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郁离子·捕鼠-郁离子 捕鼠-语文学习资料

编辑: admin           2017-23-02         

    做事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不能因噎废食,因小失大.

    提示: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凡事有利也有弊。做事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不能患得患失,因小失大。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古文《捕鼠》乞山人予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是“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

    之是在这里是人称代词,译为“他”,也就是赵国的那个人.

    类似问题2:从刘基《郁离子.捕鼠》这篇古文中悟出了什么道理?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语文科目]

    做事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不能因噎废食,因小失大.

    类似问题3:《郁离子 捕鼠》[语文科目]

    原文: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译文:

    赵国有个人(他家)老鼠成灾,(他)到中山国求猫,中山国的人给了他(猫).猫善于捕捉老鼠和鸡.一个多月,老鼠没了鸡全没了.他的儿子觉得猫是祸患,告诉他的父亲说:“为什么不去掉猫?”他的父亲说:“这不是你所懂的.我所担心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它)就偷窃我的粮食,毁坏我的衣服,洞穿我的墙壁,破坏我的器具,我将会挨饿受冻.不担心没有鸡啊!没有鸡的话,不吃鸡就完了,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呢).如此怎么能驱除猫啊!”

    类似问题4:《郁离子·捕鼠》的问题赵人于其子在养猫问题上各自的主张是甚么[语文科目]

    《郁离子·捕鼠》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译文:

    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开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目标有益的任何事,哪怕它会暂时给我们的现在的工作增加一点儿麻烦,带来一些"弊"和"失",我们也要尽全力去做.正如《郁离子.捕鼠》中所记载的一个赵国人为免于鼠患,免于挨饿受冻而养猫是一个道理.赵国人养猫捕鼠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因而猫咬了他的鸡他也不在乎.因为没有鸡还不致使他挨饿受冻,而肆行无忌的老鼠却严重地影响了他的生活.我们实现四化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我们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为此目的,国家做出必要的牺牲是完全能为人民所理解的,是完全必要的.在这方面,我们切不可因噎废食,因小失大.

    类似问题5:《郁离子捕鼠》的题目鼠尽而鸡亦尽.[语文科目]

    参考资料:【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掩口胡卢而笑.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③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④秦师轻而无礼.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④灭滑而还.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例:

    ①而翁归.

    ②若欲死而父.

    ③而母立于兹.

    (而已)罢了.例: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后」才,方才.例:

    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三月而后成.

    ④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⑤假诸人而后见也.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连词"而"是古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虚词之一.主谓之间"而"的用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而"连接的句子的主语和谓语表现为句子的话题和述题;二、"而"所连接的成分之间可以发生多种语义关系,但这些语义关系不是由"而"承担,而是由其所连接成分之间的关系决定的;三、"而"除了起连接作用外,还表示一定的语气.

    回答者:OBPO专家 - 总监 八级 3-18 10:50

  •   4
  • 相关文章

    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
    初级经济师考试
    执业医师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
    AP考试
    CCIE考试
    营养师考试
    bec考试
    gre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