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京》 于谦 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

编辑: admin           2017-24-02         

    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有一根长20厘米的线香和一根长30厘米的线香.将两根线香同时点燃,从点燃线香开始,线香剩余长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为30厘米—4分钟、20厘米—6分钟.从点燃开始,多少时间后两根线香剩余部分[数学科目]

    30-30/4*x=20-20/6*x

    x=2.4分钟

    类似问题2:“清风两袖朝天去,免碍阎罗话短长”什么意思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于谦所写的《石灰吟》,它真切地表达了于谦的志向,也是于谦一生高洁情操的最好写照.

    于谦(公元1398~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出生在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进士,授御史,曾在明英宗年间任兵部尚书,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

    于谦出仕以后初任监察御史,一当官就很注重清廉自律.人家当官前呼后拥,尽显官威;于谦当官便服一套、瘦马一匹.他敢于为民请命,严惩作奸犯科的权贵,因而屡次受到排挤打击.但他一如既往,矢志不改.每次进京,只带随身行装,从不给上司送礼.

    宣德年间,他由河南巡抚调京任兵部侍郎时,河南的幕僚们劝他:“你不向上司献金玉,就带上点土特产吧!如绢帕、蘑菇、线香之类的.”于谦听罢仰面大笑,笑罢秉笔赋诗以明志:“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碍阎罗话短长.”

    此诗的大意是说:蘑菇、绢帕和线香是供人们使用的,如果都被当官的拿去讨好了上司,就会给人民生活所需带来困难;自己一身清白去做京官,就不会让老百姓指戳脊梁.于谦还将“两袖清风朝天去”这句话写成横匾,挂上自家的门楣,以示不为利禄所动.但是,同僚并不以其为谦虚清廉,反而说他坏了官场规矩,而且是“居心叵测”.于谦对此置若罔闻,还是没有随波逐流,言行始终如一.

    从此,于谦空手入京就职这个故事广泛传开了,“两袖清风”还被引申为“品德正直清廉官员”的代名词.

    在于谦一生中,他所遇到的最大事件是“土木堡之变”,从这个事变中也最能体现他的性格和操守.

    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侵略军席卷北方、挥师南下,明英宗偏听全无军事常识的太监指划,结果在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县境内土木村)一战,明朝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虏而做了阶下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消息传到京城,有人主张南逃,有人主张投降,朝议一片恐慌.

    在这个危急关头,身为兵部侍郎的于谦挺身而出,痛斥种种逃跑主义和投降主义,积极主张抗击瓦剌侵略军.皇弟郕王监国,将于谦擢为兵部尚书.于是于谦调集各路兵马,决心保卫京城.敌方以明英宗为人质,威胁明朝廷投降,否则就杀掉英宗.有人又主张献城投降以保英宗之命.于谦却义正词严地质问:“到底国家民族重要,还是英宗的个人生命重要?”坚决拒绝瓦剌军的最后通牒.

    于谦带领二十多万大军,坚守京城,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九月郕王即帝位,为明景皇.十月,瓦剌首领也先挟持英宗破紫荆关威胁京师,于谦分遣诸将列阵九门迎敌,并亲自督战,击毙也先弟孛罗及其高级将领卯那孩,取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

    也先见其军队死伤惨重却捞不到半点油水,又顾虑中原毕竟国大力强,正所谓“烂船尚有三斤钉”,一个不小心被于谦反攻过来恐怕后果堪虞.于是他就请求议和,还卖了个顺水人情,在退军之时将明英宗送回明朝廷.

    明英宗回朝复辟而重新登位后,不思于谦抗敌之功,却恨于谦不听瓦剌之劝,使他几乎命丧刀下,就找个借口把于谦下狱,随即斩首,一泄私愤.于谦临刑时毫无惧色,更无愧色,昂首吟诵自己创作的诗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就是这样,一生可谓历经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的磨难,但为官始终清廉刚正,死后家无私积,一贫如洗.

    一直到明英宗死后,明献宗登位,为了平息民愤收买人心,才下令为于谦平反昭雪.

    于谦活得直,死得冤,但他的生则杰为典范,死则重于泰山.

    类似问题3:于谦的入京诗中提到这么一句: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语文科目]

      古往今来,凡为官清廉、不贪钱财者,常以“两袖清风”自誉.说起它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明人都穆的《都公谭纂(zuǎn)》记载了下面的故事.  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诗人.他曾先后担任过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尚书等职.于谦作风廉洁,为人耿直.谦生活的那个时代,朝政腐败,贪污成风,贿赂公行.当时各地官僚进京朝见皇帝,都要从本地老百姓那里搜刮许多的土特产品,诸如绢帕、蘑菇、线香等献给皇上和朝中权贵.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贪官的嘲弄.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  他曾作过《入京诗》一首:  绢帕蘑菇与线香,  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  免得闾阎话短长.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绢帕、蘑菇、线香这些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可是因为贪官污吏的搜刮,它们反而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所以我什么也不带,只带两袖清风去朝见天子(古时,人们把随身的钱物放在袖中),免除百姓的不满.这首诗嘲讽了进贡的歪风,表现了于谦为官清廉、不愿同流合污的铮铮风骨.  “两袖清风”比喻为官清廉或表示贫穷,手头一点积蓄也没有.  绢帕、蘑菇、线香都是他任职之地的特产.于谦在诗中说,这类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只因官吏征调搜刮,反而成了百姓的祸殃了.他在诗中表明自己的态度:我进京什么也不带,只有两袖清风朝见天了.诗中的闾阎是里弄、胡同的意思,引申为民间、老百姓.

      编辑本段于谦古诗《两袖清风》

      诗句

      两袖清风(明·于谦)[1]   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语短长.

    类似问题4: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的意思

    您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您!

    这首诗是明代于谦所作的《入京》.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绢帕、麻菇、线香这些东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可是因为贪官污吏的搜刮,它们反而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所以我什么也不带,只带两袖清风去朝见天子(古时,人们把随身的钱物放在袖中),免除百姓的不满.这首诗嘲讽了进贡的歪风,表现了于谦为官清廉、不愿同流合污的铮铮风骨.“两袖清风”因而比喻为官清廉或表示贫穷,手头一点积蓄也没有.

    类似问题5: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在这里,闾阎借指什么?

    百姓

  •   4
  • 相关文章

    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
    初级经济师考试
    执业医师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
    AP考试
    CCIE考试
    营养师考试
    bec考试
    gre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