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归南山表达诗人怎样情感-岁暮归南山-语文学习资料

编辑: admin           2017-27-02         

    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诗中发泄了一种怨悱之情.起首二句记事,叙述停止追求

    仕进,归隐南山;三、四句说理,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五、六句写景,自叹虚度年

    华,壮志难酬;最后两句阐发愁寂空虚之情.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成败利钝非所睹,人人效死誓死拒,万众一心 黄遵宪——《台湾行》[历史科目]

    对领土丢失的痛心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类似问题2: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语文科目]

    诗成功地运用了衬托手法,通过渲染飞沙走石,厉风寒雪的恶劣环境,反衬出将士们坚强豪迈的战斗精神.

    类似问题3:鸟鸣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要简练的回答[语文科目]

    表现了作者对平静,闲适的环境的喜爱之情,也显示了他作为禅者的心境.也衬托了当时盛唐的和平安定的状态.

    类似问题4:天津桥春望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蕴藏着作者吊古伤今的沉郁的感情.诗的一二句写津桥春日,明媚绮丽,三四句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人们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很自然地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

    类似问题5:峨眉山月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语文科目]

      主要是借以表达豪情壮志及其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是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李白从四川犍为县清溪驿去重庆的水路上所作,为李白初离蜀中、辞亲远游的纪程诗.

      诗的一二句点明这次远游的时间是一个天高云淡的秋夜,诗人从东北的平羌江乘舟而下,峨眉山上的半轮秋月悬在蓝空,皎洁的月影倒映在静静流淌的江面上,似乎被江水洗得更加明亮.江水清澈见底,明月银晖洒江.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上下成了一片明亮、透彻、皎洁、银白色的世界.再加上远处峨眉山月在月光映射下,显出灰蒙蒙清秀的身影,这种幽美静谧的夜晚,使人陶醉.峨眉山月也似乎舍不得绿得可爱的江水,安祥地沉浸在江水中,随波游荡,伴随着诗人远去的旅舟,和江水一起流向远方.三四句写的是一个旅途之夜.诗人一叶轻舟,早早就从清溪驿出发,朝着三峡飞驰而去,没有多久,就将要到达渝州.末句中的“君”有的说是诗人在峨眉山的友人,有的说是峨眉山月.仔细玩味这句诗,“思君不见”与“下渝州”似有因果关系:这位思念而不得见的友人似正在渝州,所以诗人才要“下渝州”去看望他.

      这首诗把纪行、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全诗始终围绕峨眉山月抒情,山吐明月,水流月影,月下行舟,明月渐隐,其中引发了丰富的意蕴:山月随人万里,夜夜可见,而“思君”却“不见”,感慨更深;明月可亲不可近,可望不可即,是思友思乡的象征.

      全诗共二十八字,诗的首句写天空明月静景,次句写江中明月动景,上下相映,动静相衬,构成了一种沁人心脾的幽美明亮的境界.第三句连用两个地名,既点明了出发地点和将要达到的目的地,语调显得轻快而急促,表现了诗人爽朗奔放的性格.末句笔锋一转,“下渝州”点明行舟将到的地点,也意味着船行很远了,“思”的情绪也就产在了.全诗运笔清新,风神别具,读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   4
  • 相关文章

    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
    初级经济师考试
    执业医师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
    AP考试
    CCIE考试
    营养师考试
    bec考试
    gre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