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已相当震撼,因为我觉得这真的很有可能
编辑: chenjujun 2018-19-02
-
4
最近上课讲到“接触”这个词,就临时造了个句子“人类一直尝试接触外星人,但却没有结果。”然后,脑子里突然有个开关被解锁了似的,放映一些断断续续的画面,是一个很久以前的。这个说的是某太空署在1997年7月7日派了一台无人摄影机到火星上探勘。在太空署内遥控的工作人员看到火星上一片荒芜,于是他移动了摄影镜头碰碰运气。这时,镜头一转,有一个芥末绿的外星人A拿着一张空无一人的火星照片站在摄影机前,它发现摄影机要转移方向了,发出“叭噗叭噗叭噗”的叫声,它的同伴B听到了赶紧用打印机打印另一张照片接到A的照片旁边。这时镜头又回到太空署,工作人员说:“真是个美丽的星球”。另一个工作人员接话说:“只是有点无聊。”镜头回到火星,这时多了两个外星人,它们身后是一个飞碟嗖嗖飞,高楼耸立的未来都市!
大概是在初二看到这则的,当时已相当震撼,因为我觉得这真的很有可能——外星人不想被我们看到。但是,最近偶然读到“柏拉图的洞穴”,就更有感触了。因为这个中的太空署人员就和柏拉图比喻中那些被关在洞中的人一样,被自己所看见的东西(前者是照片,后者是墙上的阴影)局限,因此建构出了与真实世界相去甚远的“现实”。
还有一个也运用了类似的概念,而且是个很有趣的。一位老先生弯着腰拿着旧式相机的快门站在动物园熊猫馆前,耐心地等着熊猫出现,从下雨等到天晴都不见熊猫,他决定休息一下,转身坐下吃巧克力威化饼。谁知道,熊猫被香脆的巧克力威化饼吸引,不仅探出头,联手来个双人花式溜冰,还到老先生身后不停卖萌招手,但是老先生专注地吃饼,一直都没看见!
当年看到这个的时候年纪更小,每次都会对着那老先生喊话:“熊猫出来啦!”但只是一次又一次地“暗捶”。多年后才明白自己何尝不是那个老先生或者是太空署里的工作人员,被自己的感官——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或身体其他部位所能感受到的局限,忽略了感官以外的事物,可说是另类的作茧自缚吧。这里并非要讨论哲学,只是觉得随着年纪渐长,看到的事物多了,许多印象、价值观等都一再被擦掉重写,就像第一个,我一直都以为要宣传的是C牌的打印机,直到最近重看才知道是H牌的。既然连看得见的都会搞错,那看不见的呢?
只是希望自己以后看事情,可以想像眼界以外的,让自己的心可以宽一点。而其实,写这篇只是想记录自己喜欢的,享受再接触它们、并有所发现的美好,因为它们差一点就要被记忆淘汰,变成看不见的一部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