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 是一个阶层的常识和规则
编辑: admin 2017-26-08
-
4
周日去星巴克兑了两杯咖啡,香草星冰乐和拿铁。
建屋大厦是个很神奇的地方。可能是还没多少企业进驻,空修了一个豪华的大厦。星巴克在一个半开放的区域,人不是很多(左岸附近那家长期人满为患),整体较安静,冷气也打得购足。
虽然这些年星巴克被黑得厉害,但其实,也仅仅是一家普通的咖啡店而已——尤其是在国外。就如水天堂,也只是普通的西餐厅。方便谈事儿,仅此而已——有许多时候需要衣冠楚楚。 《牛奶可乐经济学》中也是研究的星巴克,地段、环境、定价等。 去年年初和同学去金鸡湖地下某体育馆打球,出来后去星巴克点了一杯摩卡、一杯拿铁,又买了两瓶水。同学感叹,那个时候还是水比较好喝(园区木有那种小卖部)。
我长期喝香草拿铁,有时也喝卡布奇诺,蓝山等只是去尝了下。加不加糖都能喝。
这些年,拿铁包含了太多复杂的情感,又在歌里不断出现,最终成为了习惯。唔,曾经喝过一瓶直火拿铁。
对于这种地方,一向是没事儿不去(因为太贵,不实在),但也不排斥(人家环境确实好)。有券或者有兑换去里面泡泡也很舒服(还省了空调费不是)。
对于这种地方,一向是没事儿不去(因为太贵,不实在),但也不排斥(人家环境确实好)。有券或者有兑换去里面泡泡也很舒服(还省了空调费不是)。
就像前段时间看到的一篇文章,《奢侈品,就是贵的日用品》:我从不抵制某个品牌,如果我不买,只是认为不值这个钱,我也不需要靠牌子来炫耀自己。虽然这两年消费水平略有上升,也只是因为对质量的要求更高(比如以前买某款T恤没细看,其实大概是涤纶的;现在买同款会选全棉的),价钱总是要上去些的。很多东西,起码要符合年龄和身份,一眼看上去就很粗糙的东西,会使整个人显得廉价。不用也比用低仿要好得多。而且所有的美观都不能以牺牲健康为前提,这就要求衣料贴身的一面或者床上用品以及贴身戴的环佩等必须是好东西。至于东西的出处或者牌子,倒并不是很重要。
没有人天生懂得咖啡、葡萄酒或者奢侈品——那也是一种知识,或者说是社交常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想要和什么阶层的人谈利益,就得懂得这个阶层的常识,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