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编辑: admin 2017-12-03
-
4
瞬时速度是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是物体在运动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A、瞬时速度对应时间轴上的点,时间趋于无穷小时可以看做一个时间点,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
B、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平均值一般是不相等的.故B错误;
C、物体只有在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故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故C正确;
D、平均速度是指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故D错误;
故选:AC.
提示:
c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始终固定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若斜面向左匀速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没有做功②若斜面向上匀速移动距离s,斜面对物块做功mgs③若[物理科目]
这个题目是考查你对做功的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答案是A是没有问题的,下面看解析:
做功: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并在力的作用方向上移动一段位移,那么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概念中有两个关键点:一、物体必须受到力;二、物体在力的作用方向上产生位移.
现在分析这个题目:
①、斜面向左匀速移动,那么物块也是匀速的,假如物块受到斜面对它的总用力,它肯定会有加速度,那么它就是加速运动了,很显然斜面此时对物块没用作用力,所以斜面对物块没有做功.此选项正确
②、静止在斜面上的物块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物块对它向上的支持力,还有竖直向下的重力!如果斜面向上匀速移动,那么此时物块也匀速向上运动,说明此时物块不受到合外力作用没有加速度,这是因为斜面对物块向上的支持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结果,显然物块受到向上的总用力,而且向上移动了位移s,根据做功公式:G=FS 牛顿第二定律:F=ma 所以做功为:mas
又此时向上的支持力=重力,向上的加速度大小就是g,所以做功为:mgs.此选项正确
③、这个选项对照①,这个就是在水平方向上,因为斜面对物块有力,而产生了加速度a,并且移动了位移s,根据②中写的做功公式可以知道斜面对物块做功为:mas.此选项正确
④ 、斜面向下以加速度a移动,说明物块也如此运动,在②中分析可知物块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共同做用,此时它们产生的合加速度是a,也就是两个力共同做功是mas,而重力做功是mgs,所以斜面做功应该是:总功减去重力做的功,即mas-mgs=m(a-g)s 所以此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③,选A.
写的真累!希望对你有帮助!不懂的话继续问,我再补充说明!
类似问题2:质量为0.5kg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在落下头2s内重力对物体做的功?这2s内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2s末重力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物理科目]
重力对物体的冲量 P = sqr(2mE)= mgt ,带入t = 2s,求得 E = 100焦耳.
平均功率为 E/t = 100/2 = 50瓦特.
末速率 V = P/m = mgt /m = gt = 20 .瞬时功率 = mgV = 100瓦特
类似问题3:质量为m=2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着粗糙水平面运动,由静止加速到10m/s,用时4s,后以10m/s匀速运动了两秒,设物体受阻力大小恒为4N.求在0-6s过程中拉力的平均功率.[物理科目]
0-4S内位移S1=Vt=(0+10)/2X4=20m,后两秒位移S2=10*2=20m总位移为:40m
0-4S内位移加速度a=Δv/t=10/4=2.5m/s*s
拉力F-f=ma F-4=2*2.5 所以F=9N匀速时F=f=4N
所以拉力做功W=FS=9*20+4*20=260J,功率P=W/t=260/6=43.3W
类似问题4:如图所示,位于水平面上的质量为1Kg的小木块,在大小为5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70角的拉力作用下从静止沿地面做加速运动,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求(1)拉力、摩擦力、地面对物[物理科目]
看不到图,就根据题意说吧.
(1)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N1=mg-Fsin37°
摩擦力:f=μ*N1
向前的拉力:N2=Fcos37°
物体运动加速度:a=(N2-f)/m
4S内物体运动的距离:S=(a×4×4)/2
拉力做的功:W(f)=N2×S=Fcos37°×S
摩擦力负功:W(f)=f×S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向上,由于是水平面上运动,所以支持力不做功.
(2)4S末物体的速度为V=4a;
4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平均)=2a
拉力在4秒末的功率为W=N2×V=
拉力在4秒内的平均功率为 W(平均)=N2×V(平均)=
具体数值自己算吧:)
类似问题5:如果真空中的光速为C=3×10^8M/S,当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为V1=2.4×10^8M/S时,质量为3KG,当它的速度为V2=1.8×10^M/S时,质量为多少?[物理科目]
m=m0/√(1-v²/c²)
m1/m2 = √(1-v2²/c²) / √(1-v1²/c²)
m2 = √(1-v1²/c²) m1/√(1-v2²/c²) = √(1-0.8²)/√(1-0.6²) ·3 = 2.2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