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南京河西没吃的?你肯定没来过凤凰西街!
编辑: admin 2017-02-06
-
什么?南京河西没吃的?你肯定没来过凤凰西街!
(来源: 扬子晚报i要辣油)
-
4

好妹妹乐队的张小厚在他的音乐日记里说,在南京,他常常坐18路公交。从江东北路上车,会路过凤凰西街,一个很好听的名字。
住在莫愁那一带的人,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走着,走着就到了凤凰西街。

凤凰西街是条老街,三公里之外就是繁华熙攘的新街口。这里虽然也有匆匆往往的车辆,但道旁参天的梧桐,不高的楼房,店铺旧旧的门脸,有总让人感觉被岁月优待。
凤凰西街的店铺、车辆、格局在改变,但是这里的气味、声音、感觉,却从未动摇。街道两边小区林立,凤凰西街小区、海棠里、龙凤玫瑰园……多是上了年代的,长着一张深闺的脸。上世纪流行的土黄色外墙,白色铝合金边框的阳台,太阳好的日子,支在半空的铁架上总是飘满各式床单被子。

一条街从东走到西,能路过好些家烟酒店、照相馆、车行五金店。外面的世界试图用拆迁、发展来改造这里,但是依然有很多老店内敛而坚韧地存活下来。
一个人,一家店,一条街的归属感并不是城市赋予的,他们在此间诚恳地过日子,归属感靠自己建立。

南京好吃的东西,往往藏在街巷里。凤凰西街的夜晚,街道两旁的餐馆招牌亮起来的时候,车子把路边塞得满满当当,许多人过来这边觅食。

早些年,南审莫愁路校区还没有荒废,后门门牌号是凤凰西街239号。砖墙、碳香、灯火,是许多南审人挥之不去的凤凰西街印象。
何记鱼馆是学生们打牙祭的必选,一宿舍人围着一盆酸菜鱼,连汤都喝的光光的,鸭黄豆腐也是吃过就会上瘾。中间何记变成了周记,后来又变回来,初次去的时候老板娘刚刚新婚,最后一次见到时孩子都快上小学了。再后来,南审人走了,何记也不知搬去了哪里。

类似的店还有当年的胖子砂锅,砂锅王,似乎南京好吃的砂锅都是凤凰西街出来的。凤凰西街小区里简易棚子搭出来的砂锅王,干切牛肉和肥肠砂锅让人念念不忘。浇头随意配,附近的居民经常外带,老板把要的菜装好回家自己煮,味道一样美味。
胖子砂锅当年西祠上也有南审和晓庄的学子发帖寻找过记忆中的咖喱味道。两家店,后来都搬去了南湖,给那些回来寻味的人们留下许多遗憾。

至于多年来一直幸存的老店,还能吃到真是热泪盈眶。住在凤凰西街的人,从小吃到大的锅贴,眼见着锅贴店名由李荣兴变成了牛味十足,见证了1.5元/两到6元/两的价格变迁,跟着从原来的老菜场跑到后来的157号,所幸味道还是老样子。

店里饭点总是挤满了人,又脏又吵,等位总是有点焦躁。但是当油亮金黄的锅贴送到嘴边,咬一口,皮薄酥脆,鲜美的汤汁充溢在舌尖,心就像敷了热毛巾一样舒爽满足。老主顾们还习惯在他家切点牛肉、牛筋带回去佐酒吃,觉得是正宗的七家湾味道。

马巷鸭子在附近一带很受欢迎,许多人也是从小吃到大。鸭子卖的很快,经常排队,想买的话得趁早,去迟了就只剩一些边边角角了。酱油鸭四件,咸淡适中,喜欢买回去边看电视边啃,他家的烤鸭卤子味道很特别,吃了那么多年总也找不出哪一家可以替代的。

街巷里的小店倒闭易主是常有的事,每隔一段时间就有许多新店涌出来。新店的门头多扎眼而洋气,就像中海凤凰熙岸这样的新小区,让人触摸到老街也会随时代有季节的变化。

一到龙虾季,那家虾客里里外外的桌子全都坐满了人。以前端午吃龙虾,这片的居民习惯去汉中门大街的星湖饭店,眼看着价格越来越离谱,于是换这家尝鲜,没想到成了常客。龙虾个头不小,每一只都肥厚紧实又弹嫩,酱香口味醇厚浓郁,加份凉面吃到根本停不下来。

而金陵园那的杨军老锅底,下雨降温的天气,总是人气很旺。三色锅拯救了许多选择疑难症,清汤锅底很鲜,牛油辣锅并不特别辣,但是很香,即使不用蘸料也很好吃。每次牛羊肉可以不点,但是必点一份巴沙鱼片,嫩滑的口感吃过一次就很难忘掉。

早些年,中海凤凰熙岸那边还是金凤凰菜市场,附近的居民习惯早起去那里买菜吃早餐,菜场里能买到最新鲜的鸡鸭鸽子之类。买菜回来路上会路过好几家报亭,顺手买份报纸或杂志带回去。

而今,金凤凰早已消失多年。以前走几步路就能看到的书报亭仅仅剩下一家,偶尔去那买杂志,听摊主说,凤凰西街早年就是一条小马路,两边都是又破又矮的房子,鱼苗塘过去真是养鱼苗的,池塘很多,一块一块,大大小小。顺着他的手指看街口,商铺林立,车辆川流,人来人往。
城市的老街巷是这样的,不断消逝,不断更迭,但是同样也有许多东西留存下来。
(来源 | 南京消费研究小组(tjoynj)、南京有个号编辑 | 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