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浩 课外文言文的那个,最好有答案,要不就是翻译-

编辑: admin           2017-25-02         

    张养浩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0~22题.(8分)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②,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③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选自《元史》有删改)

    【注释】①楮(chǔ)币:纸币.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③目:名词作动词,看待.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有遗楮币于途者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读书不辍 辍耕之垄上

    C.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 不能指其一端

    D.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2.细读选文,说说张养浩有哪些可贵的品质.(3分)

    参考答案:

    20、(共2分)B

    2l、(共3分)既然已经处分过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啊!(“犹”“绝”各1分,句意基本正确1分)

    22、(共3分)品行端正、拾金不昧、勤学苦读、宽容大度、执法公正、不畏强暴等.(意近即可,至少写出3点,每一点1分)

    参考:91中考网

    参考译文:

    张养浩,字希孟,是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听说这事,就举荐他做了东平府学正.等到后来被选拔授予堂邑县尹,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说:“那些都是本分的老百姓,万不得已才做了强盗,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它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所有过去做了强盗的人都很感激,互相劝诫说:“不要辜负了张公.”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和他的同党凶狠残暴,为害一方,老百姓实在不能忍受他们的胡作非为而告发他们,以前的县尹不敢过问.养浩任职后,把他们全部依法处治了,老百姓为此拍手称快.养浩离开这个地方十年后,老百姓仍然立碑颂扬他.

    附录:2006年高考重庆卷《元史·张养浩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从小品行端正,有一次出去,看到有人不小心把楮币丢失在路上,那人已离开,他追上去,把楮币归还给失者.他学习刻苦勤奋,从不懈怠,白天默默地记诵,晚上关上门窗,点上灯悄悄地读书.

    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二,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刚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粜,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二》

    【译文】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从小品行端正,有一次出去,看到有人不小心把楮币丢失在路上,那人已离开,他追上去,把楮币归还给失者.他学习刻苦勤奋,从不懈怠,白天默默地记诵,晚上关上门窗,点上灯悄悄地读书.

    任堂邑县尹时,首先毁掉了淫祠三十多所,罢免了在朔日和望日专门对过去做了强盗的人进行弹劾的官吏,并说道:“那些都是本分的老百姓,万不得已才做了强盗,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它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所有过去做了强盗的人都很感激,互相劝诫说:“不要辜负了张公.”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和他的同党凶狠残暴,为害一方,老百姓实在不能忍受他们的胡作非为而告发他们,以前的县尹不敢过问.养浩任职后,把他们全部依法处治了,老百姓为此拍手称快.养浩离开这个地方十年后,老百姓仍然立碑颂扬他.

    英宗即位后,让养浩参与中书省议事.碰上元宵节,英宗想在宫内用灯彩堆叠成巨鳌一样的山,养浩得知后立即上疏给左丞相拜住.拜住将疏藏在袖里进谏,他大概说道:“世祖在位三十多年,每到了元宵节,民间严禁张灯结彩;何况是庄严的帝王住所,幽深的宫廷,应当慎重考虑.现在用灯彩堆叠成巨鳌一样的山,我认为事情虽小,然而关系重大;值得高兴的少,令人担忧的多.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英宗大怒,等到他看完上疏,却高兴地说道:“不是张希孟不敢这样说.”于是停止了这件事,赏赐给张养浩一件用贵重的丝织品做的朝服,二匹帛,用来表扬他的敢于直言进谏.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互抢夺,朝廷特授他陕西行台中丞官职.不久听到任命,立即疏散了家里的所有财产给乡里的贫困者,然后急忙坐车去上任,路上遇到饥饿的人就救济他们,遇到死了的人就好好的给他安葬.当时一斗米值十三缗,老百姓拿着钱出来买米,钱稍微有点不清楚米商就不收,老百姓只好到钱库里去兑换.那些狡诈的官吏,只给换者一半,甚至多日都换不到.老百姓因此非常穷困.养浩检查钱库中没有毁掉的可以使用的钱钞,清点一共一千八十五万五千多缗,全部在钱钞的背面盖上印记,同时又刻十贯、伍贯做钱券,给流散的贫困的老百姓,命令米商只要见钱钞上有官府印记就可以按价卖米给贫者,然后米商到钱库里按实际数目兑换.于是,官吏不敢再胡作非为.养浩又率领富人把多余的米卖给贫者,趁机请求朝廷颁布交纳粮食多者授予官职的命令.听说老百姓中有人杀了自己的儿子来奉养母亲,养浩为此放声痛哭,并把自己私人的钱拿出来接济他.

    做官四个月,没有回家住过,食宿全在衙门里,整日没有懈怠过于是操劳得病不起.死那年他刚好六十岁.关中的人像死了自己父母一样的悲伤.

    提示:

    孩纸,自己写吧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英语翻译23 各言尔至 24 杞人忧天25纪昀妙对乾隆 26诸葛亮七擒孟获27背诺之人 28范仲淹立志29欧阳修苦读 30司马光苦读写得麻烦有条理些,[语文科目]

    原文:

    侍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夫子哂之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求,尔何知?”

    “冉求,你怎么样?”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赤,尔何如?”

    “公西赤,你怎么样?”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点,尔何如?”

    “曾点,你怎么样?”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曾晳)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呢?”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疑问: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的赞礼人,那谁能来做大的赞礼呢?”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忘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此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文: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回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果真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站立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译文:

    杞人忧天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

    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乘凉,并且自言自语的说:“

    “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

    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

    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

    “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在说即使真的塌下来,

    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

    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

    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是唤醒人

    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

    译文:

    纪昀体态肥胖,特别怕热,每到夏天,常汗流浃背,衣衫都湿透了,每次去南书房(位乾清宫西南,又名南斋)值班,总要赤膊纳凉,过了很长时间才出来.高宗(乾隆)从太监口中听说纪昀有这种情况后,就打算设法戏弄他一番.

    一天,纪昀与几位同僚,又在书房里赤膊谈笑.忽然间,乾隆走出内宫,直朝书房而来,同僚们远远望见,慌忙披上衣衫,唯独纪昀因为近视,直到乾隆走到他面前时,才发觉,可是却来不及穿衣了,情急之下,便趴躲在乾隆座位后边,喘着气,一动也不敢动.乾隆坐了两个小时,亦不说话.那天暑伏酷热,纪昀直热得急汗淋漓,实在熬不住了,便伸出头来向外窥探,问同僚们:“老头子走了吗?”乾隆听了不觉闷笑,同僚们亦忍俊不禁.乾隆终于发话:“纪昀,你好无礼,怎么能讲出这般轻薄的话!为何叫我‘老头子’?如果你解释得体,就饶恕你,否则就砍你的脑袋!”纪昀说:“我没穿衣服.”乾隆就吩咐太监帮他把官服穿好.乾隆再一次用严厉的口气问:“‘老头子’三字,到底怎么解释?!”纪昀不慌不忙地脱下顶戴,磕过头,解释道:“陛下万寿无疆,这就叫做‘老’;您顶天立地,至高无上,这就叫做‘头’;天与地是皇上的父母,故而叫‘子’.”这一番巧妙的恭维答对,说得乾隆哈哈大笑,纪昀就得到了饶恕.

    由此可见,纪昀除了秉性刚正不阿,为官廉洁奉公,常能“铁齿铜牙”地和贪官佞臣斗智斗勇、激浊扬清之外,凭着他的博学多才,还有俐齿伶牙、睿智诙谐的一面.

    【原文】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济阴之贾人原文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也."立而观之,遂没.

    译文:

    济阴有位商人,渡河的时候沉了船,危急中只好伏在河中漂著的枯草上呼救.一位渔夫驾著小舟去救他,不等船划到跟前,商人就急忙大喊:“我是济上的大户,你能救了我,我送给你一百两银子.” 渔夫用船把他载到岸上去以后,他却只给了渔夫十两银子.渔夫问他:“我救你的时候你亲口许给我一百两银子,可是现在只给十两,这恐怕不合理吧?”商人马上变了脸说:“你是个打渔的,一天能有多少收入?现在一下子得了十两银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很不高兴地走开了.过了些日子,这位商人坐船沿著吕梁河东下,船撞在礁石上又沉了,而那位渔夫刚好在他沉船的地方.有人见渔夫没动,便问他:“你怎麼不去救救他?”渔夫轻蔑地回答说:“这是那位答应给我百两银子却又说不算的人.”於是,渔夫把船停在岸边,看著那位商人在水里挣扎了一阵就沉没於河水之中了.…

    诸葛亮率军至南中,所战皆捷.闻有孟获者,为夷汉所服,于是令生致之.既得,亮使观营阵,曰:“此军如何?”获对曰:“向不知虚实,故败.今蒙使观营阵,若止如此,定能胜!”亮笑,心知获尚不服,纵之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欲释获.获曰:“天下威,南人不复反矣.”于是亮进军,南中平.

    翻译:

    诸葛亮带领军队到了南方的中部,凡打仗的都胜利了.听说有叫孟获的人,是南蛮人所信服的.因此下命令使他生着到来(就是生擒啦~~).已经成功了,诸葛亮使他参观汉军的兵营阵列,说:“这些军队怎么样?”孟获回答说:“以前不知道虚实,因此失败.现在蒙您的恩使我观看兵营阵列.只是这样,一定可以胜利!”诸葛亮笑,心里知道孟获还不服,放了他使他继续作战.七次放了七次活捉.但诸葛亮还想放了孟获.孟获说:“汉军威镇天下,南方人再不反了.”于是诸葛亮进军,南方平定.

    类似问题2:求几篇文言文课外翻译赵人乞猫 好好先生 恶贵美贱 贪以死铒 以备不生 猩猩好酒 狙公之死 不知祸之将及

    1、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不是你所懂的.我怕的...

    类似问题3:课外文言文翻译 求解答 [数学科目]

    由于原文看不到只好借助部分的推理了,但答案应该没错,你放到文里检查一下就行.

    A

    A

    B

    百姓富足那么农田肥沃(可以)用来交换(其他物品),农田肥沃(可以)用来交换(其他物品)那么(收获)多出实际的百倍.

    类似问题4:英语翻译[数学科目]

    这个比较全

    类似问题5:初中课外文言文求翻译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语文科目]

    曹操南征刘表,等到刘表死后,刘表的儿子刘琮代替了他的职位,刘琮派遣使节向曹操请降.先主刘备屯兵于樊城,不知道曹操的军队突然到来,等到曹操的军队到了宛城才听到这个消息,于是带领着手下人离开了“我不忍心啊”于是停下马呼唤刘琮(希望可以通话)刘琮害怕的站不起来,不能答话.刘琮身边的人和许多荆州人都跟随刘备(一起走了),等到了当阳县,百姓有十多万,辎重车辆几千辆,每天只能走十几里路,只好派遣关羽乘船去江陵求救兵.(这时)有人对先主刘备说:“应该(舍弃百姓)快速行军保护江陵,现在虽然有很多人,但是披甲的军士少,如果曹操的兵到了,那什么抵抗呢?”先主刘备说:"要想干大事必须的以百姓为本,现在百姓归顺我,我怎么能忍心丢弃他们自己逃走呢?“

  •   4
  • 相关文章

    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
    初级经济师考试
    执业医师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
    AP考试
    CCIE考试
    营养师考试
    bec考试
    gre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