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界的有口皆碑,这是当初我们意想不到的
编辑: chenjujun 2018-11-03
-
4
没有编辑津贴也没有车马费,老宋就秉持着一份热爱文艺的虔诚心,去填补和探索一条荆棘满途的出版道路。那年代大马的高速公路尚未开凿,我每次从吉打回霹雳江沙为避开北海的繁忙车龙都绕道大山脚,每次都必须经过宋子衡与朋友经营的“联艺纸扎店”,而每次都停车与他到对面陈旧的咖啡店喝茶叙旧,当然也顺便谈谈出版社的进展。那间店铺地处丹那列路(Jalan Tanah Liat),又窄又狭,更要命的是在两条大路的交汇点,路旁自不准泊车。宋子衡总不厌其烦地为我的车子找个安全区停泊。见到我,他总是二话不说放下手艺,他对待朋友一如他对待文艺,诚恳、热忱,从不怠慢。就凭他做事认真而勤快,一切策划都获得认可,如台湾文星丛刊的版本、页数120面、书名一律以作者命名,凡此种种后来引起马华文艺界的注目,文学评论界的有口皆碑。这是当初我们意想不到的。
当年我们筹组棕榈社,本着出版自己作品而已,并未心存什么凌云壮志,更无在文坛上扬名立万之意,所以我们开会只是茶聚,没有笔录议程,后来棕榈丛书被文坛追源索史,我们连创社时间也无法提供,这当然是我身为社长无法推搪的职责。也许,棕榈丛书在马华文艺界激起的火花,是棕榈社的无心插柳,可惜深耕棕榈的宋子衡竟于2012年1月28日告别尘缘,对于这位武吉出版业的拓荒者,微微佝偻的身影仿佛仍在左右,“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仿佛,辛弃疾的名句犹回漾在武吉的上空,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