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题,请附图详细讲解,谢谢,菁优网上的看不懂如图所
编辑: admin 2017-12-03
-
4
分析:
当杆与竖直墙面夹角为53度时,A球下降的距离是 h=L*(cos37度-cos53度)=0.2 L
由题意可知,A、B及杆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得
(2m) g h=[(2m) * VA^2 / 2 ]+(m* VB^2 / 2)
即 (2m) g * 0.2 L=[(2m) * VA^2 / 2 ]+(m* VB^2 / 2)
得 0.8 g L=2 * VA^2+VB^2 -----方程1
另外,因杆的长度是不变的,所以把VA、VB两个速度正交分解在平行杆与垂直杆方向,得平行于杆方向的分速度相等,即
VA* cos53度=VB* sin53度
VA* 0.6=VB* 0.8
简化后,得 3* VA=4* VB ----方程2
由方程1和2联立,解得
VA:VB=4:3
VA=4*根号(0.8 g L / 41)
VB=3* 根号(0.8 g L / 41)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菁优网的VIP能帮看下这道题目的解析么 某物理小组在一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的滑块通过轻绳绕[物理科目]
(1)为了测量滑块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④
④
.(填选项前的编号)
①木板的质量m1,
②滑块的质量m2:
③砝码的质量m3,
④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4.
(2)滑块的滑动摩擦力表达式为f=m4g
m4g
.(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该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二力平衡(或滑块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等于摩擦力)
二力平衡(或滑块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等于摩擦力)
.
(4)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点:难以控制滑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或砝码的质量不连续)
类似问题2:点电荷q 4.0×10^-10 C,处在导体球壳的中心,壳的内外半径分别为[R1]2.0cm和[R2]3.0cm ,求:(1)导体球壳的电势; (2)离球心r 1.0cm处的电势; (3)把点电荷移开球心1.0cm后导体球壳的电势.第一题[物理科目]
看你的样子似乎你有具体答案.
第一题,静电平衡后,导体内部场强为0,在导体壳中作一同心球面为高斯面,用高斯定理可知高斯面内电荷代数和为0,因此导体壳内层带负电,由于导体壳本身电荷量代数和为0,因此外层带正电.内外层电荷量总和大小均为q.导体球电势分布和点电荷电势分布一致,由于内层带负电,点电荷带正电,在导体壳内部两者电势标量叠加后为0,只剩外层对导体内部电势的贡献.
第二题,电势叠加指的是q、内层和外层对该点电势的标量叠加.顺带一提,球壳对内部电势是常量.由于半径不同,内外层的电势不会完全抵消.具体就不给你算了.
这样第三问你已经能做了吧?
类似问题3:见照片,这是菁优网的解析,划线部分我看不懂, [数学科目]
看不太清解析,我来说一下自己的理解.
就是如果走B-C-D-A的话BC可传递3,即使CD可传递5也不行,以为如果是5的话不能通过BC
再如走B-F-G-A的话,虽然BF可传递7,但是走到FG就过不去了,因为他只能传递6
其他都一样
总而言之,先找到从A到B一共有几条路可以走,再找到各线路中最小的数字,相加,得到答案.
类似问题4:图都看不懂..
开始cd受到的力向上,后来电流方向改变cd受力方向也改变
G左=G右-F安 1
G左+mg=G右+F安 2——G左=G右+F安 -mg
2-1得到:0=2F安-mg
计算出安培力就可以计算出B
类似问题5:为什么突然看到菁优网上的所有题目都要优点?有的右下方没有写VIP,但打开后也要优点.怎么回事?浪费了我好多优点!以前都不是这样的.就突然间发现了这个问题.
我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你过几天再看看好像就不是这么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