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论语》十二章、北冥有鱼、虽有佳肴、伯牙善鼓琴..

编辑: admin           2017-27-02         

    《论语》十二章

    颜渊问怎样才能做到仁.孔子说:“克制自己,按照规律去做,这就能得到仁了.只要“克己复礼”,天下任何人能得到仁.一个人、想要得到仁,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能由别人(为你带来仁)吗?”颜渊说:“请问得到仁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该看的不要看,不该听的不要听,不该说的不要说,不该做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北冥有鱼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才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像现在这样飞到南方去.寒蝉与小灰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常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到迷茫的郊野去,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短寿.楚国南边有叫冥灵的大树,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长寿.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吗? 

    商汤询问棘的话是这样的:“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一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那里有一种鱼,它的脊背有好几千里,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奋起而飞,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这才向南飞去,打算飞到南方的大海.斥鴳讥笑它说:‘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而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就是小与大的不同了. 

    所以,那些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职,品行合乎一乡人心愿,道德能使国君感到满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哩.而宋荣子却讥笑他们.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越发努力,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地划定自身与物外的区别,辩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呀!宋荣子他对于整个社会,从来不急忙忙地去追求什么.虽然如此,他还是未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列子能驾风行走,那样子实在轻盈美好,而且十五天后方才返回.列子对于寻求幸福,从来没有急忙忙的样子.他这样做虽然免除了行走的劳苦,可还是有所依凭呀.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虽有佳肴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尚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注释:

    (1)“虽有嘉肴”,“虽”,连词,虽然.“嘉肴”,美味的鱼肉.“嘉”美好.“肴”,做熟的鱼肉等. 

    (2)“弗食不知其旨也”,“食”,动词,吃.“其”代词,指代“食”的对象.“旨”,味美. 

    (3)“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的. 

    (4)“弗学不知其善也”,“善”,良好. 

    (5)“是故”,连词,所以. 

    (6)“困”,不通,理解不清. 

    (7)“自反”,意思是反过来要求自己. 

    (8)“自强”,意思是自己努力.“强”,竭力,尽力. 

    (9)“故”,连词,所以. 

    (10)“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11)“学学半”,意思是教育别人,能学习一半

     

    伯牙善鼓琴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耸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想的,钟子期都能领会.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边停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选自《列子·汤问》

    字译一

    ①得:领会,听得出. 

    ②卒:通“猝”,突然. 

    ③操:琴曲.

    ④逃:隐藏.

    ⑤志:志趣,心意.

    ⑥伯牙善鼓琴,善:擅长.

    ⑦善哉,善:赞美之词,即为“好啊”.

    ⑧峨峨:高耸的样子

    ⑨洋洋:宽广的样子

    ⑩鼓:弹奏

     

    答谢中书书

    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歇,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

     

    送东阳马生序

    我小时候就特别爱好学习.因为家境贫寒,没办法得到书来读,常常去有藏书的人家借,亲自手抄写,并按约定期限归还.天气特别寒冷时,砚台的墨水冻成了坚硬的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书.抄写完后,跑着去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把书借给我,我因此得以博览群书.成年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好游学,曾经去往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从不把言辞放委婉些表情放温和些.我恭敬地站在旁边侍候,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斥责,表情更为恭敬,礼节更为周到,不敢说出一句话回答;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深冬刮着凛冽的寒风,大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不知道.等走到旅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端来热水浇洗,拿被子(给我)盖上,过很久才暖和过来.在旅馆里,主人每天只供给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食物可以享受,一起住在旅馆的同学们,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缀有红缨带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佩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闪光耀眼好像仙人.而我却穿着破棉祆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心思.因为书中有足以让我快乐的东西,(因此就)不觉得自己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现在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却不告诉,求教却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的人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 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杭州西湖.下了好几天的大雪,湖中没有人的说话声也没有鸟叫声.这一天初更以后,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湖心亭是白雪中的一点,我的船像一片飘在湖中的芥叶一样,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米粒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面对面坐在那儿,一个小书童烧着火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的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痴情赏雪的)的人.”便拉着我一同喝酒.我痛饮了三大杯酒后告别.我问他们的姓名,(他们回答)说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我到达自己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先生一样痴的人!”

     

    河中石兽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经历十多年,和尚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设立了学馆讲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疯了吗?”大家都很佩服,认为是正确的结论.

    一个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嘲笑说:“凡是丢失在河里的石头,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而上.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疯了;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吗?”

    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

     

    加油~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论语12则[语文科目]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 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3、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

    矩.

    4、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6、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7、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8、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10、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11、孔子说:“军队的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一个普通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

    12、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

    类似问题2:怎么写?

      《论语》让我明白了尊师重教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话虽有些夸张,可我读过《论语》后学到了许多我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它使我学会了怎样做人,怎样去孝顺父母等等.《论语》是一部经典著作,早在五四运动前二千多年,《论语》是每位学生的必读物,可见它是多么重要.今天,我就来谈谈《论语》.

      其中有一则写的是有人想诋毁孔子,子贡听后,道:“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明乎?我见其不知量也.”

      读完这则后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尊师重教.从子贡的言语中我们知道子贡是多么尊敬他的老师.在现代生活中,很多人不知怎样去尊敬老师,只是一味去顶撞,根本不把老师放在眼里,以为老师只是为了哪一点点工资才来的,其实我们都错了,在学校,老师其实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教育我们判断对与错,是与非.但有些学生却因为被老师批评而责怪老师,不去找自身原因.

      在一次周末,我和同学在一起聊天,他对我说了许多关于老师的话题,他向我说了一件事情.原来是她在学校做值日,放学后她扫完地后准备回家,这时老师叫住了她,说有些垃圾没扫干净,让她重扫.可她不去,就走了.第二天,老师让她重扫了一天,她很生气,还顶撞老师,在背后说了老师一连串的坏话.我觉得这位同学不应该这样.老师这一切都为了我们好.还有一些同学从不听老师的话,把老师的话当成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我班就有些这样的人.老师每天都在强调不准玩电子游戏.几乎每天都在讲,可有些同学就是不听,像是故意和老师作对.第二天就去了游戏机室,全被老师抓住了,而且有十几个.我知道后为老师感到难过,您这么不辞辛苦,无私地为我们,我们却一次又一次地伤了您的心.我希望学生们都应尊敬师长.做为一名学生,连基本的尊师都做不到,那学习又有什么用呢?

      《论语》不止让我明白尊师重教,还让我明白了诚信做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连诚信都做不到,还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呢?古时候,曾子的夫人随口答应儿子杀猪,为了不失信于他,曾子坚决把猪给杀了.这虽是小事,却能看出一个人的品德,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都要讲究诚信,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论语》的好处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读《论语》就好像在中国人文精神的百宝园里去寻宝,从《论语》中得到的启示会让人受益终生.

      (桂林孔子学院大成学校七年级 周灿)

    类似问题3:什么叫论语?为什么叫论语?

    论语是孔曾孟老的弟子记载的他们平时论述道理的话语,故称论语.

    类似问题4:论语十二张[语文科目]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 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3、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

    矩.

    4、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6、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7、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8、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10、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11、孔子说:“军队的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一个普通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

    12、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

    类似问题5:论语为什么叫论语[语文科目]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故而称之为论语.

    《论语》主要是记录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   4
  • 相关文章

    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
    初级经济师考试
    执业医师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
    AP考试
    CCIE考试
    营养师考试
    bec考试
    gre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