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散文的读书笔记-林清玄散文读后感-语文学习资料

编辑: admin           2017-18-02         

    散文《也是水湄》满溢着古色古香的中国风味,从细微的感受、情绪的流动到遣词造句,意境经营,无不暗涌着一股典雅的“古风”.作者无意尾随西化成癖的作家,让作品中充斥着“失落”、“自我”、“虚无”,以晦涩冒充高深.这篇短文也坚守和晓风其他作品一样的创作准则:“保护中国文化的一脉血传.像一口井,生根在自己的土地上,拒绝移植,不想兴波助澜,只想涌出一勺一勺淡淡的水,淡淡地交还给所爱的地方,所爱的人群”.

    当然,这篇散文也闪耀着现代意识的光泽,表现出现代社会中人生面临的困境和战胜困境的勃然不磨的英伟之气.新颖洒脱的意象跳接而来,织成莽莽苍苍的感性世界,武断而迅速的句法使旺盛的文气一贯到底;这快节奏、多义性的手法正是现代诗的作风.情随浪涌,思乘风驰,握拨一弹,心弦立应.能写出这种节奏,这种气魄,这样胸襟的文章也称得上是健笔淋漓,腕挟风雷了.

    晓风说过:“有人以为诗在题诗的壁上,扇上,搜纳奇句的古锦囊里,或一卷毛诗,一卷杜子美里.其实,不是的,诗是地泉,掘地数寻,它便翻涌而出,只要一戴长如思绪的汲绠,便可汲出一挑挑一担担透明的诗”.晓风的散文都是透明的诗,但又比诗写得从容自在.于人人日日立脚之地轻轻下笔,那诗情便如万槲清泉不择地而出.我们不能不叹服,不能不发问,她这支笔,不,她这颗心,是否生有千窍,莫非就是那无一窍不通明透亮的碧色玉玲珑,要不怎地万事万物一入其中,便异彩纷呈,成诗成画?

    敬畏生命

    文章写的是作者在印第安那州的一次小小的经历所引起的联想.一个夏日的午后,作者在湖边看书时,偶然发现湖边的树正在飘散着大团大团的、棉花似的白色纤维.沉浸在书本中的作者以为这只是一时被风吹散开来的,并未在意.可是,渐渐地,这漫天漫地、无止无休地飘送着的、云朵般的种子,完全转移了作者的注意力.它们自顾自地壮观地飘散着,本是来看书的人,却静静地坐在湖畔,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那整个的“长得不能再长”的夏日午后与整个的晚上.

    是的,我们许多人都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纤维播送的”.在我们所习见的植物中,比如柳树,便是以这样的方式传播种子的.那么,在杨柳吐絮的时节,那如雪的杨花,曾在你的心中留下怎样的印象呢?也许是杨万里那样的“杨花可是多情思,飞入船中落酒中”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或者是像黛玉“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一样的伤感?亦或是烟惹风迎的热燠燠的烦扰?要不就是四处飞附的轻薄缭乱?有时,那铺天搅地的茫茫漫漫,是否又会不期然地使你觉得摇摇无主?——当然,它也可能在你心中引起美好的遐想,比如像韩愈的“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穷不得归”;但是杨花,这漫天飞舞的云絮样的种子,在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积淀而成的思维定势中,总不是积极的.

    然而,作者在那铺天盖地的飘洒中,却感到别样的震撼.那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我们看到的,不论是感时伤春,还是烦惹缭乱,其实都是触物而发的自己的心情;作者看到的,却是那种子本身,是——生命.如果你没有一颗体物之心,你看到的,总是你自己;而作者面对这样的壮观,却由衷地觉得自己“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举目可见的芸芸众生,俯仰之间的草木鸟兽,不都是生命吗?——不,作者指的不是具体的客观存在,而是生命本身的生命力,是生命之为生命的那令人惊心动魄的执著.

    于是,“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不分昼夜地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然而这却是造物者在不经意之中所成就的,属于生命本身的轰轰烈烈的美.作者心底被碰撞的,其实就是她面对伟岸的造物者时,所具有的由衷的感恩之心.

    这种感觉你似曾相识吗?它曾在你有点粗心的生活中一掠而过吗?这种倾心的感动你已经久违了吗?——作者以其特有的体贴之心,提炼并强化了每个人都会有的对生命的最美好的感情.你还要伤春悲秋吗?想一想已经拥有的吧:红枫青荇、春絮秋萤,再柔弱的东西也是一种顽强的生命啊!

    这是一篇纯粹的感受性的散文,语不多赘,尽意而止,非常简洁.然而,它却不仅仅是散文而已.这短短的几百字,每个字都是在作者心里蔚然成阴的那棵树的鲜活的种子,它们在不计成本、不问收获地默默飘洒.此后,如果你也有一刻会为没膝的丰草,或是蜻蜓的薄翼而蓦地感动莫名,那就是向你的心飘洒的那些种子中,有一颗已经悄悄地成长,并且教会你,怎样敬畏生命了.

    林清玄

    喜欢读林清玄的散文,喜欢他的文字所特有的淡淡的香——如一缕莲花般的馨香.每每走进他的文字,心也会跟着起起落落,然后慢慢静下.暖暖的回味时,内心总会充满宁静与关爱. 翻开书的目录,那些题目就会吸引你:“暖暖的歌”、“生平一瓣香”、“温一壶月光下酒”、“发芽的心情”、“味之素”、“清欢”、“三生石上旧精魂”、“黄昏菩提”、“飞入芒花”、“清静之莲”、“吾心似秋月”……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保持着温煦,在流动中体现着凝注.他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轻轻一挥手袖,便将凌云的壮志,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 非常喜欢“温一壶月光下……

    读过很多散文,我最心仪的,是林清玄先生的.

    最早读过林先生的“菩提系列”,那时就被林先生的清新淡雅的文风,深厚的底蕴,以及对人生、对世界的参悟深深地吸引了.最近,我又特地购买了一本《林清玄散文集》,本书是从林清玄这位多产的台湾作家数百万字的作品中,遴选出的二十余万字的散文精华,是沙海中淘出的金子,令人百看不厌.过后,许多片段泊在记忆中,不时地熠熠闪光.对这本书,我更是爱不释手,常置于桌边案头,不时拿来欣赏.

    林先生的散文,最适合在平静的夜晚,冲上一杯淡淡的香茗,独坐在发出温和的光的台灯下,静静地欣赏,享受散文带给人的平和与智慧.曾经多少次,在自己心情烦乱的时候,《林清玄散文集》陪在我身边,安抚我的心灵,让我一次次平静下来.这些文章,犹如一道道山泉,带着它的淙淙流水声缓缓地走到我们心中,让我们去慢慢品味生活的甘辛.林清玄的散文总有一种哲学的意味和一点“禅”的味道.读他的散文犹如一次心灵的洗礼,总能给人深深的启迪.

    林先生的文章总是远离庸俗于污秽,更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而是清丽悠远,沁人心脾.这些文字里,有花的鲜美、月的皎洁、风的温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它如同生长在人心中的一株树,虽然孤独,但忠实地为我们守住了天上皎洁的月,让生活在纷繁世界中的我们看到,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还存有一些纯净.他的散文是唯美的,淡淡地道来,慢慢地述说,绝少雕饰,犹如“清水出芙蓉”;而他的故事也是很平民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他写的就是我,就是你,就是他.这些是文章,初读自是清新异常,再品更是心开意解.他的文字每每读后都会让我们的内心充满宁静与关爱.文如其人,没有高雅的品味和水晶般纯净的心,怎能写出美得沁入人心的文章?

    桃花心木》

    桃花心木需要一种本身的能力,而我们更需要一种独立自主的心.

    依赖父母和老师,并不是我们的本性,但是要在父母的怀抱中度过,在一种不确定的生活中生存,我们则永远会有一颗依赖的心.

    要想获得自理能力,必须经过生活的考验,拥有不确定的生活.从中深化了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对道理的理解.对于简单的物质,更会有深刻理解.

    在生活中,我们总投靠父母,无论在做什么事,总是喜欢选择诉说,向父母说明困难,而不去自己动手解决.日常的杂事,也少不了父母的帮忙,不管现是用餐还是娱乐,父母的关怀和照顾总是无微不至.

    学习空间里,老师又在不停的催促.帮助我们批改作业、纠正错误.他们不就像辛勤的种树人吗?朴实无华的老师,往往日夜操劳.而我们也总依赖着他,让他总有操不完的心.

    桃花心木还在成长,而我们也渐渐长大.勤劳的“种树人”永远栽培着我们.

    依赖的心往往使我们经不起生活的磨练,但如果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就会从中显示出优雅自在和勃勃生机……

    《生命的化妆》

    先从自己对化妆的错误认识谈起,认为“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就引发了下文对化妆师的询问,问“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化妆师的回答让林先生感叹不已,并从内心里叹服,认为化妆师就是一个智慧的人.在这里,化妆师谈到: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并分了四类来谈,谈得很有条理,说得让人只有点头的份.但这只是浅层次的化妆.更深层次的化妆师是“改变体质”“改变气质”,接着引发了对“生命的化妆”的三种划分: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读到这些文字,更让人惊叹化妆师看法的经典,化妆师用他一生的经验准确的总结了化妆的全部内涵.接着又拿写文章来类比,也写到三种写作: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至此,“生命的化妆”一语再次突现,让我们真正的体会到为生命化妆是多么的重要,正像林先生所说,我们要“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尊严”,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焕发出灿烂之光!

    林先生的文章从自己的认识谈起,经过自己的询问,化妆师巧妙作答,让全文主题一步一步凸现,让读者清楚的明白了化妆的内涵.全文很好的运用了类比的写法,让我们更好的接受了作者的看法,全文虽没有华丽的词藻,读来却给人一种流水样清凉的感受,让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并真切想让我们的生命也变得像化妆手下的人一样靓丽起来!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偏僻遥远的山谷、高数千尺的断崖,预示了野百合追求美好愿望的道路必然艰难曲折.恶劣的生长环境,并没有消磨它作为花——一棵百合的天性,虽然它刚诞生时长得跟其他野草一模一样.但一个坚定的念头在它的心中悄悄萌生:我要开花,我要以花作证.为此,它“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与自然环境顽强地抗争.

    文章通篇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层层衬托,塑造了一个充满灵性,大智大慧的野百合的形象.百合谷其实就是一个充满世事艰辛的大社会的缩影,野百合的遭遇何尝不具有人生奋斗的典型意义: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以花来证明”.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台湾文坛,林清玄这个土生土长的作家,以其乡土气息、传统情怀、民族意识以及他独树一帜的禅佛文化,成为台湾最为多产而且作品畅销的作家之一.林清玄多次提到影响他性格和写作风格的母亲.他说,小时候母亲曾告诫他,写东西要“有趣味的你要多写一点,与别人分享;辛酸的少写一点,留着自己晚上回房间里哭就行了.因为人生已经够艰辛了,人家来读你的文章,应该从你的作品里得到安慰,得到启发,得到提升”.而《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则巧妙地将趣味与辛酸结合起来,以趣味抒写辛酸,使人从中“得到安慰,得到启发,得到提升”.他认为人的富有即是人心灵中某些高贵物质的展现.野百合的形象,正是林清玄心中的“富人”的形象.林清玄就是企图用文学的语言,表达一些开启时空智慧的概念,表达一个人应该如何舍弃和实践,才能走上智慧的道路这一生活哲理.

    在林清玄看来,人生的美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欲望、物质带来的美;第二个层次是文化、艺术、文明带来的美的满足.第三个层次是灵性、精神的美,这是最高境界的美.他信奉“尽心就是完美”,而野百合就是这样一个因“尽心”而近乎“完美”的形象,真正实现了“灵性、精神的美”.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所展现的正是林清玄追求的做人最高境界: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大其愿,坚其志,细其心,柔其气”的人生准则在野百合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龙应台

    这是一本口碑很好的书,很早就听过,提起龙应台,第一反应是她的散文《野火集》.我会以为那是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的散文.这里的龙应台全然没有《野火集》里的忧国忧民,呈现于书里眼前的只是一个母亲,爱着她的两个孩子,仅此而已,却使我产生了更大感动与共鸣,差不多是一口气读完 龙 女士的这本《孩子你慢慢来》.这书适合所有已经或将会成为母亲的人看,适合所有教育工作者看.不过,这本书里面的文章,大概是龙应台所有文章中最特别的,它们完全是温情与理性交融、母爱的光泽与孩童的谐趣洋溢的生活散文.诚如封底所言:“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它不是对传统母职的歌颂,它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的生活散文.”

    大部分的女作家在文章里都会流露出一点女性独有的笔调,但是看她的文章一开始会让人觉得是个男作家写的.而这本书则完完全全是从一个女性的感受,一个妈妈的视角写的,所以充满了温馨的感觉.如天上的云,一团团一块块的,有时白、有时黑,云的背后是蓝色的天空,偶然飞机经过时有长长的尾巴,把天空分开,如此细腻的描写,眼前彷佛出现 龙应台 女士如何跟儿子相处和教导的画面.诸如送孩子上学时见到一景一物,严选孩子看的故事书,孩子犯错时循循善诱……这些平常的事,描写得细腻动人,像有一股暖流注入心中.

    “谁能告诉我做女人和做个人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 ——这段话震撼了我,孩子本来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别送给天下母亲做女人的礼物.因为爱,她并不遗憾为了孩子而占去她原本计划好的时间、不在乎岁月侵蚀渐渐变成“黄脸婆”的容颜.她知道:一旦身为母亲,“有些经验,是不可言传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大人成长的过程.用心的父母,可以从中学会很多东西并获得快乐.虽然身为儿女,还未尝试过为人父母,有父母的感受,但想到有个与我血脉相连的人这样无私地深爱着我顿时很感动.我想,到妈妈年老行动不便时,我也要紧握她的手说:「妈妈,你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所包藏的母爱,除了一个母亲能用心感受到,还有任何一个爱妈妈的孩子都能挖掘.我好羡慕安德烈和飞飞.在这个没有冬阳的日子读这本暖暖的书,整个人都暖和了,被温情包围许久感动.

    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

    开店铺的人天亮时打开大门,不会想到是否有人来抢劫.走在街上的人不必把背包护在前胸,时时刻刻戒备.睡在屋里的人可以酣睡,不担心自己一醒来发现屋子已经被强制拆除,家具像破烂一样丢在街上.到杂货店里买婴儿奶粉的妇人不必想奶粉会不会是假的,婴儿吃了会不会死.买廉价的烈酒喝的老头不必担心买到假酒,假酒里的化学品会不会让他瞎眼.江上打鱼的人张开大网用力抛进水里,不必想江水里有没有重金属,鱼虾会不会在几年内死绝.小学生一个人走路上学,不必顾前顾后提防自己被绑票.到城里闲荡的人,看见穿着制服的人向他走来,不会惊慌失色.到机关去办什么证件的市井小民不必准备受气.在秋夜寒灯下读书的人,听到巷子里突然人声杂沓,拍门呼叫他的名字,不必觉得大难临头,把所有的稿纸当场烧掉.

    幸福就是,富人不必害怕绑票,穷人不必害怕最后一只碗被没收,普罗大众不必害怕明天可能有战争.

    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水果摊上仍旧有普通的香蕉.市场里仍旧有一笼一笼肥胖的活鸡.花店里仍旧摆出水仙和银柳,水仙仍然香得浓郁,银柳仍然含着毛茸茸的花苞.俗气无比、大红大绿的金橘和牡丹一盆一盆摆满了骑楼,仍旧大红大绿、俗气无比.银行和邮局仍旧开着,让你寄红包和情书到远方.药行就在街角,金铺也黄澄澄地亮着.电车仍旧叮叮响着,火车仍旧按时到站,出租车仍旧在站口排队,红绿灯仍旧红了变绿,消防车仍旧风风火火赶路,垃圾车仍旧挤挤压压驶进最窄的巷子.打开水龙头,仍旧有清水流出来;天黑了,路灯仍旧自动亮起.

    幸福就是,机场仍旧开放,电视里仍旧有人唱歌,报摊上仍旧卖着报纸,饭店门口仍旧有外国人进出,幼儿园里仍旧传出孩子的嬉闹.幸福就是,寒流来袭的深夜里,医院门口“急诊室”三个字的灯,仍旧醒目地亮着.

    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在晚餐的灯下,一样的人坐在一样的位子上,讲一样的话题.年少的仍旧叽叽喳喳谈自己的学校,年老的仍旧唠唠叨叨谈自己的假牙.厨房里一样传来煎鱼的香味,客厅里一样响着聒噪的电视新闻.

    幸福就是,头发白了、背已驼了、用放大镜艰辛读报的人,还能自己走到街角买两副烧饼油条回头叫你起床.幸福就是,平常没空见面的人,一接到你午夜仓皇的电话,什么都不问,人已经出现在你的门口,带来一个手电筒.幸福就是,在一个寻寻常常的下午,和你同在一个城市里的人来电话平淡问道:“我们正要去买菜,要不要帮你带鸡蛋牛奶?你的冰箱空了吗?”

    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

    读后感受颇深.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 原来用心感受,懂得珍惜身旁的一切,这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人生的烦恼很多,幸福也无处不在.有天中午,本来感冒了,又有事拖到两点才回家,路上已无行人,我头重脚轻,又累又饿,看着自己孤独的影子,禁不住鼻子发酸.走在路边,忽然发现短短的树荫下,两个瘦骨嶙峋的民工直直地躺在不平的水泥台上酣睡,他们很响的打着鼾,青筋暴露的手偶尔赶一下耳边飞舞不休的蚊虫.那一刻,觉得自己好幸福,再累再晚,都有家可回,疲惫至极,不必睡在路边.

    推而广之,当你的忙碌被文字忽略的时候,想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他们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在夏季挥洒着心血和汗水,到了收获的季节,正当他们露出微笑准备收割的镰刀时,说不定突然而至的一场狂风、一场恶雨,倾刻间将所有的希望吹打得支离破碎.他们没有时间叹息,更没有时间怨天忧人,只能一边抢收残存的庄稼,一边补植其他作物.当你不名一文的时候,想想那些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那些被迫下岗的工人,那些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出卖廉价劳力和自尊的人们……在他们眼中,你难道还不够幸福吗?有屋顶为你遮风挡雨,有节假日让你休养生息,更有一份虽不丰厚却固定的薪水让你衣食无忧.足够了,想想世界上那些仍在饥饿线上苦苦挣扎的难民,自己纵然顿顿吃着萝卜白菜,也是幸福人生.

    人生的境遇不同,幸福也是千差万别.与其为大大小小的事情烦恼,不如随时地珍惜身边的幸福,给自己一片阳光也好,愁云也好,都取决于你的人生态度,取决于你是否珍惜自己的幸福.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读龙应台《你为什么不生气》有感

    《你为什么不生气》是龙应台畅销书《野火集》中的一篇.文章主要质疑了中国人为什么要一味隐忍,不站出来对不法分子、小摊贩、污染河流的化学工厂等等无法忍受的问题质疑?为什么不因为这些而生气?这篇文章鼓励了我们勇敢质疑,不做沉默的受害者,不要害怕这些人的威胁和迫害,无论我们是什么身份.其实我们都只想要做一个文明人,生活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而已.我们应该拒绝活在一个警察不执法、官吏不做事的社会里,我们应该拒绝活在一个

    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也许我们并不需要做烈士——看到他们拿着家伙来找你时,不一定要咬牙顶上去,只是不要迷信“逆来顺受”,也许只是每天做点微不足道的事情:提醒别人不要插队;叫司机稍微耐心些,不要动不动骂人;发现地下工厂就请公安部来取缔他们;在美丽的山上捡起一个碍事的易拉罐;扶一个瞎子过街;请邻座不要吸烟……也许只要我们对某件事情生气,告诉自己不能再视若无睹,相信这个社会一定会美好起来.但是,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我想起不知多久前看到的一篇文章.一群西方人到台湾去观光,他们的旅行社频频叮咛:绝对不能吃摊子上的东西;最好也少上餐厅;饮料最好喝瓶装的,如果都是中国的没办法,如果有国外进口的就喝,没有最好自己烧水,他们的东西不保险……

    这是我们美丽的中国的名誉,但名誉还真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健康、我们下一代的健康.难道要让下一代在化学废料中学习游泳、要让他们血液里面流着连我们都不知名的毒素吗?

    也许这件事无法让“沉默是金”的中国人们出离愤怒.那100位“交大”学生食物中毒呢?——这真的是一场笑话吗?中国人的命真的这么不值钱吗?

    就是因为中国人的隐忍、就是因为中国人不说话、不回答、不发表意见,那么所有中国人真的希望自己的疼爱的娃娃每天吃着、喝着、呼吸着化学毒素吗?也许你忘了,多年前在南部有许多孕妇,怀胎9月中,她们也闭着眼睛梦想这孩子长大的那一天,却没想到吃了滴滴纯净的沙拉油,孩子们生下来是瞎的、黑的!如果这些中国人有良心,就该马上告诉你们的公仆:政府、卫生署、环保局、立法委员们:你受够了、你很生气!而且你一定要很大声地喊出来,所有中国人都应该很大声地喊出来,因为我们很激动、很痛苦、在摸索出路、在寻找自由呼吸的空间.

    也许看完我的读后感,你没有感受到我的愤怒,也并不觉得生气.但是请看看你的周围,看看污秽的世界.你一定会感到气愤.因为这“生气”不是一种心情,而是一种精神,中国人,就该生气起来.所以现在从每个人做起,而你还不开始带上审视的眼镜,开始你的气愤?

    提示:

    静心天堂---《林清玄散文》读书笔记

    “好的围棋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要细细品味;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匆忙地走人生之路。能感受山的美的人,不一定要住在山中,能体会水的媚的人,不一定要住在水旁,只要心中有山有水也就够了,因为最美的事物,永远是在心中,不是在眼里。”这是我心中的林清玄,那些宁静或激昂的文字,给予我太多太多,读林清玄的书,总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触动。林清玄的书是值得去...

    展开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林清玄散文和冯骥才小说散文 10篇读书笔记10篇读书笔记摘抄并点评

    18中的嘛?我有也.留下邮箱 发给你!

    类似问题2:林清玄散文就一篇300到400字 原文加赏析!要快[语文科目]

      生命的化妆 作者:林清玄 时期:当代

      原文: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表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凸现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和年龄的.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蛋时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 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章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 我为这位女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并深为我最初对化妆的观点感到惭愧.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这个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实例读后感:《生命的化妆》先从自己对化妆的错误认识谈起,认为“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就引发了下文对化妆师的询问,问“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化妆师的回答让林先生感叹不已,并从内心里叹服,认为化妆师就是一个智慧的人.在这里,化妆师谈到: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并分了四类来谈,谈得很有条理,说得让人只有点头的份.但这只是浅层次的化妆.更深层次的化妆师是“改变体质”“改变气质”,接着引发了对“生命的化妆”的三种划分: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读到这些文字,更让人惊叹化妆师看法的经典,化妆师用他一生的经验准确的总结了化妆的全部内涵.接着又拿写文章来类比,也写到三种写作: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至此,“生命的化妆”一语再次突现,让我们真正的体会到为生命化妆是多么的重要,正像林先生所说,我们要“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尊严”,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焕发出灿烂之光!

      林先生的文章从自己的认识谈起,经过自己的询问,化妆师巧妙作答,让全文主题一步一步凸现,让读者清楚的明白了化妆的内涵.全文很好的运用了类比的写法,让我们更好的接受了作者的看法,全文虽没有华丽的词藻,读来却给人一种流水样清凉的感受,让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并真切想让我们的生命也变得像化妆手下的人一样靓丽起来!

    类似问题3:求林清玄散文的读书笔记,大概初三的水平就够了,要求:散文片段摘抄,心得体会,两样一共1000字心得体会的字数一定要远大于摘抄的字数!大概1:[语文科目]

    林清玄说禅之二·香水海

    小麻雀的歌声

    如果我们有更体贴的心就能更进入万物的内在,如果我们的心有如镜子般明澈,我们就能照见众生平等、皆有佛性、遍及法界的真实了.

    一个人离开了心的沉浮,得到平等安祥的状态,叫做“等”.

    一个人能将心专止于一境不散乱,到心一境性时,叫做“持”.

    真正的定,是不管外在环境有多少波动,都可以把心专止在安定自在的情况.

    一个人走向修行之路,最要紧的是要认识佛性不假外求,其次是要落实到生活,再来就是要“乐于道”,要“安之若素”,要“踊跃欢喜”.

    今生今世

    在禅师眼里,唯有顿悟本心才是最重要的,一旦顿悟本心,就可以打破法界的障碍,达到事事无碍的境界.

    道并不远,道是在我们站着的地方,圣也不远,圣在我们有体验的地方.

    禅宗的实践与思维,不只是打破了今生与来世的通道,也打通了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融合,打通了外在世界与内在心灵的界限,对于人类文化,确有真实的贡献.

    现代人的禅

    现代人因于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受制于复杂的政治经济体制、家庭社会的变迁等等,已经变得支离破碎,逐渐失去了生命深处中尽情悲哀和尽情欢乐的能力,失去了与自然界的联系,失去了统一与和谐的心.

    一粒米大于须弥山

    一粒米在饭碗里很小,可是整碗饭就是由一粒粒的米组成的,一粒米作为种子,一年后可以长满整个稻田,所以,一粒米也是很大的.

    知道一是深远的,就知道“一时之间”便是“无量劫”,可以使我们当下无碍,得到圆融的智慧.

    知道一是广大的,就知道遍一切处都有禅心,烧香散花,无非中道,修禅诵经,尽是真如.

    一粒粟中藏世界

    禅心正是如此,妙在一个“转”字,在绝处里逢生,在一片寂静里活泼盎然,在枯木严冬里充满生机,这都是转.在生命的困境中,在无可奈何的时候,转一转吧!

    如果没有明天

    感到日子没有变化,可能是来自生活的不能专注、不肯承担,因此就会失去对今天、甚至当时当刻的把握了,可悲的是,不能专注把握此刻的人,也肯定是不能把握将来的.

    真正的生命风格,是对现今的专注,而不是去描述它.

    如果我在这世上没有明天,这是禅者的用心,一个人唯有放下现在心、过去心、未来心,才会有真切的承担呀!

    大生大死

    要解决生死问题,有两个方法,一是“自看智慧”,二是进而“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唯有生起智慧的人,才能对生死有自在潇洒的态度,也唯有证得本心的人,才能不被生死所拘.

    修行者的目的是要拔除生死的根源,经幻化之身走向清静之路.

    禅的生死是“大生大死”,是把轮回看作真正的死,但这死与生并无差别,如果一个人能深透生命的本体,就可以知道生死不在停止呼吸那一刻才有,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生,每分每秒都在死,一个人要“无死”,就要先“无生”,从这里我们知道:有生就有死,无生就无死.

    我们这一个时刻站立着的活生生的生命,其实是每一刻都被以前的死和以后的死切断了,这使我们生死无穷,这便是“大死”.当我们看见无边际的大死,而由内在领悟,就会使我们通过对“大死”领悟,同时对“大生”的领悟也就展现了.

    因为,领悟到“大死”就是对无穷生死整体的觉照,这种觉照,使我们克服死亡的问题,得到“大生”,同时实现生的无穷性,生死之无穷痛苦,在刹那间就截断了.

    以寻死之心活着

    很少人能理解到:“有着崇高超越的心情,自己的行为思想会随之崇高,所面对的世界也都变得崇高清静了.”也很少人能理解到:“人们承受的麻烦、挣扎、焦虑、艰难,都是背负自我执著的外壳.”因此人人都想转动世界来使自己得到世俗的成功,却很少愿意转动心灵来得到俗情的超越.

    我们太执著于所习惯的世界,即使饱受折磨,也不愿全盘放下,因此新世界就不会展开了.

    所谓“新世界”,就是自由的心、自觉的意识,由“打落桶底”、“以寻死的心情活着”而生起的.

    文天祥在被围城时曾说:“存心时时可死,行事步步求生.”此所以他能在最后写出动人心魄的《正气歌》,人生没有什么可悲,可悲的是自断生路,失去了转动超越的心,试着转一个圈子吧!以寻死的心情活着,就没有不能走过的难关!

    茶禅一味

    对庸俗以黄金为贵的人,可能把禅心茶道看成黄叶一文不值,而对清越高迈的人,一壶好茶比黄金为贵,更不用说茶里有觉悟与菩提之思了.

    坐与禅

    坐与禅虽然没有绝对的关系,却是重要的相对关系,这相对关系的逻辑是:“长久不打坐的人不一定能悟道,悟道的人也不一定非打坐不可.但是,打坐是开悟的重要手段,大部分开悟者因精进的打坐而得以证道.”

    智者大师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说明坐禅的十种利益:具缘、呵欲、弃盖、调和、方便、正修、善发、觉魔、治病、证果.简单来说,坐禅可以让我们证果,在证果的过程中,可以令我们亲近善知识,减轻欲念,破除贪嗔痴慢疑五盖,调和身心气息,发起方便的巧慧,使修行精进,降伏魔事,治疗疾病等等.

    鸟飞如鸟

    把什么都拿来和禅牵扯,会使禅走入世俗功利之路;而把禅看成能松弛紧张,则使禅简单化与实用化,忘失了禅活泼的生命,与解脱生死的根本意义.

    日本成为经济、文化强国,与禅风盛行、民心安定极有关系,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道”,使一切都有了提升、转化、清净的可能,不但使俗务得以发展,社会秩序与轨道也得以建立.更重要的是,他们使禅学、禅定、禅公案都带有积极、快乐、幸福的色彩,使人觉得禅是可亲的、有希望的、值得寻求的.

    禅有向上一路,要做一个永远的行者,得到金刚不动的大安顿,才不愧是祖师后人.

    只管去行

    若以“戒定慧”三学和“闻思修”三慧来看,现代人普遍的慧解强、定力弱、戒心薄,以及普遍的闻慧广、思慧浅、修慧浮.

    修行者在态度上该奋力实践,在方法上则要念念分明,要有把自己的习惯、环境、身心做大翻转的准备.这种翻转是:“第一叫你去行,第二叫你去行!日日夜夜叫你去行,处处在在叫你去行!”

    一行天下无难事!

    在生活里的锋刀与毒药很多,都是学问、知识、资讯不能解决的,如果把大部分时间用来追求这些不断在变动的东西,就像到海里去算沙子有多少一样,只是徒生烦恼罢了!

    力耕是我的态度,安顿身心是我的目标,不管学什么,就是去行!只管去行!

    自由之灯

    一个人如果心地不明白,有好眼睛好灯笼都没有什么用.“禅”这个字拆开来正是“单示”,是简单的表示、单纯的心地,也就是心里明明白白的意思.

    心里明明白白就是“平常心”,也就是“超圣入凡”.

    因此,修习禅法的人,并不是说他会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而是说他在面对事情与境界上,比一般人明晰、能以空明的态度来对待.

    因为平常心地,才能对一切苦难、横逆、委屈淡然处之,甚而超越它,转为解脱的良药和成就的资粮.

    心里怎么样才能明明白白呢?一是在因缘生起时,承提.二是在因缘过去时,放下.这也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意.

    禅道并不否定命运,甚至是尊重一切自然法则的,但更强调创造的自由,命运虽是一块大石压得我们不能喘气,由于能够放下,所以能“随缘而往”,由于能够承担,所以能“随处为生”.

    命运,是我们的“自然生命”;自由,是我们的“理想生命”.禅者利用超越、转化、平常的态度,使自然呈现为合乎理想的境地,因禅宗不是“宿命论者”,而是“自由论者”.

    平静不动不是屈服或顺从,而是放开胸怀来看待,因为胸怀无限地放开,便能无限地接纳,更能得到空性的自由.

    禅心之灯,即是自由之灯,是即使走在夜暗无人的路上,也可以安心前进,而且一旦点燃更永不熄灭.有时候会跌倒,有时候会刺伤,有时候会流血流泪,然而只要我们的火眼里有金睛,能穿透命运终究的表相,就可以无碍了.

    凡事包容

    一个人学习禅道,要先学习一种自由豁达、开放包容的心胸,然后才能逐渐超越,找到心灵真实的安顿,在终极之处,才可能明见自性.禅要超越形象、体用、凡圣、主客、是非、知见、言语、时空、乃至于生死,因此在我们没有彻底明见实相之前,所有的辩论都正好是束缚我们的绳索.

    禅不分别知见,并不表示是毫无知觉的,只是在知觉上不起知见罢了.

    佛无今古,人的佛性何有高下之分?在禅师的眼中,佛、菩萨、上帝、天神、耶稣、我、众生的佛性都是平等没有分别之见的.

    开悟第一

    如果“明师一点”就可以让人开悟解脱,那么二祖慧可不必断臂求法,赵州不秘踏破草鞋、坐破蒲团,智慧高超的祖师们不必经历千辛万苦了.

    有一个学禅的人要牢牢记住的观点是:开悟是自己的事,解脱是自己的事.如果把开悟、解脱交给师父,那不产禅,而是外道.

    开悟是最重要的,也可以说禅是因悟而成立的,没有悟,就没有禅!

    开悟是在开些什么呢?最简单的说法是“唤起佛性”,或者说是“般若智慧的觉醒”,是“现起般若波罗蜜”.

    “悟的准备”与“悟”是一样重要的.

    禅心虽是实证与实践的,却并不独自存在,而是整个人格的展现,是从豪放质朴与慈悲怀抱而得到的超越,此所以惟宽禅师说:“无上菩提者,被于身为律,说于口为法,行于心为禅,应用者三,甚致一也.譬如江、湖、淮、汉,在处立名,水性不二.律即是法,法不离禅.”

    山水的入处

    青原惟信禅师说: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宋朝诗人蒋捷《虞美人》: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此词表面上看穿了人生的无情,其实是一种“感怀”,而不是一种“悟”.因为词中诗人有非常浓重的“我执”,并没有一个超越的观点来看世界.

    清末诗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人与境

    其实,定不一定很重或巨大才有,像一株草、一粒小石也能很定.定也不是不动才有,像脚踏车在快速前进时,因它的平衡使我们感到定;像地球以很快的速度自转,我们也浑然不觉;像海浪的推送,也令我们感到一种定.

    人要得到定,一定要有一种和谐、舒坦、平衡,并且在内在里有轴心,不至于因外在事物的变动而生出纷扰与不安.

    禅不是逃避这世界的方法,禅是我们内在的本质,当我们开发它,就是开发了自我生命的深层,使我们能与生命、宇宙都有更美好密切的结合.这样我们就不会逃离,而能坦然接受任何处境,使生活变得单纯、美妙、有光芒.

    恶人正机

    禅师不是不明是非的人,而是知道在是非中有超越的可能,使他能包容一切的是非.

    恒绿之心

    对于学禅的人,不但要对治内在世界,也要对应外在世界,似乎会比一般人繁忙紧张.其实不然,因为内外的世界并没有什么分别,一个人只要内心里自在盎然、生趣勃勃,外来的事物并不能烦扰他.

    禅者在那里吃饭,睡觉,打坐,走来走去,工作流汗,表面上看起来一点也没有异样,其实他是有一点不同的,他了了如如地站在真实的地方,他用真心和直心来生活,不做一些表面的应酬.

    一场游戏一场梦

    对于勘破执著的人,犹如鱼跃于渊,鸢飞于天,哪有什么坏与不坏的问题,因为我与大千合一,法尔自然,从空处来,也从空处去,无所从来,也无所从去!

    走在沙滩上的禅师也会有玩沙堡的兴致,但是于他只是一场游戏,他不会执迷于自我的城堡.因此,从世间的层面看来,他仍然是以自己的个性来建造城堡,他的城堡则展现出作为一个“人”独具的风格.然而从超越的层面来看,他不会对城堡有情欲、占有、嫉妒的态度,因为他知道内观,明白宇宙的秘密之宝,也就是看见回家的路,至于痛苦与矛盾的祸源,在他早就止息了.

    “建树”与“捐舍”实在是人生两个极重要的东西,一般人也都能建树,可是唯有真正的英雄才会懂得捐舍.

    人的生命风格之卓越、不凡、圆满,要从这两个角度来观察,一个真正的勇者,是要提得起!一个真正的智者,则是要放得下!

    禅师的风格是这样建立起来的,是看清生命实相之后一种自然的表白,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风情万种

    学习禅道的人,可以师法祖师,但不是去模仿祖师,祖师的风格源自祖师的心地,无法模仿,也是不必模仿的.

    我们要学禅不必学风格,因为风格是本具的,我们要学的是如何开启原有的本心.

    大洋海里打鼓

    真正在中国创立顿悟之说的,是东晋时代的支道林、道安、慧远、僧肇等人.

    顿悟禅是以般若害慧作为基础,好像慧能说的“以定慧为本”、“立无念为宗”.

    知识的学习可以如登阶梯、拾级而上,而智慧的开展则必须如金刚宝剑裂开丝帛,是应声而开,两者真是不可以道里计.

    时光飞逝如电

    不管是顿悟或渐悟,“悟”都是重要的,所谓的“悟”就是由“世间道”进入“解脱道”的开关.也就是要有觉醒的智慧,在佛典中,智与慧是有区别的,在《大乘义章》里说:“言智慧者,照见名智,解了称慧,此二各别.”意思是,能观察抉择事物称为智,而能决断通达了透则是慧.

    从“世俗智”进入“胜义智”,就是悟.

    求悟、求智慧者,有如一只鸟要上山顶,可以循梯拾级而上,也可以一飞至顶,但无论如何,要去山顶,总是应该往上走的.

    对于一个想要修行的人,重要的不在于了解顿法或渐法,甚至去判别法的优劣,重要的是,选择一个法去实践它.修行,是对于“无常”的一种反思,是对人生的生老病死、万物的生住异灭、宇宙的成住坏空的了透,这种了透便是认识时光飞逝如电,人并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浪费,因此,悟是我的态度,顿与渐无需我去分别.

    若至死不悟,则枉生为人!

    惠心空中境

    积疑一念破,

    澄息万缘静;

    世事花上尘,

    惠心空中镜.

    ——皎然禅师

    皎然禅师,俗姓谢,名清昼,是大诗人谢灵运的第十世孙.他有首短诗《湖南壮若示大乘诸公》:

    未到无为岸,空怜不系舟.

    东山白云意,岁晚尚悠悠.

    此诗后来影响了苏东城,东坡晚年曾写过一首类似的诗: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两诗都很美,但皎然的诗优美,苏东坡的诗感慨,在此也可以看到出家人和在家人的心情是有所不同的.

    皎然另一首《秋风宿破寺》:

    秋风落叶满空山,

    古寺残灯石壁间.

    昔日经行人去尽,

    寒云夜夜自飞还.

    从前念经行走的人都远去了,只有寒冷的晚云每天都飞来,这是一种多么空茫的叹息!

    皎然强调一首好诗要有两重以上之意,要含蓄而深厚,要明丽自然,就是所谓“气高而不怒”、“力尽而不露”、“情多而不暗”、“才赡而不疏”,我们看他的论说,有时觉得不是在谈诗,而是在说禅师的风格了.

    他的佳句很多,都能深刻表达禅的观点,像

    “禅子有情非世情”、

    “幻情有去往,真性无离别”、

    “须知不动念,照出万重源”、

    “宿雨愁为客,寒花笑未还”、

    “智以动念昏,动由无心积”,

    都是禅味洋溢,他有两句诗很能表现自己的诗情禅心,句曰:“山阴诗友喧四座,佳句纵横不废禅.”

    皎然以大乘佛教的观念,写下了“心境契合”的诗歌诗论,对于以诗写禅有很大贡献,在文学史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身心调柔

    面上无嗔供养具,

    口里无嗔吐妙香;

    心里无嗔是珍宝,

    无垢无染是真常.

    ——五台山均提童子

    “无嗔”对一个修行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无嗔就能无痴、无疑,无嗔就能心平坦荡,无嗔可以使生命的内在到生活有每一个细节都柔软调和.

    一个人唯有身心调柔才能得到内在的安顿,以这种安顿来开启自性的芳香.

    修持法,固然以开悟为第一要义,但在开悟的过程中,我们要调伏身心的许多无明障碍,要使刚强易折的生命展现出柔软自由、随风舞动的样态.

    我能打大鼓

    禅是超越一切言词的,最怕的就是“说破”.

    这其实不难理解,不只是禅,世界上的东西一旦说破,境界就低了,以男女的感情来说,常常把“我爱你”三个字挂在嘴上,而不用心去领受,境界就低了.

    六祖慧能说:“吾有一物,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也是这个意思,禅有它超越绝对的特质,是文学语言所不能企及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切都不要说破,留点余地,留些空间,生活便会豁然提升了境界.

    全露法王身

    ……对于砍树,刀柄有什么用?可是回想一下,如果一把刀没有柄,根本不能砍树,若硬要握刀刃砍树,树未砍倒,人恐怕早就受伤了.

    石头禅师对弟子石室的应机教化,是在说明佛性与生命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身心之所以有用,能披荆斩棘,向前迈进,那是因为有一个看起来无用的佛性,一般人对佛性无知,就像我们用刀时很少想到刀柄一样.

    不只佛与身心的关系如此,在这个世界有许多看似无用的东西,往往代表了人生的真价值,可叹的是,这些价值常是被忽视的.以现代人喜欢追逐的金钱来说,金钱是有用的,可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价值观在背后支撑,则金钱正如一把没有刀柄的刀,只会带来伤害.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假如只注视私我眼前的用处,就会失去大用.

    有时候我们要找的就在眼前,由于眼睛不利,眼前的反而看不见了.

    像我们呼吸的空气、眼见的青山、开着花的小路、明亮的阳光、路边的飞鸟、水中的游鱼,哪一样是有用的呢?可是人生若失去这些,纵然有满屋的财富,又有何用?

    禅师所说的“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虽然是那么深奥,可是对一般人,只要能知道用与无用之间的问题,则万象森罗都是法身也非不可理解.这就是六祖慧能说的:

    何期自性,本自清静.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有无所分别、无所不在、遍及一切的法身里,把自己开发出来,这是“妙用”.因此,可以这样说,一个被迷惑的人,总想从世界得到什么,世界可用的东西就少;而一个开悟的人,总希望把世界给别人,为虚空付出,所以觉得一切都是可用的,一切都是有大智光明的.

    大喜过望

    佛陀禅是指印度传下来的禅法,而祖师禅则是中国祖师所传的禅法,前者讲静虑、出离、渐修,后者则讲活泼、入世、顿悟.也可以这样说,佛陀的禅是与其他教法融合在一起的,是所有法门修行者的必修课程,它强调深邃的冥想和精神集中的实践,祖师的禅则是从法门中独立出来,认为禅就是一切.

    佛陀曾把禅分成四个阶段.初禅:会有一种喜悦与欢欣,从现实烦恼中解脱出来(离生喜乐);二禅:禅定本身的喜悦与欢欣更纯化(定生喜乐);三禅:喜悦的意念消失了,只剩下纯净的欢欣(离喜得乐);四禅:纯净的欢欣也消失了,这时,清澈透明的智慧就显现出来,这就是“般若”,即“自性”(舍念清静).祖师禅所强调的是,希望直接越过前三个阶段,一跃进入第四阶段.

    大喜于禅悦的人,有如清澈满盈的池水,虽然无声,却生机洋溢,禅师游徜于冥想与静虑,是要开发无量的智慧,而无量的智慧里面就有喜悦、自在、慈悲与静谧!

    天下第一神射

    纪昌——飞卫——甘蝇

    纪昌说:至动无动,至言无言,至射无射,所以不射!

    天下第一神射,原来是一个可以射穿自己的烦恼、争胜、分别、比较的人呀!

    皮肉与骨髓

    在般若经典里,把般若分为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三种.

    禅有超越与绝对的特质,透过世间智的任何方法都不能直趋那种超越与绝对,所以才说是“无智亦无得”,这才是究竟.

    禅心是骨髓,可是骨髓如果没有皮肉的包覆与滋养,是难以健全的.所以,习禅的人要有一个开阔的人格与心胸,从皮肉到骨髓都有深切的认识,那么才能成就真实的人格,才是一个人的完成.

    为什么禅师在得了骨髓之后,不失去慈悲的风貌,也有人格的圆融,那是因为他们知道悟不在皮肉,可是也不舍弃皮肉,若无世法与众生为皮肉,得了骨髓又能如何?

    宗风与机锋

    六祖慧能圆寂后,由于禅师的思想、作风不同,禅宗逐渐分为五个大的宗派: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和法眼宗.

    看起来,禅门五宗是很不相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注重“机锋”,机锋就是师徒相见,不用合理、逻辑的语言行为,而是用旁敲侧击、不相干的语言,甚至拳打脚踢、棒喝交加,来唤醒学人的悟境,这种“合水和泥,应机接物”,是与早期禅宗不同的,在六祖慧能之前,“机锋”并不像后来这么受重视.

    机锋过于盛行,而不注重禅定生活与人格的实修,应该是禅宗没落的主因.

    最上乘禅

    唐朝末年的圭峰宗密把在他之前的禅法分为五类:

    一、外道禅

    二、凡夫禅

    三、小乘禅

    四、大乘禅

    五、最上乘禅

    在宗密所盛赞的“最上乘禅、如来清净禅”中,是自心即佛,让本来就具足的自性显露出来,不欣上而厌下,不执著于空,甚至也不执著于智慧或烦恼,这才是最上殊胜的禅.

    圭峰宗密在《景德传灯录》中答复弟子问题的几段话作结:

    “真理即悟而顿圆,妄情息之而渐尽.顿圆如初生孩子,一日而肢体已全.渐修如长养成人,多年而志气方立.”

    “识冰池而全水,藉阳气而熔消.悟凡夫而即真,资法力而修习,冰消则水流润,方呈溉涤之功.妄尽则心灵通,始发通光之应.”

    “知心无住,即是修行,无住而知即为法味.住著于法,斯为动念,故如人入暗,则无所见.今无所住,不染不著.”

    类似问题4:林清玄散文的读书笔记(也就是读后感)可以写:人物形象刻画,写作手法,主题表达,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作用等600字[语文科目]

    整个下午都在读林清玄,听着悦耳的丝竹声,声声入耳,我喜欢在这样的一个午后静坐于屏幕前,冲上一杯绿茶,品着林的茶系列,度过一段悠闲的时光.

    初次接触林清玄的作品,是读书时候,在我学习生涯最无奈最困顿的时候,《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让我树立了正确人生观.此后断断续续找来他的一些作品阅读,直至当今.关于他的作品与读后感,洋洋洒洒77页,喜欢他的读者群每个年龄层都有,囊括所有职业者.喜欢林清玄的人都知道他开始学的是绘画,后来才专注于文学创作,青年时期几乎得遍了台湾的文学大奖,整日周旋与报刊纸媒,宣传,灯光,让他觉得自己的一生是否就在浮华中度过,所以在他事业走向巅峰之际,毅然辞去令人瞩目的工作,离开喧哗的舞台,走向自由创作之路,从此,我们见到的是别样的林清玄.

    读过林文章的人都知道他文章有很浓郁的乡土气息,抒发乡土情怀,积极投身自然.他出身于高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勤劳,朴实,善良,农家的教养,父亲的一言一行,造就了林清玄诚挚憨厚的气质和虚怀若谷的胸襟.恬静而与世无争的乡村生活,充溢着泥土芳香的空气,养成了他与大自然难以割舍的情感.

    通看他的早中期作品,发现他善于观察,善于从一些看似平静,安宁的生活中领悟出内涵的哲理.他曾长时间在田间与农人一起劳作,并到台湾各地体验乡间生活.新威山间伐竹,雾社收采水果,在平凡的劳动中体验生活的充实与收获的喜悦.他散文中作品中展示的一幅幅人饶有情趣的自然风光图与民俗画都是源于生活的.

    给林清玄写读后感的人都觉得他的文字如水样清柔,语言亲切,文风质朴,中期作品透着宁静致远的境界,爱情观也透出中国传统的含蓄,深沉,没有如痴如醉的浪漫情调,我最喜欢的《鸳鸯香炉》写出了夫妻之间典型的东方式情感,那是一种含蓄蕴藉的爱,如同共守一炉香的鸳鸯,没有轰轰烈烈的燃烧,没有欲生欲死的狂欢.多数人都知道林离过婚,如果不是这次离婚事件,林将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一个经常在各学校讲座的作家,一个青少年心理导师,在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心中的形象有了倾斜,甚至有女子当众焚烧他的书籍以抗议他的品行.对于这一切,林不作任何解释,一个人过得幸福与否,只有自己体会,只在一小文中匆匆提及父子俩在无人照料的春节在方便面中度过.现在的妻子是他忠实的“玄迷”.我想,共同的生活感悟,心境澄明,让他们走到一起,在今天刚买的《玄想》中有几篇写到现任妻子的言行,我想,一定是一位美丽聪慧的女子才可以与他共守一生.

    80年代中期以来,林清玄散文的佛学意蕴日渐浓重,宗教成为他独特的个性色彩.很多人称他为“清玄居士”.他的菩提系列将人引入一个凝定,恬静,肃穆的宗教氛围.晨曦,菩提树,佛鼓,红尘...在文学创作的林眼中,看透了争名逐利的人间世向,他时时赞颂的菩提树,是一种净化了的人生象征,从繁华街头的枫香树上,从露珠上,他看到纯净与傲骨,看到不肯为日渐恶劣的环境而低头的不屈风采.只要保持一份安宁的心境,一些沉静的智慧和一种温柔的心情,便能抵御都市的种种污染,从中发现美丽.

    林的作品多以散文集出版,接触的多是散文,报道,有心的人可以发现一篇小说偶尔穿插在散文集中,就是早期的《法圆师妹》.文笔比散文稍微逊色,但还是赢得很多人的好评.一个部队班长和尼姑的凄美爱情,兜兜转转很多年,再次相遇,却失去了往日的心情与怀想.小说里法圆师妹一句经典话语:生命的很多事,你错过一小时,很可能就错过一生了.我介绍给一朋友看,他看了感悟很深,因为相似的经历,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在感情面前两次退缩,擦肩而过,让彼此有了别样的人生轨迹.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反映班长的懦弱和法圆的坚定.我觉得反映了人生世事无常,我们一生中遇见很多人,青春年少时,青年风发时,中年事业巅峰期,能够相遇,共伴一段人生之旅,就是缘分,谁也不能保证一直到达终点站.旅途中的风景总是美丽,它总在特定的环境与心境下明媚你的眼睛和心灵,但也是转瞬即逝的,假如留驻久观,再美的风景也是一个产生视觉的疲劳和心里的困倦.正是这样凄婉的结局,才让人久久回味,为心中抹不去的那份错过而叹息.

    品读林清玄,他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人生,像与一位智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与灵魂的碰撞.假如要用一种花来形容他,不是他文中的百合,昙花,凤凰,木棉,而是净水中的一朵莲.他的芳香消失在水中,消失在人们身上,无论消失在何处,就会在何处永存.

    类似问题5:求林清玄散文读书笔记 700字记得不要太高水平的 高一水平就行 0901班的同学搜到不要抄啊我是SGXW 免得抄重复了[语文科目]

    《 林清玄散文》收录了林清玄先生两个创作时期的优秀作品.林清玄初登文坛,将自己的朝气与激情更多地倾注在乡土中,代表作有《少年行》、《鸳鸯香炉》等.随后,他没有拘泥于乡土散文的创作,尝试着将东方美学理念和佛教哲学情怀融为一体,开始了以“菩提系列”为代表的创作生涯的第二个时期,也进入了他个人创作的全盛时期,散文集收录了大量该时期的优秀作品如《佛鼓》、《光之四书》等.

    林清玄的散文是清幽而大气的,在宁静中透露着激越,在冷峻中保持着温煦,在流动中体现着凝注.他继承了佛家广博的智慧与胸怀,轻轻一挥手袖,便装凌云的壮志,巧妙地幻化为柔美月光下心香的隽永与人性的温情.

    他在一篇名为《海拔五百》的散文中写道:“登山专家只看见山顶,不像我们,能享受海拔五百的乐趣.”我曾被这行文字很久感动.我们正在一种叫做“征服”的驱使中日渐遗落了一种知足常乐的平和心境,于是,我们只能努力想象“高处不胜寒”的孤冷,却对半山腰的迷人景致视而不见,殊不知,没有了自由的心情与平静的心态,再宏伟的目标终究是空想罢了.还记得林清玄向我们描述的那名住在林中的年轻人,当人们问他为何不到山外打工时,他的口吻不容置疑:“这是我的家.”很多人都在暗地里嘲笑他,然而回望城市的华灯万盏,“从远处看,每一个人的家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怎比那茫茫林海的无际无边?在年轻人的眼中,森林中的一切生灵,都在冥冥中传递着广博与自然,带给他家的熟识气息;不会忘记林先生笔下那位卖馄饨的老人,他总是在深夜敲起清越的木鱼,向老主顾传达着生意的信号,却不致中断熟睡者的美梦,更在不经意间温暖了迟睡者的心灵.正是这平凡乐器奏出的平凡音响,委婉地传达着这位老者的淡泊心态,使串串云淡风清的声音久久在心灵的上空回绕……

    这声音与那“海拔五百”、“以林为家”的境界合奏着同一支曲子,便是“清欢”.那是一种欢愉后的平静,无奈后的超脱,放逐后的回首,宣泄后的释然.我们正在日益丰富的物质世界里,多了一份机智,少了一份闲适,多了一份世故,少了一份高雅.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尘世中重温“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淡泊心境,在红尘中傲对“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心灵叩问?我唯有在一片佛鼓声中虔诚祈祷……

  •   4
  • 相关文章

    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
    初级经济师考试
    执业医师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
    AP考试
    CCIE考试
    营养师考试
    bec考试
    gre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