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属于什么灾害】洪涝灾害是天气灾害还是气候灾害_孤单独行K媛
编辑: admin 2017-13-06
-
4
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按照成因,分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三种.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
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洪水、干旱、寒潮等,洪涝灾害即属于此类;
生物灾害包括鼠灾,蝗灾等.
互助这道作业题的同学还参与了下面的作业题
题1: 影响我国的气象和气候的灾害(梅雨伏旱台风春旱夏涝倒春寒寒潮风沙暴雨洪涝干旱)的多发区多发季节成因特点措施
梅雨:一般所说的梅雨指的是江淮梅雨,这是由于初夏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副热带高压北抬至华南时,其西北边缘的西南气流和北方南下的弱冷空气交汇,由于势均力敌,从而形成静止锋徘徊在该地区,形成该地区出现一个降水集中的现象.其特点是阴雨连绵,间有中断,雨量较大,但气温变化一般不大.梅雨到来时要严防暴雨洪涝及雷电灾害,以及在山区引发的地质灾害.
伏旱:一般所说的伏旱是指7月中旬梅雨结束后副热带高压北抬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使得该地区出现长时间大面积的炎热潮湿天气(高温天气)的现象.由于此时准静止锋北抬至黄河流域,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到单一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使得天气炎热潮湿,风力一般较小,令人感觉十分难受.当伏旱到来时,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尽量减少白天的户外活动,无法避免的要采取措施以防中暑和灼伤.同时此时也是水电消耗很大的时期,有关部门要做好保证供水供电的工作.
台风:夏秋时期出现在西太平洋和南海的,具有强烈暖心结构性质的热带气旋,影响我国的台风大多产生在南海和菲律宾以东洋面和关岛附近.由于这些地区表面海水温度高于26度,且具有较大的厚度(60米以上),使得在这些地区产生的热带扰动能够吸收海洋表面的热量和水汽,在适宜的环境下不断发展,最终形成具有中心暖心结构的强大的热带气旋.我国东部沿海,北至辽宁,南至海南广西,均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尤其是浙闽粤台琼,以及港澳是台风影响频繁的地区.台风影响沿海时带来的主要灾害是风雨潮(狂风,暴雨,风暴潮),内陆地区主要是强降水,因此加强台风的预报和监测工作,沿海地区做好防风雨潮的工作,内陆要防暴雨洪涝和地质灾害.
春旱:由于春季来自大陆的干空气依旧控制北方地区,因此春旱一般发生在北方,发生时间在3-5月,此时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使得地表升温迅速,但地表空气只能得到地表的热量却得不到地表释放的水汽,因此使得空气干燥,不易成云致雨,且此时虽然暖空气开始活跃但一般活动在南方地区,到不了北方,也使得该地区降水稀少,出现旱情.春旱是北方地区春季常见的灾害,时间长时,地表水干涸,地表龟裂,人畜饮水困难,因此做好预报工作,实时检测天气变化,节约用水,实行人工降雨,以及南水北调均可以缓解春旱.
夏涝: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属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因此夏涝便是夏季降水集中引起洪涝灾害的简称,南方地区一般出现在6-9月,北方一般出现在7-8月,由于夏季降水具有强度大,时间持续长短不一的特点,因此进行监测,做好预报,并采取各种措施雨幡洪涝和地质灾害是主要的防御措施.
倒春寒:由于春季冷空气依旧具有一定的实力,也不断频繁南下,因此有的年份冷空气势力较强,使得春季气温严重低于常年平均的现象.一般来说,3月是倒春寒发生最严重的季节,由于此时正处于初春,且冷空气依旧实力强劲,因此频繁南下便可以导致温度降低,出现倒春寒.北方地区要比南方要重,且发生频率更频繁.由于此时处于冬小麦开始生长,果树开始开花的季节,因此倒春寒会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出现的春季大雪和晚霜冻甚至造成作物死亡,从而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做好预报工作,加强防冻措施是必要的.
寒潮:指强冷空气影响使得该地区24小时降温10度以上,且最低气温低于5度的现象,这股强冷空气便可以称为寒潮.我国除了南海诸岛之外均会受到寒潮影响,但北方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较频繁的地区.由于影响我国的寒潮大多来自于北冰洋,西西伯利亚平原和蒙古高原,这些地区冬季寒冷出现低温,使得地表空气遇冷收缩,气压增大,在合适的条件下这些及其寒冷空气会南下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便形成一次寒潮.寒潮影响时,强烈的北风和降温,以及带来的霜冻和降水(雷雨,暴雨和暴风雪)均会造成灾害,因此做好预报工作,采取各种保暖防寒和防强降雪的措施是主要的.
风沙:一般发生在春季北方地区,是由于大风将裸露地表的沙尘泥土卷到天空,在风力减弱时大颗粒物质沉降而出现的现象.由于春季地表裸露,且大风频繁,降水稀少,使得地表土质疏松,极易被风卷入天空,颗粒大的当风力减弱时会沉降,而颗粒小的会进入高空,随高空气流到达很远的地方.由于当风沙来袭时空气质量会大为降低,因此做好个人和设备防护工作,做好预测,且多进行地表植被覆盖工作是有效减少风沙影响的措施
暴雨:24小时降水量到达或超过50毫米的降雨,全国除沙漠地区和高寒地区均会出现,且各个季节均会有分布,但集中在夏季,以及季风影响区均较为频繁.做好排水工作,加强预报,严防次生灾害是主要的防御措施.
洪涝:我国分布面积仅次于干旱的一种自然灾害,是由于降水过多使得地表水泛滥,出现积水的现象.除了沙漠和高寒地区外我国其他地区均会出现洪涝灾害,因此加强对河流水位的检测,做好强降雨预报,严防次生灾害是主要的防护措施.
干旱:我国影响最大,分布面积最广,造成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一般是由于长时间没有有效降水形成的.全国各地均可以出现干旱,尤其是北方地区,有时会出现秋冬春三季连旱和全年干旱.鉴于干旱的影响面积和影响程度,做好预报,采用节水措施,实行水资源调度和充分利用,适宜条件下进行人工降雨是主要的防护措施.
题2: 【什么气候导致我国东部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历史与社会的期末参考题,我国东部经常发生洪涝灾害,这主要是由于东部气候中的什么所控制的?】
东部季风气候
降水集中于夏季.
题3: 易形成洪涝灾害的气候类型是?还有原因是什么?
易形成洪涝灾害的气候类型是年降水量较大并且降水季节变化大的气候类型.
比如各种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在冬季也容易产生洪涝灾害.
题4: 【什么是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
雨涝主要由大雨、暴雨引起,所以常和洪水灾害有密切关系.二者在概念上的区别是,洪水灾害指的是因暴雨急流或河湖泛滥所造成的灾害;雨涝是指因渍水、淹没造成的灾害.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洪水除危害农作物外,还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由于洪水和雨涝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所以进行灾情调查统计和分析研究时,大多难以准确界定区别,此时统称为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的分布
就全球范围来说,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多台风暴雨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包括:孟加拉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近海岸地区.此外,在一些国家的内陆大江大河流域,也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的危害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涝是最常见且又危害最大的一种.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洪水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走人产居留地的一切物品,包括粮食,并淹没农田,毁坏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部部门的破坏.
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曾先后发生过近40次特大洪涝灾害,每次都导致上万人的死亡和千百万人的流离失所.在近几十年中,洪涝发生频次与灾害损失都在逐年增加.
中国自古就是洪涝灾害严重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在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共发生较大水灾1092次,死亡万人以上水灾每5—6年即出现一次,这种局面到现代尚无根本的改变.
洪涝灾害不但直接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造成一系列其它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疫病的出现.我国的雨涝
1951—1990年.我国平均每年发生严重洪涝灾害5.9次,平均受灾面积667万公顷,其中成灾面积470万公顷,死亡三四千人,倒塌房屋200余万间.1991年全国有25个省、市、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2400万公顷,死亡5133人,倒塌房屋498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799亿元.
主要的雨涝区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以东,这个地区又被南岭、大别山—秦岭、阴山分割为4个多发区.我国西部少雨,仅四川是雨涝多发区.
根据历史雨涝统计资料,雨涝最严重的地区主要为东南沿海地区、湘赣地区、淮河流域,次多雨涝区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岭、武夷山地区、海河和黄河下游地区、四川盆地、辽河、松花江地区.全国雨涝最少的地区是西北、内蒙和青藏高原,次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东北地区.概括而言,雨涝分布总的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
题5: 【洪涝灾害一般情况下发生在哪种气候】
一般的,湿润的气候分布区,降水较多,特别是出现暴雨的时候,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比如,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在河流流经的平原地区,就容易有洪涝灾害.
当然,还得是人类活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