表心理.可译为“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表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2、介绍原因或目的.可译为“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3、表代替.译为“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绍涉及的对象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十、【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
1、用于人称代词.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副词,表反问.相当于“安”,译为“哪里”“怎么”“什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助词,表示各种语气.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或不译.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用于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十一、【也】
(一)助词.
1、表示判断语气,一般译为“是”“就是”.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十二、【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⑵把……作为或制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
十三、【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十四、【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5、被.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互助这道作业题的同学还参与了下面的作业题
题1: 【虚词而的意义与用法全一点】[语文科目]
◎ 而 ér
(1)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and;furthermore;moreover;but also;into the bargain;if;in case;however]
(2)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4)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 表示假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 而 ér
〈代〉
(1) 你;你的 [you;your]
予岂不知而作.——《诗·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而翁(你的父亲)
(3) 这样,此 [this]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而夫(此人;这人)
◎ 而 ér
〈助〉
(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of]
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 而 ér
(1)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how could;how is it possible]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2)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题2: 【求"而之以于"这四个虚词的用法只要这4个....】[语文科目]
以
一、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如:
1.屠惧,投以骨//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把
2.能以径寸之木,为…//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用(在)
3.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
4.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根据
5.以弱为强//今以蒋氏观之,犹信.——由、从
二、作连词,表目的时,可译作“(用)来”,“以便”;表顺接时,相当于“而”;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表原因,可译作“由于”、“因为”.如:
1.属予作文以记之 ——(用)来 2.以伤先帝之明 ——以致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4.卷石底以出.——相当于“
三、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如:
1.皆以美于徐公.2.或以为死… 3.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四、特殊用法:
1、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2、动词,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而
一、表顺接关系的连词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②面山而居.
二、表转接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学而不思则罔
之
一、 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 相当于 “的”,是定语的标志.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②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③菊,花之隐逸者也.
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译: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
3、 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时间副词后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①公将鼓之.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4、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
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5、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如:马之千里者.
二、作代词用:
1、 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
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④又数刀毙之.
2、 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例如:
① 渔为甚异之.②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如:
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为
一、作介词时,除表被动外都读作wèi,可译作“被”、“对”、“给”、“替”、“当”,“为了”、“因为”等.如:
①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山峦为晴雪所洗(wéi,被.)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wèi “向”“对”)
③为楚造云梯之械.(wèi,“给”)④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wèi,“当”)
⑤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wèi,因为,由于
二、当“为”作动词时,读wé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 :“做”,“ 当作”、 “成为”,“雕刻”,“是”等,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是 )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当,成为)
③为宫室、器皿.(雕刻)
④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有)
⑤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称为,叫做)
⑥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造)
三、特殊用法: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名词,心理活动)
四、介词
于
一、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灵活地译为“在”、 “向”、“ 到”、“ 从”、“ 跟”、“ 对”、 “给”等.例如: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③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④欲报之于陛下也(向)
二、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②皆以美于徐公.
题3: 【有关虚词"以"的用法中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以字的用法如何解释但是我在一本语文作业本的答案里对整句话的翻译是怎么能让高洁的品德蒙受世俗的玷污.照此,以应该是让的意思】[语文科目]
安能以身之察察,爱物之汶汶者乎?――
以:用、让.
身之察察:定语后置,皎洁的身体.
译文: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
这是某语文教案上的标准
题4: 【虚词“与”的用法】[语文科目]
与
① 给予,授予.
与斗卮酒
② 结交.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③ 和、同、跟.
竖子不足与谋
④ 参加.
蹇叔之子与师
⑤ 赞许.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帮助.
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⑥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来写作“欤”
题5: 虚词也的各种用法比如说且贰于楚也中的也的用法.[语文科目]
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业.(《左忠毅归逸事》)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如:
众曰:"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书博鸡者事》)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