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三中教师解读高考语文:回归传统材料 考察核心素养

编辑: admin           2018-08-06         

    人民网哈尔滨6月7日电(焦洋)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二卷题型变化较大,而作文更是广受关注。作文题目是一个老故事,源于二战时著名统计学家亚伯拉罕·沃德为军方计算飞机的某些部位究竟需要安装多少装甲。整体来看这个材料作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回归传统,灵活多样

    一线语文教师对这样的材料作文形式并不陌生。命题人对今年的作文材料故事进行了概述,使作文题目形式上有别于近几年的作文形式,向传统的材料作文形式回归,这既与高考改革中对试题灵活多变的要求相符合,也能够有效地解决可能出现的押题、套作等问题。与前几年的作文题目放在一起来看,很有序列感,不难从中看出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2.考查思维,要求素养

    作文材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材料本身已经给出是非结论,不需要考生对此进行判定,但是并非不再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而是将考察方向由辩证、开放式的思维转向了关于“为什么”之类的因果逻辑思维考查,学生需要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体现出提炼概括的能力。这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一定要求,有着良好的分析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同学,更容易拿高分。

    3.重视引导,有限开放

    材料本身给予了考生一定引导,沃德对自己的结论提出了原因,并且指出了军方错误的原因。考生在写作时既有一定的方向和依据,同时并未将考生的思维完全限制,给予了考生写出优秀作文的空间。整体来说,2018年高考作文仍旧体现了高考命题稳中求变的特点,对今后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教师简介:

    常远志老师近照。

    常远志,哈尔滨市第三中学语文组高三二批次备课组长,哈尔滨市科研骨干教师,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导师。教龄14年,多年承担班主任工作,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各类赛课评比等一等奖。

    (责编:赵怡、张喜艳)
  •   4
  • 相关文章

    刚刚,2018高考语文作文题出炉!
    特级教师点评今年江苏高考语文卷
    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题汇总出炉 看看哪个最难?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一览
    河南高考全国卷I语文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应该怎么写不跑题
    高考语文试卷呈现3大亮点 “00后”邂逅“新时代”考题
    【2018高考作文】北京卷:“包装命题”将语文融入时代得高分
    多省(市)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揭晓!
    2018各地高考语文作文出炉 你还会写吗?
    2018高考语文全国卷III评析:包罗万象 文化自信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