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习题 1.作者一生刻苦学习,“自少之老,
编辑: admin 2017-23-02
-
4
1.本文从哪几方面叙述“我”求学之难和用心之专的.
1.借书,抄书,克服无书之难
2.远路投师,尊师好问,克服无师之师
3.缊袍敝衣,无鲜肥之味,克服吃穿之难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送东阳马生序 练习题再送东阳马升序一课中作者为什么“虽愚,卒获有所问?”有自己的话概括回答.[语文科目]
因为作者虽然天资有限,但是对于求学求知一直抱着坚持不懈的态度,遇到问题一定向更有学问的人请教,靠自己谦虚的学习态度和后天的不懈的努力,所以增长了自己的知识.
类似问题2:送东阳马生序的练习题5.“不敢稍逾约”表明作者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读到更多的书,如果去掉“稍”,此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变化?答:6.文中是怎样写“同舍生”的?请用你自己的话描述[语文科目]
5.“不敢稍逾约”表明作者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读到更多的书,如果去掉
“稍”,此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变化?
答:去掉后变为:不敢逾约,表达效果就不同了,失去了表现自己虽然学习条件不好,但求知态度很高,突出自己学习刻苦的作用.
6.文中是怎样写“同舍生”的?请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同舍生”,并说说为什么要写“同舍生”?
答: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同舍生,生活奢侈,完全失去对学习的求知态度,只把快乐建立在衣食的享用上.着力写出富家弟子衣着的华贵,细致入微的勾画出他们的形象,用他们的光彩艳丽,与自己的破旧的衣服进行对照,衬托出自己生活的艰苦,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7.作者在文中谈了他求学的经历.①请你用文中的字词概括其求学的特点.②读了课文,
你有什么启发?
答:1.得书之难:借书,抄书、录毕送之
2.从师之难:立侍左右、 俯身倾耳
3.求学之苦:负箧曳屣、四支僵劲
4.生活之艰:食无滋味、缊袍敝衣
要专心向学,刻苦自励.
类似问题3: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语文科目]
1.对比作用 用富家子弟的豪华和作者自己的贫寒做对比,从对比中得出结论,说明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富足/充实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表明作者精神的富有和志趣的高尚,增强文章感染力和说服力,并且在对比中使文章错综变化,...
类似问题4:送东阳马生序 练习[语文科目]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录毕,走送之
⑵俟其欣悦
⑶媵人持汤沃灌
⑷色愈恭,礼愈至
⑸同舍生皆被绮绣
⑹腰白玉之环
2.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⑴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⑵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⑶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了自己求学的艰难?
⑴
⑵
⑶
⑷
4.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
5.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这种求学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
6.“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这种态度可取吗?为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⑴跑 ⑵等待 ⑶热水 ⑷周到 ⑸通“披”,穿 ⑹腰里系着(腰佩)
2.⑴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⑵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⑶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若人.
3.⑴读书之艰;⑵从师之难;⑶奔走之劳;⑷生活之苦.
4.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占战胜困难.
5.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濂,但刻苦学习的精神却比不上他.因此,应该向他学习,不在生活上攀比,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
6.无论赞同与否,言之成理即可.示例1: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示例2: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类似问题5:送东阳马生序习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 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语文科目]
1、作者“嗜学”的方式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方式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结果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作者不畏艰辛,求师勤学的动力分别源于他怎样的个人爱好和人生追求?
益慕圣贤之道.
3、请你说说作者“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目的是什么?
到了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人请教,所以曾经跑到百里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拿着书请教.
仅供参考,实际上你把文章读懂了就不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