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宁.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编辑: admin 2017-27-02
-
4
古代道家用语.谷和神本分用.后多并称.《老子》:“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又:“谷神不死.”《列子·天瑞》引“谷神不死”句,谓出自 黄帝 书.诸家解释歧异,主要有三说:(1)谷,山谷;神,一种渺茫恍惚无形之物.谷神即指空虚无形而变化莫测、永恒不灭的“道”.《老子》“谷神不死” 三国 魏 王弼 注:“谷中央无谷也.无形无影,无逆无违,处卑不动,守静不衰,谷以之成而不见其形,此至物也.”宋 司马光 《道德真经论》:“中虚故曰谷,不测故曰神,天地有穷而道无穷,故曰不死.”(2)谷,通“ 穀”,义为生养.谷神谓生养之神,亦即“道”.“道能生天地养万物,故曰谷神.不死言其长在也.”说见 高亨 《老子正诂》卷上.(3)谷,通“ 穀”,义为保养.神,指五脏神.《老子》“谷神不死” 河上公 注:“人能养神则不死,神谓五藏之神也.”引申指导引养生之术.《太平广记》卷二七引 前蜀 杜光庭 《仙传拾遗》:“ 若山 尝好长生之道,弟 若水 为 衡岳 道士,得胎元谷神之要.”清 赵翼 《竹初用导引之术面有少容》诗:“英雄晚岁例修真,一寸丹田守谷神.” 查看原帖>>
求采纳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道德经一共有多少章?[语文科目]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像这类的名词可以看百度百科
类似问题2:道德经作者是谁?
老子
《道德经》,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李聃)著,《吕觉不二篇》汉高诱注释老子去国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公元前571年农历2月15日诞生,诞辰: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于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现址河南鹿邑太清宫镇.著书《道德经》上下篇五千余言八十一章.修道而长寿,大概活了一百六十余岁,或说二百余岁.与孔子(前551-前479)同时,长孔子20余岁.公元前535年、527年、515年、501年、486年,孔子数次求教天道问老子,言老子“犹龙”.
老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经过专家大量考证及考古发掘,终于证实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故里位于现在河南鹿邑县老子故里.具体姓名史料中也颇为不全.
类似问题3:老子道德经心得急求有关老子,或者道德经的心得,自创版大约1000以上,希望好心人帮下忙[语文科目]
老子道德经中,包含了许多朴素的唯物辩证法,这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举止和思想 观念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思所想,所做所行,或多或少都在践行着辩 证的观点.比如,当我们取得成功,获得荣誉时,内心就告诫自己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当我们遭遇打击,面临失败时,我们会鼓励自己坚定信念,勇敢坚持下去.当我们“祸兮福 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普通人都耳熟能详,出口成诵的名言警句.经过几千年的时光淘 洗和历史沉淀,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关于福祸的论述和引申,前人已经论述备至了.人的一生顺顺利利,风风光光,没有任何坎坷和波折,可以说是失败的人生,是单调的人生,因为他体会不到涅槃重生的力量,没有经历阵痛,没有饱受折磨,根本无法体会和珍惜爱与 真诚.经历了各种磨难和打击,尝遍了世态炎凉,当老来时,细细品味走过的漫漫路途,豁 然发现原来这一生的奋斗历程尽是幸福.福与祸,功与过,生与死,少与多,正与邪,乐与 忧„„都是相辅相成,相依相伴的.就像每个人都离不开空气、阳光和水一样.
老子中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十八大的召开,是每个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表面上看起来,与我们很遥远,有些 不切实际.那些天花乱坠的口号和理念都是故作高深的文字游戏.其实不然.每个人的发展 和进步都离不开国家的繁荣和稳定.虽然我们还只是学生,没有投身社会实践,没有亲身经 历社会现实的摸爬滚打,但并不代表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并不代表我们 就不能参与社会理想和信念的落实和奉献.可爱的中国,幸福的中国,美丽的中国,是每个 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和践行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 范.这在老子道德经的论述中,已经具有了初步的构想.“自然”和“无为”是老子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平等共生的 有专家指出,“自然”这一概念是老子首创的,但他所说的自然并无近现代大自然或自 然界的涵义.从古文字学看,自然是自己如此、从来如此、通常如此、势当如此和自己成就 自己,以及与“人为”相对立的自然而然、自然天成、事物的天然本性等意思.先秦并没有 自然界或大自然的概念,与之相当者是天地或天地万物.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是一部思想深奥、内涵丰富的哲学著作,贯穿历史数千年,流传至今,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老子的智慧启迪着一代又一代人,他深邃的"道"穷微极妙,教则浩荡而宏博,理则广大而深玄,曾倾倒无数中外鸿儒大家.孔子见老子后赞叹道:"老子其犹龙邪!"庄子钦服曰:"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晚年后,也曾说:"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实在比西方好."鲁迅说:"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胡适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圣人先哲都对老子及其学说发出由衷的赞誉.老子的道是宇宙的本根,万事万物都有起点.世间万物皆有道产生,本根决定了万物的根源,还决定他的发展,按照一定的法则去运行,绝不紊乱,如昼夜的交替不依照人的意志为转移.老子的论断深刻地揭示了辩证法的实质:对辩证法来说,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除永恒变化着、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所依据的规律外,其他理论都只是暂时的、相对的、近似的接近真理,人们对于各个发展阶段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宇宙的进化表现为一事物不断地走向自己的否定,不断地转化为他事物.否定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但这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在否定的否定中达到新阶段.在自然科学中,现代物理学对物质的微观和对宇宙宏观的研究,发现中国道家哲学的自然本体论和宇宙创生论比其它任何哲学都可能更接近于在上述领域中揭示出来的科学真理.进而,一些西方科学家对融人文价值观念和对自然的深刻洞察为一体的道家哲学推崇备致.道产生了德,老子被称为“道德家”,道看不清楚,其中有象.深远有精,使万物得以运转,称为依据.道浑然天成,独立,独一无二.道是永恒的,永远不止息.人走的路是道,做事情的方法是道,人的思想和理念也是道.道可道,非常道.我们对于老子及其撰述的《道德经》,应认真研究,深入分析,摈弃其神秘的外壳,汲取其辩证法的合理因素,使之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类似问题4:《道德经》到底说的是什么?[政治科目]
总体上,道可以被认为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中最初的发动者,它具有无限的潜在力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的蓬勃生机都是它发动和创造的,遵循着固有的规律.
类似问题5:老子道德经相关的故事
与老子相关的故事
按《史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蓬累,箬笠也,首戴之而行,言无车盖也.).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者,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见老子,其犹龙耶.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遂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所终.老子生周定王三年,母孕八十年而生,生而皓首,故称老子.
老子生于公元前 570年左右,约比孔子大二十岁,是他的老师.老聃是王族,《左传·定公四年》说:“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大宰,康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五叔无官.”家族世袭周朝司空之职.《史记·管蔡世家》说:“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封季载于冉.”冉即聃,因此季载又君称聃季——聃国的君主,老聃就是这一事实的继承人,因此又官称老君.聃季是成王的叔氏族,因此也是昭公十二年甘悼公要去除的成王叔氏聃季族人的老阳子.老是对文王老儿子聃季族的族称,老子本名老阳子,字来,学称阳子,爵称伯阳,师称老子(子学家),官称老聃或老君,随王子朝携典籍奔楚国曲仁里时字称老莱子.因封地在南之沛泽——聃国彭地(开封一带),后人又称他地主名老彭和彭祖.“李耳”是汉武帝反黄老之道时,对“聃季”两字各去一半的贬义反称,无先汉依据.老子曾任周景王司空,“单氏取周”后离周去秦问祖归宗,死于秦国.
老子骑青牛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道德经》,在战国时韩非子称为《周书》,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时则直呼《老子》,《史记》始称“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汉景帝以黄子、老子义礼改子为经,杨雄《汉志·蜀王本纪》说“老子为关尹喜著《道德经》”,《边让老子铭》说“见迫,遗言道德之经.”可见,对老子文最早的称谓,是韩非子的《周书》.周时,晋国师旷称此举为“修《义经》”,周太子晋说是“立义治律”.最近,安徽涡阳县郑店村考古发掘出老子在楚国时居地,有关尹墓和圣母墓及圣人老子石像,有春秋时陶制井壁及“敕撰”“混元降诞”等残片.
依据这些线索,我们很容易找到《周书》——老子文与两千五百二十年前周景王“铸无射”钟的关系:因为当时各诸侯国抄写铸在圆钟上的《周书》顺序和六书文字不同,造成流传到现在的汉墓帛书《德经》先于《道经》而其它传本《道经》先于《德经》,以及文字等差异的根本原因.其它理由无解.
老子的社会哲理博大精深,主张辨而不辩、知无创有、公乃王,目的是完善社会精神和机遇建设,他是古今少有的社会辨证逻辑大师.
六、老子故事
1、老子降生
公元前577年夏六月,宋国国君共公去世,右师华元执掌国政.以左师鱼石为首的桓氏宗族久有谋政之心,无奈共公在位,不得其手.今见共公去世,欲乘机起事.由于谋事不密,走漏风声,被以华元为首的戴氏宗族逐出宋国.此后,即任向戎为左师、老佐为司马、乐裔为司寇;立新君,这就是宋平公.
鱼石率桓氏宗族一行二百余人逃往楚国,客居楚国三年.公元前573年夏六月,楚国起兵伐宋,攻克宋国的彭城(今江苏徐州),封鱼石、鱼府守城,并留下三百乘战车协助镇守.
宋平王为此召朝臣议事,问道:“敌强我弱,楚兵侵占彭城,是我心腹!如坐视不理,后患无穷!谁愿为我拔此要塞?”话音刚落,班中走出一人道:“愚臣愿往!”平王一看,只见此人身高丈二,浓眉大眼,阔腮宽肩,威武雄健,原来是司马老佐.华元表示忧虑,对平王说:“鱼石狡诈,鱼府凶残,彭城盘踞着楚国战车三百、守卒三千,力量很强.司马虽艺高胆大、刚健勇猛,恐难必胜.”老佐据理说道:“鱼石,蛀书之虫也;鱼府,缚鸡之犬也.有何惧哉!老佐愿携家小以围彭城,城不克臣不归!”平王允诺.遣老佐为上将军,率二万人马去收复彭城.
话说宋国围住彭城,日夜攻打.老佐英勇威武,身先士卒,使得宋军士气大振,不到半月,彭城守军便危在旦夕.一日,鱼石、鱼府在城上督战,见宋军人多如蚁,个个奋勇,架梯登城,人人争先;又见一员大将银盔银甲、金戈白马,驰骋于疆场之上,调兵遣将.一楚将问道:“这位宋将是谁?”鱼石答道:“是新任司马、围兵主将老佐.”楚将纷纷议论说:“攻城主将,不在军后观敌了阵,却突于军前左驰右骋,怎能不鼓舞士气!如此看来,彭城太危险了!”但鱼石是个有心计的人,他又对部下说:“事将成而败,事将败而成,历史上有不少例子,怎知我军必败?老佐英勇雄武,身先士卒,这是他成功之本;刚愎自用,目中无人,这又是他失败之根.又怎知他的军队必胜?”楚将问:“左师好像成竹在胸,有什么好计策?”鱼石回答说:“两军相对,帅在前还是在后,要见机行事.现在宋兵攻城,主将突出在前,冒着箭矢而驰骋,这是兵家的大忌呀!我有一条小计,如果照计行事,宋军成败,还很难说.”
原来鱼石是让部下放暗箭,射杀老佐,老佐正在军前督战,忽然飞来一箭,入胸五寸.不幸坠马身亡.宋军群龙无首,溃不成军,四散逃窜.
老佐眷属正处宋营军帐中,有侍女、十数家将、数十侍卫.忽闻老佐阵亡,又见溃军如潮涌来,众家将急忙驾车,保老夫人奔逃.且战且逃,至傍晚,追兵虽
鹿邑太清宫玄元殿(悬李鹏书匾“老子故里”
已不见,但老夫人身旁仅剩下两名侍女、一位驾车家将了.家将不敢稍停,披星戴月,摸黑前行,慌不择路,沿西南方向奔去.第二日天明时分,来到一个偏僻村庄,向村民问去宋都之路,均摇头说不知.家将只知应向西行,岂知早已偏南.一行四人绕小道,行程七日,仍不见宋都,却来到了陈国相邑(今河南鹿邑东).正行之时,老夫人突觉腹中疼痛.原来老夫人已有七月身孕,老佐为践君前诺言,以必胜之心携眷出征.此时兵败,老夫人又有丧夫之悲,亡命他国,心中焦虑,身体疲劳,以至腹中胎动,疼痛难忍.侍女惊慌无措,家将忙停车于路旁,奔至村中寻一老妇前来.不过几刻时光,只听篷车之内响起“哇哇”哭声,一个早产男婴出世,这便是老佐之子——老子.老子降生,体弱而头大,眉宽而耳阔,目如深渊珠清澈,鼻含双梁中如辙.因其双耳长大,故起名为“聃”;因其出生于庚寅虎年(公元前571),亲邻们又呼之曰小狸儿,即“小老虎”之意.因江淮间人们把“猫”唤作“狸儿”,音同“李耳”.久而久之,老聃小名“狸儿”便成为大名“李耳”一代一代传下来了.
接生老妇见母子可怜,让一行五口住进自己家中.老丈以开药店为生,陈姓,人称陈老爹,所以都称老妇为陈妈妈.陈妈妈膝下无儿无女,为人厚道热情,让出三间西厢房,留老夫人一家居住.老夫人在危难之际,遇此善良之人,心中感激不尽;虽说战乱中颠沛流离,毕竟出于大户人家,随身携带细软尚够度日.加之家将常帮陈老爹营生,二位侍女料理家务,老幼五口,日子过得也还滋润.从此,宋国战将老佐的妻儿便在陈国住了下来.
2、聪颖少年
老聃自幼聪慧,静思好学,常缠着家将要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事.老夫人望子成龙,请一精通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教授.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礼仪,深受老聃一家敬重.
一日,商容教授道:“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老聃问道:“天为何物?”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老聃又问:“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为清清之清者也.”老聃又问.“清者穷尽处为何物?”先生道:“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仰头观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为何物,彻夜不能寐.
又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伦,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伦,故尊卑长幼可分也.有物性,故长短坚脆可别也.”老聃问道:“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长幼,何人定而分之?长短坚脆,何人划而别之?”先生道:“皆神所为也.”老聃问道.“神何以可为也?”先生道:“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为也.”老聃问:“神之能何由而来?神之功何时而备?”先生道:“先师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视物而思,触物而类,三日不知饭味.
又一日,商先生教授道:“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御者也.君不行天意则废,民不顺君牧则罪,此乃治国之道也.”老聃问道:“民生非为君也,不顺君牧则其理可解.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先生道:“神遣君代天理世.君生则如将在外也;将在外则君命有所不受.君出世则天意有所不领.”老聃问道:“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听命之君乎?”先生道:“先圣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求教相邑之士,踏遍相邑之土,遇雨不知湿,迎风不觉吹.
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天下之事,和为贵.失和则交兵,交兵则相残,相残则两伤,两伤则有害而无益.故与人利则利己,与人祸则祸己.”老聃问道:“天下失和,百姓之大害也,君何以不治?”先生道:“民争,乃失小和也;失小和则得小祸,然而君可以治也.国争,乃失大和也;失大和则得大祸,大祸者,君之过也,何以自治?”老聃问:“君不可自治,神何以不治?”先生道:“先哲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遍访相邑之士,遍读相邑之书,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寒.
3、入周求学
商老先生教授三年,来向老夫人辞行道:“老夫识浅,聃儿思敏,三年而老夫之学授?
今来辞行,非老夫教授无终也,非聃儿学之不勤也.实乃老夫之学有尽.聃儿求之无穷,以有尽供无穷,不亦困乎?聃儿,志远图宏之童也;相邑,偏僻闭塞之地也.若欲剔璞而为玉,需入周都而求深造.
周都,典籍如海,贤士如云,天下之圣地也,非入其内而难以成大器.“老夫人闻听此言,心中犯难:一乃聃儿年方十三,宋都尚且难返,去周都岂不如登九天?二乃老氏只留此根,怎放心他孤身独行?正犹豫不知怎么回答,不料先生已猜知其为难处,忙说:“以实相告,老夫师兄为周太学博士,学识渊博,心胸旷达,爱才敬贤,以树人为生,以助贤为乐,以荐贤为任.家养神童数位,皆由民间选来.不要衣食供给,待之如亲生子女.
博士闻老夫言,知聃儿好学善思,聪慧超常,久愿一见.近日有家仆数人路经此地,特致书老夫,意欲带聃儿去周.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务望珍惜!”老夫人听后,不禁悲喜交集.喜先生保荐,使聃儿有缘入周,登龙门有路;悲母子分别,何日能见?思至此,好似聃儿已在千里之外,不觉心酸难抑,潸然泪下.老聃扑人母亲怀中,泣言道:“母亲勿须伤心,聃儿决不负老师厚望,待我业成功就,定然早日来接母亲!”说罢,母子二人相抱而泣.
哭之良久,母子二人转而为喜,拜谢先生举荐之恩.三天后,全家与商老先生送老聃至五里之外.老聃一一跪拜,上马随博士家仆西行而去.老夫人遥望聃儿身影远去,方才郁郁入车,闷闷返回.”
老聃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而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老聃处其中,如蛟龙游入大海,海阔凭龙跃;如雄鹰展翅蓝天,天高任鸟飞.老聃如饥似渴,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后又迁任守藏室史,名闻遐迩,声播海内.
4、孔子问礼
老聃居周日久,学问日深,声名日响.春秋时称学识渊博者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们皆称老聃为“老子”.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逗留数日.孔丘向老子辞行.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闻孔丘此语,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於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则烦恼之情增.”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论养生经
话说老聃隐居宋国沛地,自耕而食,自织而衣.岂知其名,无足自行,慕其名者接踵而至,求问修道之方,学术之旨,处世之要,于是其弟子遍天下.
有个弟子名庚桑楚,深得老子之道,住在北部畏垒山上.住三年,畏垒之地民风大变:男耕而有粟可食,女织而有衣可穿,各尽其能,童叟无欺,百姓和睦,世间太平.众人欲推庚桑楚为君主.庚桑楚闻之,心中不悦,意欲迁居.弟子不解,庚桑楚道:“巨兽张口可以吞车,其势可谓强矣,然独步山林之外,则难免网罗之祸;巨鱼,张口可以吞舟,其力可谓大矣,然跃于海滩之上,则众蚁可以食之.故鸟不厌天高,兽不厌林密,鱼不厌海深,兔不厌洞多.天高,鸟可以飞矣;林密,兽可以隐矣;海深,鱼可以藏矣;洞多,兔可以逃矣.皆为保其身而全其生也.保身全生之人,宜敛形而藏影也,故不厌卑贱平庸、”
庚桑楚弟子中有一人,名南荣 ,年过三十,今日闻庚桑楚养生高论,欲求养生之道.庚桑楚道:“古人曰:土蜂不能孵青虫,越鸡不能孵鸿鹄,各有所能,各有所不能也.桑楚之才有限,不足以化汝,汝何不南去宋国沛地求教老聃先生?”南荣 闻言,辞别庚桑楚,顶风冒雪,行七日七夜而至老聃居舍.
南荣 拜见老聃,道:“弟子南荣 ,资质愚钝难化,特行七日七夜,来此求教圣人.”老聃道:“汝求何道?”“养生之道.”老聃曰:“养生之道,在神静心清.静神心清者,洗内心之污垢也.心中之垢,一为物欲,一为知求.去欲去求,则心中坦然;心中坦然,则动静自然.动静自然,则心中无所牵挂,于是乎当卧则卧,当起则起,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外物不能扰其心.故学道之路,内外两除也;得道之人,内外两忘也.内者,心也;外者,物也.内外两除者,内去欲求,外除物诱也;内外两忘者,内忘欲求,外忘物诱也.由除至忘,则内外一体,皆归于自然,于是达于大道矣!如今,汝心中念念不忘学道,亦是欲求也.除去求道之欲,则心中自静;心中清静,则大道可修矣?蹦先?闻言,苦心求道之意顿消.如释重负,身心已变得清凉爽快、舒展旷达、平静淡泊.于是拜谢老聃道:“先生一席话,胜我十年修.如今荣 不请教大道,但愿受养生之经.”
老聃道:“养生之经,要在自然.动不知所向,止不知所为,随物卷曲,随波而流,动而与阳同德,静而与阳同波.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此乃养生之经也.”南荣 问道.“此乃完美之境界乎?”老聃道:“非也.此乃清融己心,入于自然之始也.倘入完美境界,则与禽兽共居于地而不以为卑,与神仙共乐于天而不以为贵;行不标新立异,止不思虑计谋,动不劳心伤神;来而不知所求,往而不知所欲.”南荣 问道:“如此即至境乎?”老聃道.“未也.身立于天地之间,如同枯枝槁木;心居于形体之内,如同焦叶死灰.如此,则赤日炎炎而不觉热,冰雪皑皑而不知寒,剑戟不能伤,虎豹不能害.于是乎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皆无,苦乐皆忘也.”
再授孔丘
话说孔丘与老聃相别,转眼便是十七八年,至五十一岁,仍未学得大道.闻老聃回归宋国沛地隐居,特携弟子拜访老子.
老子见孔丘来访,让于正房之中,问道:一别十数载,闻说你已成北方大贤才.此次光临,有何指教?”孔丘拜道:“弟子不才,虽精思勤习,然空游十数载,未入大道之门.故特来求教.”老子曰:“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天地之内,环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孔丘问:“观其同,有何乐哉?”老子道:“观其同,则齐万物也.齐物我也,齐是非也.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无荣无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
孔丘闻之,观己形体似无用物,察已荣名类同粪土.想己来世之前,有何形体?有何荣名?思己去世之后,有何肌肤?有何贵贱?于是乎求仁义、传礼仪之心顿消,如释重负,无忧无虑,悠闲自在.”老子接着说:“道深沉矣似海,高大矣似山,遍布环宇矣而无处不在,周流不息矣而无物不至,求之而不可得,论之而不可及也!道者,生育天地而不衰败、资助万物而不匮乏者也;天得之而高,地得之而厚,日月得之而行,四时得之而序,万物得之而形.”孔丘闻之,如腾云中,如潜海底,如入山林,如沁物体,天我合为一体,己皆万物,万物皆己,心旷而神怡,不禁赞叹道:“阔矣!广矣!无边无际!吾在世五十一载,只知仁义礼仪.岂知环宇如此空旷广大矣!好生畅快,再讲!再讲?老子见孔丘已入大道之门,侃侃而谈道:“圣人处世,遇事而不背,事迁而不守,顺物流转,任事自然.调和而顺应者,有德之人也;随势而顺应者,得道之人也.”孔丘闻之,若云飘动,随风而行;若水流转,就势而迁.喜道:“悠哉!闲哉!乘舟而漂于海,乘车而行于陆矣.进则同进,止则同止,何须以己之力而代舟车哉?君子性非异也,善假於物也!妙哉!妙哉!再讲!再讲?老子又道:“由宇宙本始观之,万物皆气化而成、气化而灭也.人之生也,气之聚也;人之死也,气之散也.人生于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矣.万物之生,蓬蓬勃勃,未有不由无而至于有者;众类繁衍,变化万千,未始不由有而归于无者也.物之生,由无化而为有也;物之死,由有又化而为无也.有,气聚而可见;无,气散而不可见.有亦是气.无亦是气,有无皆是气,故生死一气也.生者未有不死者,而人见生则喜,见死则悲,不亦怪乎?人之死也,犹如解形体之束缚,脱性情之裹挟,由暂宿之世界归于原本之境地.人远离原本,如游子远走他乡;人死乃回归原本,如游子回归故乡,故生不以为喜,死不以为悲.得道之人,视生死为一条,生为安乐,死为安息;视是非为同一,是亦不是,非亦不非;视贵贱为一体,贱亦不贱,贵亦不贵;视荣辱为等齐,荣亦不荣,辱亦不辱.何故哉?立于大道,观物根本,生死、是非、贵贱、荣辱,皆人为之价值观,亦瞬时变动之状态也.究其根本,同一而无别也.知此大道也,则顺其变动而不萦於心,日月交替,天地震动、风吼海啸、雷鸣电击而泰然处之 .”
孔丘闻之,觉已为鹊,飞于枝头;觉己为鱼,游于江湖:觉己为蜂,采蜜花丛;觉已为人,求道于老聃.不禁心旷神达,说:“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为何物矣!造我为鹊则顺鹊性而化,造我为鱼则顺鱼性而化,造我为蜂则顺蜂性而化,造我为人则顺人性而化.鹊、鱼、蜂、人不同,然顺自然本性变化却相同;顺本性而变化,即顺道而行也;立身于不同之中,游神于大同之境,则合于大道也.我日日求道,不知道即在吾身,!”言罢,起身辞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