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秧歌 作文-扭秧歌作文-语文学习资料
编辑: admin 2017-25-02
-
4
上个星期,雪后晴朗的好天气,使我们忍不住要出去转一下,地点是宁溪的一个农家山庄.
我们吃惯了城市的大鱼大肉,现在品尝一下乡村的特色农家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就在我们酒醉饭饱的时候,那边传来了一阵热闹的锣鼓声,这是怎么回事呢?出去一看,原来是广场上正在举行扭秧歌活动.
这个广场四面环山,虽然是冬天,但周边的有些树木仍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平坦宽阔的广场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脸上都充满了笑容,特别是小孩子,异常兴奋,东奔西跑,也想上去扭两步.
这时候,人越来越多,连小山坡都站满了.欢快地乐曲中,一个穿着绿衣裤,右手拿着金边大扇子,左手捏着红色绸带一角的人,脚踩着鼓点,拉开了这次活动的序幕.
一刹那,广场上红绸飞舞,鼓声惊天,她们动作整齐,手中的绸布时而向前直伸,时而上下翻飞,时而左右摆动,如银蛇,似飞练,让人眼花缭乱,博得观众阵阵喝彩.更引人注目的是,一群老奶奶,你看,她们左扭一下,右扭一下,双手不断变着花样,左手拿着八角巾,右手拿着红扇子.八角巾一会儿甩在肩上,一会儿摇下来,扇子一开一合,灵活无比,真是精神十足,绝不逊色于那些小伙子.
热闹的场面一直延续到下午三点左右,喇叭声,锣鼓声,把这个寒冬的冬意吹得一干二净.我们都在看着,听着,在幸福和欢乐中陶醉着……
提示:
秧歌舞,又称扭秧歌,历史悠久,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也是一种民间广场中独具一格的集体歌舞艺术,也因扭秧歌舞姿丰富多彩,深受农民欢迎而热闹非凡。秧歌舞具有自己的风格特色,一般由舞队十多人至百人组成,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边舞边走,随着鼓声节奏,善于变换各种队形,再加上舞姿丰富多彩,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特点 秧歌舞表演起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红火热...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谁给我一篇东北大秧歌的作文?要是粘贴的我不要哦~500字以上,可以粘贴选段,大部分要原创,要体现出大秧歌的特点啊,我看看谁是大作家.[语文科目]
色彩鲜明的红衣绿裤,节奏欢快的锣鼓唢呐,兴高采烈、旁若无人的舞者,展现出淳朴浓郁的北方民风,这便是东北大秧歌带给人们的第一感受.
“龙咯里咯龙咯龙,里咯龙咯里咯龙……”东北大秧歌的锣鼓二胡一响,嗬,广场上就沸腾了!人们就像弹簧一样,聚拢起来,中老年人纷纷拿起手绢、扇子,跟着锣鼓点舞动着,扭起来.看似“笨拙”的老爷爷、老奶奶来了精神,舞动轻巧,左摆右扭,不时地挽个花样,手中的扇子、手绢也富于了生命,一个个不同的造型,一片片欢快的气氛感染着在场的所有人.顽童们也扭摆腰腿凑热闹,跃跃欲试,加入了扭秧歌的队伍.大人不时笑弯了腰.扭秧歌的队伍逐渐一圈圈扩大、扩大着……
东北大秧歌与海派等南方秧歌不同.东北大秧歌更加突出豪爽、热烈的氛围,有更多令人兴奋、夸张的肢体语言.也许,有人觉得东北大秧歌粗俗,入不得大雅之堂,但它带给人们的视觉享受和无拘无束的洒脱欢畅,我认为,是不需要高雅之势来展示的.简朴中洋溢着平凡的热情,舞动中舒展释放着全身心的快乐.这就是东北大秧歌.
类似问题2:我与胶州大秧歌作文紧紧围绕胶州秧歌积极向上的主题,突出胶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展示胶州深厚文化底蕴和市民良好精神风貌,体裁、字数不限.
“‘营海杯’我与胶州大秧歌”有奖征文启事 为进一步挖掘胶州秧歌深厚的文化底蕴,扩大影响力,丰富第二届中国秧歌节内涵,经研究,决定组织举办“‘营海杯’我与胶州大秧歌”有奖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办单位
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新闻中心、教体局、文化局、营海街道办事处
二、征文时间
即日起至2010年5月31日止
三、征文要求
紧紧围绕胶州秧歌积极向上的主题,突出胶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展示胶州深厚文化底蕴和市民良好精神风貌,体裁、字数不限.
四、奖励办法
本次征文将评出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奖品500元,二等奖奖品300元,三等奖奖品200元,纪念奖若干名,并颁发证书.
参赛作品统一发送至电子邮箱(jzxcb8070@sina.com),作品要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年龄、单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等,以便联系.纸质件请邮寄至北京路1号市级机关办公大楼449房间.
联系人:张连业
电话:82288160.
类似问题3:,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流行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它是农民在插秧时的一种歌咏活动,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述说:每年春耕时,农家的[语文科目]
每年春耕时一起敲鼓唱歌,逢年过节必表演秧歌
类似问题4:关于东北秧歌的作文怎么结尾?[语文科目]
他们在热闹的音乐中扭着,我确陷入了沉思:快乐就是这么扭出来的啊!幸福也是这么扭出来的啊!连和谐社会都是这么扭出来的!
类似问题5:陕北秧歌作文1200字的,特急!明天早上就要![语文科目]
仅供参考
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北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又称"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它主要分布在陕西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绥德秧歌最具代表性.
历史悠久
陕北秧歌舞,历史悠久相传北宋时已有,原为阳歌,"言时较阳,春歌以乐."《延安府志》记有"春闹社,俗名秧歌." 由此可知,秧歌源于社日祭祀土地爷的活动.清李调元《粤东笔记》云:"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中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竞作,弥日不绝,是日秧歌".故又有人指出,秧歌传自南方,是陕北的一种外来文化.作家曹谷溪在《再谈陕北秧歌》中说:"陕北人闹秧歌,就是图个红火.每年正月二三开始,几乎要闹腾一个正月天.一直到二月初二才压了锣鼓五音".形式多样,是一种民间广场集体歌舞艺术,表演起来,多姿多彩,红火热闹. 陕
绥德县第一中学秧歌队北地区 "闹秧歌"习俗由来已久.如陕北的绥德、米脂、吴堡等地,每年春节各村都要组织秧歌队,演出前先到庙里拜神敬献歌舞,然后开始在村内逐日到各家表演,俗称"排门子",以此祝贺新春送福到家,这是古代祭社活动的延续,十五日灯节这天,秧歌队还要"绕火塔""转九曲"."绕火塔"也叫"火塔塔",先用大石和砖垒起通风的座基,上面再用大块煤炭搭垒成塔形,煤炭之间有空隙,填入柴禾、树枝以便燃点.由于当地煤炭质量好,又有柴木助燃,所以在十五日的夜晚点燃后,火焰照红夜空,秧歌队绕塔高歌欢舞,非常好看.此习是古代"祀太乙""积薪而然"求火消灾驱邪的遗风.此风俗在清代县志中有记载,如《绥德县志》"并以煤块积垒如塔,至夜,然(燃)之,光明如昼."《米脂县志》"铺户聚石炭垒作幢塔状(俗名"火塔塔"),朗如白昼."可见此俗由来已久.
豪迈粗犷
绥德可谓陕北秧歌的中心,那里的农村至今仍保留传统的秧歌表演程式、礼俗和风格特色,其中既有古代乡人驱傩的"神会秧歌"、"二十八宿老秧歌",也有1942年之后才兴起的新秧歌.秧歌表演者常有数十人,有的多达近百人,在伞头的率领下,踏着铿锵的锣鼓,和着嘹亮的唢呐,作出扭、摆、走、跳、转的动作尽情欢舞.沉浸在欢乐愉快的喜庆气氛中的陕北高原秧歌表演十分红火.秧歌吸收当地流传的水船、跑驴、高跷、狮子、踢场子等形式中的艺术元素,组成浩浩荡荡的秧歌队.
早年多是男扮女妆.随着时代的发展,女的也参加.男女队身着彩服或带云角装
陕北秧歌的秧歌服,男的用毛巾包头,女的手持彩肩、汉巾.拜年有排门子秧歌,彩门秧歌;正月十五有酒曲秧歌、花灯秧歌.小场子秧又叫踢场子,分二人场、四人场,八人场.舞蹈动作丰富,豪迈粗扩,潇洒大方,充分体现了陕北人民淳朴局憨厚、开朗乐观的性格.
陕北秧歌表演形式,主要特点是"扭",所以也叫'扭秧歌",即 在锣鼓乐器伴奏下以腰部为中心点.头和上体随双臂大幅度扭动,脚下以"十字步"作前进、后退、左腾、右跃的走动.上下谐协,步调 整齐,彩绸飞舞,彩扇翻腾,同时还可以伴随着唱.
陕北秧歌主要有三种角色,即伞头、文、武身子和丑角.陕北秧歌的领头人叫伞头,一手持伞,一手持"虎撑",两种道具都有吉祥的含义.伞,寓义庇护众生,风调雨顺;虎撑与唐代名医孙思邈有关.据说孙思邈曾为老虎治病,为便于观察和治疗,曾用一铁圈撑开老虎的嘴,这铁圈就叫"虎撑".后来,虎撑演化为串乡治病民间医生手中发出声响的"串铃",成为民医的标志.它在伞头的手中,则成为消灾却病的象征物,又是指挥秧歌队表演和变化队形图案的响器.伞头是秧歌队的领头人,通晓传统秧歌唱段,能即兴编唱新词,根据场地气氛或各家的情况出口成章.演唱时,他领唱,众队员重复他最后一句,形式简朴、热闹,词句生动、易懂,唱得观众皆大欢喜.现在的秧歌舞,经过改革后角色有所不同,服饰可为现代装,腰系红绸带.手中道具可以是镰刀、锤子,可用花伞.丑角也可不要,也可和霸王鞭结合起来.
风格流派
陕北秧歌主要有"大秧歌"和"踢场子"两大类.大秧歌,是一种在广场上进行的集体性歌舞活动,规模宏大,气氛热烈,动作矫健豪迈,情绪欢快奔放,并伴有狮子、龙灯、竹马、旱船、跑驴等社火节目,队形变化丰富,有"龙摆尾"、"卷白菜"、"十字梅花"、"二龙吐水"、"十二莲灯"等数百种排列法.小场表演包括"水船"、"跑驴"、"高跷"、"霸王鞭"等.也可根据动作风格和内容划分为"文场子"、"武场子"、"踢场子"、"丑场子"等;其中"踢场子"为表现男女爱情生活的双人舞,参加人数为偶数,成双成队,男待彩扇,女舞彩绸,有较高难度的舞蹈动作,需展示"软腰"、"二起脚"、"三脚不落地"、"龙爪穿云"、"金鸡独立"、"金钩倒挂"等高难技巧,既刚健又柔美,既洒脱,又细腻.逢年过节,城乡都组织秧歌队,拜年间好.村邻之间还扭起秧歌互相访拜
,比歌赛舞,热闹非凡.男角叫"挂鼓子"女角叫"包头",过去均由男子扮演,"挂鼓子"的动作朴拙,有武术的爆发力."包头"的动作质朴、活泼,具有农村妇女的特点.表演虽有套路,但即兴创造的成分极大,充满陕北农村生活的情趣.技艺精湛的演员深受群众的喜爱,如李增恒扮演的"包头"形象俊俏,表演洒脱、灵巧,有"溜溜旦"的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