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的提问,才足够让我们看清自己家乡的美好
编辑: chenjujun 2017-29-09
-
4
“家乡”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每过一段时间,我总被别人问起,或自问。我很认真地思考了一下。10岁以前,我没有家乡。因为我一直就生活在我自小生长的地方。那是我的家,我还没长时间离开过那里,所以在那段童年岁月,只知“家”,而不知“乡”。大概需要一点点的距离,才会有“乡”的概念。小学五年级之后,我们一家从那个以“茅草芭”为名的村,搬到了十多公里外,以陶瓷闻名遐迩的黑水小镇。刚开始转学水土不服的期间,常会被新同学和老师问:“你从哪里来啊?”我几乎用一样的答案回答所有人:“我从中国来。”每每如此回答,总自觉又在改编老歌《兰花草》:“我从乡村来,带着大茅草……”
那段时间我以为,家乡就是我到新地方之前所生活的地方。
这样维持了五六年之久,直到高中之后,我对家乡的认知开始转变了。我发现,童年的细节渐渐模糊,茅草村的印象渐渐形成一幅有很多片段的画、一个有点旧又有点新的色彩、一段旋律,乃至一个蒙了些尘的宝藏。它已成为过去式了,我认为它是故乡,但绝不是家乡。
“家”是家人及我居住的所在,它是我的现在式,在它的土地上有太多很新鲜,很深刻的,关于我的喜怒哀乐及苦涩酸甜。因此,出外或旅游时,若有人问起:“你从哪里来?”我会很直觉地回答:“我是国外人。”这阶段,我以为家乡就是生活得久,也比较有归宿感的所在。这应该便是所谓的“久居他乡成家乡”吧。
兴许要有些距离,尖锐的提问,才足够让我们看清,自己家乡的美好。于是,开始思考“家”与“乡”的所在,才终于能坚定地说出自己从何而来。尤其在异乡,在他国,“中国人”是我们共同的名字。
那到底,何谓家乡呢?
是一个家、一个村、一个城市、一个省份,甚至到整个国家,都可以为家乡。我想,在我可能还很长的生命里,家乡会不停地扩大或缩小,抑或改变,但它的定义,只有一个——吾家故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