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感觉真好作文,求解.-这感觉真好-语文学习资料

编辑: admin           2017-23-02         

      我是怎样研究起梵文来的?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过去没有考虑过.我考虑得最多的反而是另一个问题:如果我现在能倒转回去五十年的话,我是否还会走上今天这样一条道路?然而,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复一直是摇摇摆摆,不太明确.这里就先不谈它了.

      我现在只谈我是怎样研究起梵文来的.我在大学念的是西方文学,以英文为主,辅之以德文和法文.当时清华大学虽然规定了一些必修课,但是学生还可以自由选几门外系的课.我大概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杂家,爱好的范围很广.我选了不少外系的课.其中之一就是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另一门是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后者以《六祖坛经》为课本.我从来就不相信任何宗教.但是对于佛教却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我知道,中国同印度有千丝万缕的文化关系,很想了解一下,只是一直没有得到机会.陈先生的课开扩了我的眼界,增强了我的兴趣.我曾同几个同学拜谒陈先生,请他开梵文课.他明确答复,他不能开.在当时看起来,我在学习梵文方面就算是绝了望.

      但是,天底下的事情偶然性有时是会起作用的.大学毕业后,我在故乡里的高中教了一年国文.一方面因为不结合业务;另一方面我初入社会,对有一些现象看不顺眼,那一只已经捏在手里的饭碗大有摇摇欲坠之势,我的心情因而非常沉重.正在这走投无路的关键时刻,天无绝人之路,忽然来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了到德国去学习的可能.德国对梵文的研究,是颇有一点名气的,历史长,名人多,著作丰富,因此有很大的吸引力.各国的梵文学者很多是德国培养出来的,连印度也不例外.有了这样一个机会,我那藏在心中很多年的宿愿一旦满足,喜悦之情是无法形容的.

      到了德国,入哥廷根(G?ttingen)大学从瓦尔德施米特(E?Waldschmidt)教授学习梵文和巴利文.他给我出的论文题目是关于印度古代俗语语法变化.从此就打下了我研究佛教混合梵文的基础.苦干了五年,论文通过、口试及格.由于战争,回国有困难,被迫留在那个小城里.瓦尔德施米特教授应召从军.他的前任西克(E?Sieg)教授年届八旬,早已退休.这时就出来担任教学工作.实际上只有我一个学生.西克教授是闻名全世界的研究吐火罗文的权威.费了几十年的精力把这种语言读通了的就是他.这位老人,虽然年届耄耋,但是待人亲切和蔼,对我这个异邦的青年更是寄托着极大的希望.他再三敦促我跟他学习吐火罗文和吠陀.我却不过他的美意,就开始学习.这时从比利时来了一个青年学者,专门跟西克教授学习吐火罗文.到了冬天,大雪蔽天,上完课以后,往往已到黄昏时分.我怕天寒路滑,老人路上出危险,经常亲自陪西克先生回家.我扶着他走过白雪皑皑的长街,到了他家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薄暗中,然后才回家.此景此情,到现在已相距四十年,每一忆及,温暖还不禁涌上心头.

      当时我的处境并不美妙.在自己的祖国,战火纷飞,几年接不到家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没有东西吃,天天饿得晕头转向,头顶上时时有轰炸机飞过,机声震动全城,仿佛在散布着死亡.我看西克先生并不在意,每天仍然坐在窗前苦读不辍,还要到研究所去给我们上课.我真替他捏一把汗.但是他自己却处之泰然.这当然会影响了我.我也在机声嗡嗡、饥肠辘辘中终日伏案,置生死于度外,焚膏油以继晷,同那些别人认为极端枯燥的死文字拼命.时光一转眼就过去了几个年头.

      如果有人要问,我这股干劲是从哪里来的?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三言两语是说不清楚的.简单地列出几个条条,也难免有八股之嫌.我觉得,基础是对这门学科的重要性的认识.但是,个人的兴趣与爱好也决不可缺少.我在大学时就已经逐渐认识到,研究中国思想史、佛教史、艺术史、文学史等等,如果不懂印度这些方面的历史,是很难取得成绩的.中印两国人民有着长期的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的历史传统.这个传统需要我们继承与发展.至于个人的兴趣与爱好是与这个认识有联系的,但又不是完全决定于认识.一个人如果真正爱上了一门学科,那么,日日夜夜的艰苦劳动,甚至对身体的某一些折磨,都会欣然忍受,不以为意.

      此外,我还想通过对这方面的研究把中国古代在这方面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人们大都认为梵文的研究在中国是一门新学问.拿近代的情况来看,这种看法确实是正确的.宋朝以后,我们同印度的来往逐渐减少.以前作为文化交流中心的佛教,从十一二世纪开始,在印度慢慢衰微,甚至消亡.西方殖民主义东来以后,两国的往还更是受到阻拦.往日如火如荼的文化交流早已烟消火灭.两国人民都处在水深火热中,什么梵文研究,当然是谈不上了.

      但是,在宋代以前,特别是在唐代,情况却完全是另一个样子.在当时,我们研究梵文的人数是比较多、水平是比较高的.印度以外的国家能够同我们并驾齐驱的还不多.可惜时过境迁,沧海桑田,不但印度朋友对于这一点不清楚,连我们自己也不甚了了了.

      解放以后,我曾多次访问印度.印度人民对于中国人民的热情,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很多印度学者也积极地探讨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从而从历史上来论证两国人民友好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但是,就连这一些学者也不了解中国过去对梵文研究有过光荣的传统.因此,我们还有说明解释的必要.前年春天,我又一次访问印度,德里大学开会欢迎我,我在致词中谈到中印文化交流的历史要比我们现在一般人认为的要早得多.到了海德拉巴,奥思曼大学又开会欢迎我.看来这是一个全校规模的大会,副校长(实际上就是校长)主持并致欢迎词.他在致词中要我讲一讲中国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我乍听之下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大题目我没有准备怎么敢乱讲呢?我临时灵机一动,改换了一个题目,就是中国研究梵文的历史.我讲到,在古代,除了印度以外,研究梵文历史最长、成绩最大的是中国.这一点中外人士注意的不多.我举出了很多的例子.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里有一段讲梵文语法(声明)的记载.唐智广的《悉昙字记》是讲梵文字母的.唐义净的《梵语千字文》是很有趣的一部书,它用中国的老办法来讲梵文,它只列举了大约千把个单词:天、地、日、月、阴、阳、圆、距、昼、夜、明、暗、雷、电、风、雨等等,让学梵文的学生背诵.义净在序言中说:“不同旧《千字文》.若兼悉昙章读梵本,一两年间,即堪翻译矣.”我们知道,梵文是同汉文完全不同的语言,语法变化异常复杂,只学习一些单词儿,就能胜任翻译吗?但是,义净那种乐观的精神,我是非常欣赏的.此外还有唐全真的《唐梵文字》和唐礼言集的《梵语杂名》,这是两部类似字典的书籍.《唐梵文字》同《梵语千字文》差不多.《梵语杂名》是按照分类先列汉文,后列梵文,不像现在的字典一样按照字母顺序这样查阅方便.但是,用外国文写成的梵文字典这部书恐怕要归入最早的之列了.

      至于唐代学习梵文的情况,我们知道得并不多.《续高僧传》卷四《玄奘传》说:“(玄奘)顿迹京辇,广就诸蕃,遍学书语,行坐寻授,数日便通.”可见玄奘是跟外国人学习印度语言的.大概到了玄奘逝世后几十年的义净时代,学习条件才好了起来.我们上面已经讲到,义净等人编了一些学习梵语的书籍,这对学习梵语的和尚会有很大的帮助.对于这些情况,义净在他所著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有所叙述.《玄奘传》说:“以贞观年中乃于大兴善寺玄证师处,初学梵语.”《师鞭传》说:“善禁咒,闲梵语.”《大乘灯传》说:“颇闲梵语.”《道琳传》说:“到东印度耽摩立底国,住经三年,学梵语.”《灵运传》说:“极闲梵语.”《大津传》说:“泛舶月余,达尸利佛逝洲.停斯多载,解昆仑语,颇习梵书.”贞固等四人“既而附舶,俱至佛逝,学经三载,梵汉渐通”.义净讲到的这几个和尚,有的是在中国学习梵语,有的是在印度尼西亚学习.总之,他们到印度之前,对梵语已经有所了解了.

      上面简略地叙述了中国唐代研究梵文的情况,说明梵文研究在中国源远流长,并不是什么新学问,我们今天的任务是继承和发扬;其中当然也还包含着创新,这是不言自喻的.

      我们今天要继承和发扬的,不仅仅在语言研究方面.在其他方面,也有大量工作可做.我们都知道,翻译成中国各族语文的印度著作,主要是佛教经典,车载斗量,汗牛充栋.这里面包括汉文、藏文、蒙文、满文,以及古代的回鹘文、和阗文、焉耆文、龟兹文等等.即使是佛典,其中也不仅仅限于佛教教义,有不少的书是在佛典名义下的自然科学,比如天文学和医学等等.印度人民非常重视这些汉译的佛典,认为这都是自己的极可宝贵的文化遗产.可惜在他们本国早已绝迹,只存在于中国的翻译中.他们在几十年以前就计划从中文再翻译回去,译成梵文.我在解放初访问印度的时候,曾看到过他们努力的成果.前年到印度,知道这工作还在进行.可见印度人民对待这一件工作态度是严肃认真的,精神是令人钦佩的.我们诚挚地希望他们会进一步作出更大的成绩.我们中国人民对于这一个文化宝库也应当作出相应的努力,认真进行探讨与研究.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比如欧美的学术比较发达的国家和东方的日本,在这方面研究工作上无不成绩斐然.相形之下,我们由于种种原因显然有点落后了.如不急起直追,则差距将愈来愈大,到了“礼失而求诸野”的时候,就将追悔莫及了.

      此外,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有大量的有关中国与南亚、东南亚、西亚、非洲各国贸易往还、文化交流的资料.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比不上的,是人类的瑰宝.其中关于印度的资料更是特别丰富、特别珍贵.这些资料也有待于我们的搜罗、整理、分析与研究.有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这就是,最近一些年以来,印度学者愈来愈重视这一方面的研究,写出了一些水平较高的论文,翻译了不少中国的资料.有人提出来,要写一部完整的中印文化关系史.他们愿意同中国学者协作,为了促进中印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加强两国人民的互相了解而共同努力.我觉得,我们在这方面也应当当仁不让,把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起来.

      至于怎样进行梵文和与梵文有关的问题的研究,我的体会和经验都是些老生常谈,卑之无甚高论.我觉得,首先还是要认识这种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在这个前提下,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不怕任何困难,终会有所成就.一部分科学发展史充分证明了一个事实:只有努力苦干、争分夺秒、不怕艰苦攀登的人,才能登上科学的高峰.努力胜于天才,刻苦超过灵感,这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如果脑袋里总忘不掉什么八小时工作制,朝三暮四,松松垮垮,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我们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谁要是不懂珍惜时间,那就等于慢性自杀.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会工作,还要会休息,处理好工作与休息的辩证关系,紧张而又有节奏地生活下去,工作下去.

      在这里,我还想讲一点个人的经历.我在国外研究的主要是印度古代的俗语和佛教混合梵文.最后几年也搞了点吐火罗文.应该说,我对这些学科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回国以后,连最起码的书刊资料都没有.古人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况我连一个“巧妇”也够不上!俗话说:“有多大碗,吃多少饭.”我只有根据碗的大小来吃饭了.换句话说,我必须改行,至少是部分地改行.我于是就东抓西挠,看看有什么材料,就进行什么研究.几十年来,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杂家.有时候,也发点思旧之幽情,技痒难忍,搞一点从前搞过的东西.但是,一旦遇到资料问题,明知道国外出版了一些新书,却是可望而不可即.只好长叹一声,把手中的工作放下.其中酸甜苦辣的滋味,诚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样就可以回到我在本文开始时提到的那一个问题:如果我现在能倒转回去五十年的话,我是否还会走上今天这样一条道路?我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看起来似乎非常奇怪的问题,现在大概大家都明白了.这个问题本身就包含着一点惋惜、一点追悔、一点犹疑、一点动摇,还有一点牢骚.我之所以一直有这样一个问题,一直又无法肯定地予以答复,就因为我执着于旧业,又无法满足愿望.明知望梅难以止渴,但有梅可望比无梅不是更好一些吗?现在情况已经有了改变:祖国天空里的万里尘埃已经廓清,四化的金光大道已经辉煌灿烂地摆在我们眼前.我们西北一带——新疆和甘肃等地区出土古代语文残卷的佳讯时有所闻.形势真有点逼人啊!这些古代语文或多或少都与梵文有点关系.不加强梵文的研究,我们就会像患了胃病的人,看到满桌佳肴,却无法下箸.加强梵文和西北古代语文的研究已刻不容缓.这正是我们努力加鞭的大好时光.困难当然还会有的,而且可能还很大.但是克服困难的可能性已经存在.倘若我现在再对自己提出上面说的那一个问题,那么我的答复是非常明确、决不含糊的:如果我现在能够倒转回去五十年的话,我仍然要走这样一条道路.

      1980年2月26日写毕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陈寅恪和季羡林谁更精通梵文

    季羡林

    类似问题2:即度 季羡林选择了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即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语文科目]

    “即度”不会是“印度”的通假写法吧.

    类似问题3:季羡林是不是是全国唯一一个能准确翻译梵文的人[语文科目]

    梵语这种高度屈折的古典语言,只要是熟悉梵语的人都能通过字典为其准确翻译,但能做到像季老那样熟练利用梵语巴利语资料进行典籍整理和古音研究的人则是少之又少,二者甚迥,望楼主明此.

    类似问题4:英语翻译“破”这个字在梵文中怎么表示如果要表达挣脱命运,解开束缚,突破极限这种意思在梵文中的是不是有更贴切的词汇,有的话也请高手指教在梵文中怎么表示.我想要刺青,所以一定要[语文科目]

    मोक्षणम्

    mokṣaṇam

    解释:liberating , emancipating,liberation , releasing , rescuing

    类似问题5:英语翻译“谨慎” .我想要一个梵文的纹身,所以拜托一定要对哦.

    有个叫钱文忠的教授,貌似是梵文高手...

  •   4
  • 相关文章

    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
    初级经济师考试
    执业医师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
    AP考试
    CCIE考试
    营养师考试
    bec考试
    gre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