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意思急!ahughuhs-以直

编辑: admin           2017-27-02         

      以直报怨:用正直之道对待有怨恨的人.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邢昺 疏:“言当以直道报雠怨.” 朱熹 集注:“於其所怨者,爱憎取舍,一以至公而无私,所谓直也.” 刘宝楠 正义:“凡直之道非一,视吾心何如耳.吾心不能忘怨,报之,直也,既报则可以忘矣;苟能忘怨而不报之,亦直也,虽不报,固非有所匿矣.” 明 李贽 《八物》:“夫君子非无怨也,不报怨也;非不报怨也,以直报怨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夫以直报怨,圣人不禁.”

      以德报怨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 宪问》

      以德抱怨,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了,人们通常理解的“以德抱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孔老夫子教我们,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这就让人感觉很有点肃然了.想想看,如果我一巴掌呼过去那个被打的人还笑笑说打得好啊,你越打我我就要对你越好……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感动到傻眼,这多好一孩子,多伟大的情操啊……

      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我当初,也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抱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拿起板砖飞他!看!就因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话,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温婉的受气包形象.

      与西方文化相比,东方文明一向被认为是谦逊坚忍的,同样是被人欺负,西方的带头大哥耶稣在圣经里就叫嚣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小弟们!别人瞪了你一眼,你就要瞪回去,别人咬了你一口,你就要咬回来!而东方呢?佛家的精神领袖释迦牟尼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而且他可不是说说而已的,大鹰来欺负他,要吃他的肉,他也真从自己身上一刀刀帮大鹰割下肉来,这就伟大得有点近乎BT了.说完了国外的几位大领导,再回到中国,孔老宗师的这句话为什么会被别人有意地曲解呢?根源还是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他们的心思,无外乎就是要信仰孔子的万千民众成为“以德抱怨”的顺民,只有“以德抱怨”的民众,才会老老实实地服从他们的剥削和压迫.我们再来看看影响吧,孔老先生这句被曲解了的“以德抱怨”,在中国文化史上起的压迫作用,可真是大到了天上.皇帝残暴,我们要“以德抱怨”,地主剥削,我们要“以德抱怨”,八国联军都打到北京了,还是要“以德抱怨”,要卑躬屈膝,要割地称臣,要想尽一切办法彰现自己的“德”,要“量中华之物力,结大国之欢心”……就是没想过反抗.试想,如果中国的文化里,没有这种把正确的思想东篡西改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恶习,如果孔子这句原话没有被刻意地曲解成这样子,我们中国人会养成这样一种懦弱的思维惯性吗?有人说西方人的骨子里本性是狼性,而东方人的骨子里的本性是羊性,这里如月影倒想问问了,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变成了这样?如果我们从古以来信奉的是西方那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训诫,近代史上的中国,会给世界留下那么一个任人鱼肉的印象吗?

      如月影同学在 以上总结的非常好,不过我在此要更正如月影一个错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句话出自《圣经-旧约》,不是耶稣说的(耶稣是在《新约》才出现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句话在旧约多次出现,如《圣经·旧约·申命记》的19篇,摩西受上帝之命,成为在埃及做奴隶的以色列人的领袖.他发布法令:"The punishment is to be a life for a life,an eye for an eye,a tooth for a tooth,a hand for a hand and a foot for a foot."("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而在《新约》中有这样的记载:耶稣教导门徒说: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要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不可推辞.可见,如果把“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句话强加到耶稣头上,同样是犯了断章取义的错误,就像我们误解了孔子一样……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论语中孔子说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是什么意思?而不要简单的把每个字组成词来翻译[语文科目]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直:公正、正直.)

    以公道的态度对待自己怨恨的人,把恩惠施与对自己有恩的人.就是说对待自己的敌人不要自私.对待恩人要感恩图报.

    类似问题2: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怎么直

    那又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应该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原文】

    或曰:“以德报银,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

    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又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应该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读解】

    《老子》第六十三章说:“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报怨以德就是以德报怨,用恩德回报怨恨.最典型最极端的说法是基督教《圣经》上所说的,你在我左脸上打了一记耳光,我不仅不还手,不躲避,反而再送上右脸让你打一记耳光.或者用我们中国的说法,就是唾面自干.《新唐书·娄师德传》记载,当娄师德的弟弟要到代州去做官时,他教导弟弟要学会忍耐.弟弟说:“这没问题,比如说有人向我脸上吐口水,我把它擦掉就是.”可娄师德却说:“擦掉也不对,因为这样还是会显露出你对他的做法不满,所以,应该让它自己在脸上干掉.”这样的修养功夫就是以德报怨,一般人真是很难做到.同时,我们也看到,孔圣人并不赞成这样的做法.他虽然没有正面回答有人提出的这个问题,但却很艺术地说,以德报怨,那又用什么去报德呢?所以他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要用正直的行为去回报别人的怨恨,用恩德去回报别人的恩德.所谓用正直的行为去回报别人的怨恨,那就并不排除对那些恶意怨恨的反击,善恶是非还是应当恩怨分明.总而言之是“投桃报李”或“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而不是一味地送来顺受,不讲是非原则地以德报怨.

    当然,圣人也并不主张以怨报怨.你不仁,我不义;你打我一举,我踢你一脚.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无休无止地斗下去, 那也就没有意思了.

    类似问题3:以直报怨是什么意思[政治科目]

    这是孔子说的“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就是以公正来回答怨恨,就是既重恩德又讲原则,对待有负于你的人你对他不用客气.

    类似问题4:“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含义.老子曰:以德报怨.孔夫子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两种观点,哪一种更可取呢?[语文科目]

    以德报怨,这是圣人所为

    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这是追求公正(也有理解为追随本性)

    老子对以德报怨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尚无定论

    孔子的观点,说起来就是好人固然有好报,坏人也该有公正的对待

    相比需要有圣人修为的前者而言,后者更适合正常人

    类似问题5: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什么意思?

    以德报怨: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 宪问》 以德抱怨,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了,人们通常理解的“以德抱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孔老夫子教我们,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我当初,也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抱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直"的解释偏向"是非曲直,理直气壮,耿直",不排除拿起板砖飞过去的意思!看!就因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话,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温婉的受气包形象

    以直报怨

    以公平正直的态度对待伤害自己的人.

    《论语》中记载:“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

    对此大多数人都认为,对方对我好,我也对他好,就是“以德报德”,别人对我不好,我就对其还以颜色,就是“以直报怨”.我说,这种认识是小人的认识,不是圣贤的观点.

    以怨抱怨

    “以怨报怨”,也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是含有以仇视、怨怒对待仇视、怨怒的意思,实为不可取.其另一层面的意思是:冤冤相报何时了.所以生活中最好不要以怨抱怨.

  •   4
  • 相关文章

    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
    初级经济师考试
    执业医师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
    AP考试
    CCIE考试
    营养师考试
    bec考试
    gre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