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19

编辑: admin           2017-23-02         

    C是对的,是断交,不是断绝关系,也就是美国不再与台湾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但仍然保有办事处.

    A那时刚刚要改革开放,国力羸弱

    B严重对峙,经济文化交流无从谈起

    D这不是条件,而是解决办法.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材料一: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道路),驰山泽之禁.——《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初平帝时,河,汴决坏,未及得修.《后汉书·王莽传》(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从哪些方面解说了黄河水患的[历史科目]

    (1)材料一说明汉朝统一兴旺,统治者放宽民间生产发展条件,开山泽关梁,促进了农业发展,是水患发生的人为破坏原因;材料二说平帝时河堤坏了未来得及修,是黄河水患发生的预防不足原因.

    (2)西汉汉武帝亲自前往黄河工地视察,治理黄河;汉明帝时任用王景治理黄河.

    类似问题2:某几道历史题,请您解答1.概括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名族大融合的表现和特点有哪些?2.我们应该从孝文帝身上学习什么优秀品质?[历史科目]

      1.答:

      表现为:

      1.易服装: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2.讲汉语: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 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3.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孝文帝下诏,将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贵族的门第高下,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4.通婚姻:孝文帝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通过这种政治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在一起,以巩固统治. 5.改籍贯:凡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

      特点:

      1.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 2.政权封建化加速: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2.应该学习孝文帝改革的勇气与决心以及高瞻远瞩的改革眼光.

      但是,在历史上,一度因改革而强盛的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死后仅30余年便迅速地分崩离析,走向灭亡了,这事实本身就很自然会引起历史学者对孝文帝改革(尤其是他的汉化措施)的作用与意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形成不同的看法.因此,对孝文帝改革持否定态度者也不乏其人(尽管仅占少数).早在古代,批评孝文帝汉化政策的言论就多见于有关典籍,马端临、叶适、王夫之、赵翼等人均在自己的著作中斥责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是“好名慕古而不实见国家大计”(《习学记言序目》卷三十四),强调“国势之衰,实始于此.一传而宣武,再传而孝明,而鼎祚移矣”(《廿二史剳记》卷十四).指出孝文帝是典型的虚伪之徒,“拓跋宏之伪也,儒者之耻也.夫宏之伪欺人而遂以自欺久矣”(《读通鉴论》卷九). 近些年来,对孝文帝汉化改革持否定意见的论著明显增多.陈汉玉《也谈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4期)、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赵向群等《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等论著,就是其中的代表者.其主要观点是:一是孝文帝改革的思想和内容是恢复礼乐,是“迂腐的儒化”,“消极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文化的糟粕,汉人的繁缛腐朽.二是孝文帝的改革不但没有振兴北魏,反而加速了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的衰亡.认为孝文帝汉化改革,丢掉的是拓跋的长处——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这是孝文帝终不能强大魏国的重要原因.三是孝文帝推行的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尤其是大定族姓,移植门阀士族制度,这使得尚无文化积淀的鲜卑拓跋贵族迅速腐化,这严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总之,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不适合北魏国家的国情和族情,是北魏政治危机的开端,北方的革命性完全被南方的虚腐性所取代,其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类似问题3:1、18世纪时,法国人乔治.路易.布丰认为白人是最健全的人种,是“世界的国王”,有色人种色是最退化的、最低劣的人种.人种之间有优劣之分吗?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2、伯利克里的改革对你有[历史科目]

    人种主要是根据人的体貌特征而划分的,这是不同自然环境、历史条件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各人种之间无高低贵贱优劣之分,都是平等的,在智力和生理解剖特点上没有本质的差别,.宣扬“人种优越论”的人,是他们的政治利益服务的,这种观点是荒谬的,反科学的和别有用心的.

    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发展方向;改革要顺应民心、合乎国情,要循序渐进,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对失败,我们不要气馁,要迎难而上,矢志不渝,终会获得成功的.

    1、 坚持改革开放,广泛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2、积极引进科学技术,大胆创新;3、重视发展教育,大力培养人才;4、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5、积极利用外资,改进管理方式,实施走出去战略.

    拜占廷帝国沉醉于自己过去的辉煌中不思进取,不主动学习和接受新时代的先进文化,长时间闭目塞听、固步自封、妄自尊大,最终落伍于世界潮流,在与先进、新兴国家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导致被动挨打甚至亡国.这明白无误地昭示给我们这样的经验和教训: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致使文明衰落.当今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只有保持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心态才不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类似问题4:今天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经济全球化把世界联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不可能独立地发展下去.因此,作为发展中的中国需要树立全球化观念,学会从世界的[历史科目]

    1,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经济

    2,生产力的发展

    3,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全球交通运输和通讯体系的形成,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国的距离,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一个国家如果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会有出路的.

    初中历史题~背一背就能满分的

    类似问题5:许仙和白娘子自由恋爱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

    您好!

    【D】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解析:重点看到宋代杭州,联想到书本重点讲过的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政治是文化的根源.

    以下是高考解析:

    【考点定位】必修3·宋代文学艺术(宋话本、戏剧)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反映,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杭州一带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队伍扩大,向往自由,追求正义正是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价值取向,故d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为对材料的表面理解.

    很高兴为您解答,祝你学习进步!有不明白的可以追问!如果您认可我的回答.请点击下面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如果有其他问题请另发或点击向我求助,答题不易,请谅解,谢谢!

  •   4
  • 相关文章

    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
    初级经济师考试
    执业医师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
    AP考试
    CCIE考试
    营养师考试
    bec考试
    gre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