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海棠树阅读答案老海棠树的阅读答案第一题 从全文看.
编辑: admin 2017-25-02
-
4
不太对得上,自己参考一下.
1.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标题有什么好处?(4分)
答案: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老海棠树”自始至终贯穿全文,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两点“好处”在文中是显而易见的.
2.第②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内容上,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上的快乐,借以反映奶奶对“我”的关心;结构上,为下文进一步写“我”和奶奶的亲情作铺垫.
3.从第④段中找出与第⑤段画线句“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相照应的句子:(2分)
答案: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
这道题目要求寻找有照应关系的语句.在“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中可以抓住两个词语——“可”、“帮”,“可”表转折,表逆向,“这回奶奶不要我帮”,逆向的就是奶奶要“我”帮.审题时务必要注意寻找范围——从第④段中找出.这样,答案就自然出来了.(2分)
4、文中有A、B两处划线句,请对其做圈点评注,写在下面.(6分)
要求:⑴为A句中“海底捞月”一词,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做注.
⑵品评赏析B句,可以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入手.
(A) 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B)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A、海底捞月:生动体现了"我"敏捷的动作和顽皮淘气的个性.
B、是对奶奶的动作、神态描写,体现了奶奶此刻非常惭愧、沮丧、失落的心理.
5.品读第⑥段画线部分“‘奶奶.’‘奶奶!’‘奶奶——’”,从语气的角度分析
“我”心理变化的过程.(3分)
答案:第一声陈述的语气写出“我”有一点不安,知道伤了奶奶的心;第二声感叹的语气写出“我”急于想得到奶奶的原谅;第三声无奈的语气写出“我”的哀求.
这道题要求品读选文中第⑥段“‘奶奶.’‘奶奶!’‘奶奶——’”,从语气的角度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我”的三声呼唤看似一字不差,实则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及心理变化.这就要求考生不但能够根据标点符号所示的不同语气进行比较、分析,而且还能结合上下文“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以及“眼里竟毫无对我的责备”中的“竟”字,体会“我”由不安想请求奶奶原谅,再到无奈哀求的情感及心理变化.
6.选择文中最触动你的一个场景,写一段80字左右的感想.(4分)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老海棠树[语文科目]
1 从第④段中找出与第⑤段画线句“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相照应的句子:____(2分)
2 第②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5分)
3 品读第⑥段画线部分“‘奶奶.’‘奶奶!’‘奶奶——’”,从语气角度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
____(6分)
4 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标题的好处是____(5分)
5 选择文中最触动你的一个场景,写一段80字左右的感想.(8分)
1.(2分) 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
2.(5分)内容上,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亡的快乐,借以反映奶奶对“我”的关心;结构上,为下文进‘步写“我”和奶奶的亲情作铺垫:
3.(6分)第一声陈述的语气写出“我”有—点不安,知道伤了奶奶的心;第二声感叹的语气写出“我”急于想得到奶奶的原谅;第三声无奈的语气写出“我”的哀求,
4.(5分)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5.言之有理即可.
类似问题2:老海棠树阅读答案请概述3-7段中奶奶在老海棠树下所做的事情 急~ 速度~! 急
糊纸袋、补花,扫院子、扫街,识字、读报纸.
类似问题3:求老海棠树阅读答案![语文科目]
15.(2分) 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 16.(5分)内容上,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上玩的快乐,借以反映奶奶对“我”的关心;结构上,为下文进一步写“我”和奶奶的亲情作铺垫: 17.(6分)第一声陈述的语气写出“我”有—点不安,知道伤了奶奶的心;第二声感叹的语气写出“我”急于想得到奶奶的原谅;第三声无奈的语气写出“我”的哀求, 18.(5分)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19 (8分)感点明确,围绕中心,理由充分,语言流畅,8分;感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通顺,7-6分;有感点,有理由,40字以上,5-4分;有感点,40字以下.3—1分.
1.文章写了奶奶那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文章反复写了奶奶在海棠树下张望的情形,奶奶的“张望”是什么?
3.在组织文章内容上,本文除了时间顺序还有着怎样的内在顺序?请具体说明.
4.从全文来看,“老海棠树”这一意像在文中有着怎样的作用?
1. 糊纸袋、补花,扫院子、扫街,识字、读报纸.
2. 奶奶的“张望”就是她的期盼.被人说成是吃过剥削饭的地主,她感到屈辱.她希望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她希望通过辛苦劳动,用行动证明自己能够自食其力;她努力识字读报,希望自己能够跟得上时代;她期望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3. 文章的内在顺序是“我”对奶奶行为的认识过程和感情的深化过程.文章先写“我”小时候不明白奶奶为什么要那么辛苦地劳作,后来长大了才有所理解,最后写自己对奶奶的怀念,对当年伤害奶奶的言行的痛悔.
4. “老海棠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它是文中时序更替的标志,文中所写的每件事都以它为背景;它是奶奶的象征,在“我”的记忆里与奶奶的形象不能分开;它对刻画奶奶的形象和抒发作者的情感起到了重要的烘托作用.
类似问题4:老海棠树阅读答案1 品味第七段“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中凑的妙处2 比较下面原句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原句:但在我的印象里,奶奶的目光慢慢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语文科目]
自己参考一下
1.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标题有什么好处?(4分)
答案: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老海棠树”自始至终贯穿全文,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两点“好处”在文中是显而易见的.
2.第②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内容上,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上的快乐,借以反映奶奶对“我”的关心;结构上,为下文进一步写“我”和奶奶的亲情作铺垫.
3.从第④段中找出与第⑤段画线句“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相照应的句子:(2分)
答案: 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
这道题目要求寻找有照应关系的语句.在“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中可以抓住两个词语——“可”、“帮”,“可”表转折,表逆向,“这回奶奶不要我帮”,逆向的就是奶奶要“我”帮.审题时务必要注意寻找范围——从第④段中找出.这样,答案就自然出来了.(2分)
4、文中有A、B两处划线句,请对其做圈点评注,写在下面.(6分)
要求:⑴为A句中“海底捞月”一词,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做注.
⑵品评赏析B句,可以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入手.
(A) 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B)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A、海底捞月:生动体现了"我"敏捷的动作和顽皮淘气的个性.
B、是对奶奶的动作、神态描写,体现了奶奶此刻非常惭愧、沮丧、失落的心理.
5.品读第⑥段画线部分“‘奶奶.’‘奶奶!’‘奶奶——’”,从语气的角度分析
“我”心理变化的过程.(3分)
答案:第一声陈述的语气写出“我”有一点不安,知道伤了奶奶的心;第二声感叹的语气写出“我”急于想得到奶奶的原谅;第三声无奈的语气写出“我”的哀求.
这道题要求品读选文中第⑥段“‘奶奶.’‘奶奶!’‘奶奶——’”,从语气的角度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我”的三声呼唤看似一字不差,实则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及心理变化.这就要求考生不但能够根据标点符号所示的不同语气进行比较、分析,而且还能结合上下文“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以及“眼里竟毫无对我的责备”中的“竟”字,体会“我”由不安想请求奶奶原谅,再到无奈哀求的情感及心理变化.
6.选择文中最触动你的一个场景,写一段80字左右的感想.(4分)
【考生实例1】
“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奶奶都注意着.这令人触动.奶奶在树下望着“我”,关爱着“我”,我们的亲人何尝不是这样:冬天,当我们熟睡时,给我们多盖一条被子;夏天,当我们伏案时,给我们倒一杯凉凉的茶水……亲人们在细小中关心着我们.我们应该了解、珍惜,也关心自己的亲人.
【考生实例2】
最后,奶奶离“我”而去,“我”对她的思念与悔恨之意逐年定格的场景令人感到凄凉与悲伤.往往美好的事物存在时不知珍惜,到了失去的时候才感到伤心.平时,我们常常会对老人有所不满,不知老人的良苦用心.今后,我们一定要懂得珍惜,珍惜老人的关心,珍惜老人的存在,珍惜一切美好的事物
类似问题5:老海棠树的阅读问题及答案[语文科目]
15.(2分) 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16.(5分)内容上,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上玩的快乐,借以反映奶奶对“我”的关心;结构上,为下文进一步写“我”和奶奶的亲情作铺垫:17.(6分)第一声陈述的语气写出“我”有—点不安,知道伤了奶奶的心;第二声感叹的语气写出“我”急于想得到奶奶的原谅;第三声无奈的语气写出“我”的哀求,18.(5分)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19 (8分)感点明确,围绕中心,理由充分,语言流畅,8分;感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通顺,7-6分;有感点,有理由,40字以上,5-4分;有感点,40字以下.3—1分.
1.文章写了奶奶那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文章反复写了奶奶在海棠树下张望的情形,奶奶的“张望”是什么?
3.在组织文章内容上,本文除了时间顺序还有着怎样的内在顺序?请具体说明.
4.从全文来看,“老海棠树”这一意像在文中有着怎样的作用?
1.糊纸袋、补花,扫院子、扫街,识字、读报纸.
2.奶奶的“张望”就是她的期盼.被人说成是吃过剥削饭的地主,她感到屈辱.她希望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她希望通过辛苦劳动,用行动证明自己能够自食其力;她努力识字读报,希望自己能够跟得上时代;她期望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3.文章的内在顺序是“我”对奶奶行为的认识过程和感情的深化过程.文章先写“我”小时候不明白奶奶为什么要那么辛苦地劳作,后来长大了才有所理解,最后写自己对奶奶的怀念,对当年伤害奶奶的言行的痛悔.
4.“老海棠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它是文中时序更替的标志,文中所写的每件事都以它为背景;它是奶奶的象征,在“我”的记忆里与奶奶的形象不能分开;它对刻画奶奶的形象和抒发作者的情感起到了重要的烘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