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授课观后感 500到600字之间 不能超600
编辑: admin 2017-09-03
-
6月20日上午十时,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中国将首次在神舟飞船上进行太空授课。这是我国前所未有的,在全球来说也是第二次。因此,神十太空授课不仅是举国瞩目的一次盛世,也是全球爱好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学者、朋友的一次盛世。
第一次太空授课是什么时候呢?其实,早在1985年,美国宇航局就提出了太空授课的构想,并且为此训练了两名女教师,一个是麦考利夫,一个是摩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第二年飞船升...
展开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神十航天员太空授课观后感,600字,急.600字,以观看者的角度写[物理科目]
神十飞天,太空对接,美女航天员王亚平作为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授太空科学知识,她铿锵有力的声音透过云层,传递到全国乃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的地球母亲也不禁为之震撼.应该说,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举,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载人航天技术,也意味着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已经向教育领域伸出了橄榄枝.
6月20日上午十时,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中国将首次在神舟飞船上进行太空授课.这是我国前所未有的,在全球来说也是第二次.因此,神十太空授课不仅是举国瞩目的一次盛世,也是全球爱好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学者、朋友的一次盛世.
第一次太空授课是什么时候呢?其实,早在1985年,美国宇航局就提出了太空授课的构想,并且为此训练了两名女教师,一个是麦考利夫,一个是摩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第二年飞船升空时,麦考利夫与飞船一同殒梦地球上空——那次,飞船“挑战者”号升空73秒后突然爆炸而破碎.
然而,摩根却并未放弃这个上天授课梦,为此她又准备了22年.终于,在2007年,她在国际空间站里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的太空授课,通过视频,给学生上了25分钟课,并展示了宇航员在太空怎样运动、在太空如何喝水等情景.
无独有偶,此次我国同样是由女航天员来进行授课,但授课的难度却比摩根那次要大得多——此次王亚平主要是展示在失重环境下的一些物理现象,演示的不再是喝水、运动等我们都早已比较清楚的内容,而是科技含量更高的物理概念.
王亚平在此次讲课中主要演示了五个实验,分别是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主要是让青少年了解在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会有何特点,液体表面张力有什么作用,同时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这五个实验不要看起来简单,但其背后蕴藏的物理知识却是令人惊奇而深厚的!
有人询问太空中的生活用水是不是循环使用的.我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指令长聂海胜告诉我们,飞船中的用水是从地球带上来的,但目前还不具备循环利用功能,因为这需要更先进的技术和复杂的设备.听了这话,我不禁有些心酸,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活该有多艰苦啊.
也许,太空生活用水的循环利用是否能够实现就需要看我们青少年这一代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对神秘的太空感兴趣,愿意为我们的航天事业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向我们“中国梦 太空梦”的实现靠近!
类似问题2:彩色的翅膀读后感不要内容光感受600字[语文科目]
每个人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但表达方式却千差万别.驻守在海岛上的战士,用勤奋和智慧,建设祖国的海岛.我读了《彩色的翅膀》这篇课文后,深深地体会到了战士小高的那颗爱国的心.
“我”和小高一起前往宝石岛驻防.小高刚去黑龙江探亲,抱着一个纸箱回来了.“我”就有意同小高开玩笑,说纸箱里一定装着好吃的东西.小高却说,纸箱里装的是一些昆虫.“我”非常奇怪.傍晚,到了宝石岛,“我”和小高去参加“尝瓜会”,大家一起品尝了岛上的第一个西瓜.“我”从“尝瓜会”上得知,原来,由于没有昆虫授粉,岛上种东西需要人工授粉.小高带昆虫到海岛上,是为了让昆虫给植物授粉,让植物更好地生长.
小高是一名驻守在海岛上的战士,他的任务是为祖国保卫海岛,建设海岛.小高有一颗爱国的心,他一丝不苟地执行自己的任务,甚至想到了从家乡带昆虫来给植物授粉.这件事情,充分地体现出他的爱国之情.
我现在没有能力为祖国作大的贡献,但我也可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培养自己的爱国之心.
前一段时间,老师让几位同学办“爱国主义”主题的手抄报,其中就有我.回到家,我们几位同学都非常认真地办了手抄报.我们精心地设计手抄报的版面,找到赞美祖国、歌颂祖国的散文、诗词和格言,一笔一划地抄写在手抄报上,还把插图画得非常漂亮.同学们这样做,就是热爱祖国的一个表现.我们现在就要有一颗爱国的心,长大了才能报效祖国.
爱国,不一定要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象小高那样,心里永远装着祖国,永远想着为祖国作贡献,就是一位爱国的人.
类似问题3:观太空授课有感600字,[政治科目]
神舟十号航天员20日上午在天宫一号进行的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传递出这样一种理念:向民众普及科学知识、激发科学精神,同样是中国开展航天活动的重要任务.
神十飞行是我国载人航天第一次应用性飞行,太空授课生动体现了“应用性”特色,体现了航天工程直接为国民教育服务的功能.
实际上,太空科普教育活动也是世界航天活动的组成部分.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美国就开始推行“教师在太空”等一系列太空教育计划.
作为载人航天的后来者,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实践刚刚开始,但历次神舟飞行在实现工程目标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了解航天、走近科学的热情.30岁左右的年轻一代已经成为载人航天工程各系统的技术骨干,而他们中的很多人,正是在航天员杨利伟首次登上太空那一幕的激励下走进航天行列的.
正如女航天员王亚平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的,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都是学生.科学永远是一个国家前行的基石.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程中,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才热爱航天、投身航天,需要全社会理解、支持这项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航天科普活动中蕴藏着中国航天走向明天的无穷潜力.
类似问题4:中国梦 我的梦 (太空授课的观后感)600字左右[政治科目]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梦则民族有望,少年追梦则国家昌盛.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梦,不管梦想或大或小,只要有梦,就是我们心中不灭的希望.梦想照亮人生,梦想改变现实,梦想创造历史!作为新社会的主人,新时代的佼佼者,我们有理由为国家的兴荣贡献一份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李清照评价的伟大的人民教师.是啊,教师的职业令人敬佩,她拨动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弦.我的梦想也是如此.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用我的所能为每一个学生教学,为每一个学生负责,希望为国家、社会培养出人才,报效于祖国.愿多年以后,不求他们能记得我,只希望看到他们的成果.
我也想作为一名律师.律师的职业必须大公无私,一心为人民所着想.我认为我作为律师,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为每一个人民挽回他们应有的报酬,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不必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只有人民之间的和睦,才能使社会和睦,地球充满爱,我想,每一个地球人都希望有这样一个美好的、和谐的世界.
每次当我看到批评中国能力的论文时,我心中总会感到悲伤,但又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观点.所以,我又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为中国的设备添上一笔浓而重的笔调,让中国稳步向前,不再受外国人的耻笑.当然,我们中国人也要从自身行为作起,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
花开四季添特色,潮涌九州竞风流.使命光荣,任重道远.为了我的中国梦,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让我们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学会承担起我们的责任,在追求理想,为国奋斗中,激扬无悔青春.我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类似问题5:昆虫记读后感600字,有多一点感受的,不要重复的[语文科目]
灯下,我静静地坐在书桌前,一手拖着下巴,一手握着一支钢笔.桌上放着已经翻阅了无数遍的《昆虫记》.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他的《昆虫记》使我辗转反侧,难以成眠.我的思绪飞扬,飞到山青水秀的乡下外婆家.
小时候,每到夏天,我都会在外婆家住上一阵子.跟着大我三岁的表哥,我们几乎翻遍了院内院外的每一个角落.大有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情趣.捉过萤火虫,掏过蚂蚁洞,撅过蝉的幼虫,甚至还养过数不清的蝈蝈.跟昆虫没少打过交道.殊不知,在阅读了《昆虫记》后,我竟被深深地震撼了.我从不知观察虫子,与虫子打交道还有如此高深的学问.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这许许多多关于昆虫的知识,竟使我有种第一次进入一个生动的昆虫世界的幻觉,我仿佛成了“虫盲”.(这样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丰富的巨作使我浮想联翩.) (的故事)啊!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他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萤火虫、蚂蚁、蜘蛛、蟋蟀、毛毛虫,燕子、麻雀……林林总总,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昆虫的景况,涵盖了关于昆虫的进食、保护自己、交配、养育后代、劳作、狩猎及生死,几近所有的细节.
灯光下,字行里,我又回到了家乡.大师的身影与我的重叠…
累死了!
-
4
历史将记住这一天.在北京时间2013年6月20日,神十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为大家进行了太空授课.整个授课持续时间约为40分钟,聂海胜辅助授课,而张晓光则担任摄像师.这是我国前所未有的一种尝试,许多网友纷纷表示观看后心中感触颇深.我也一样.
在此次短短四十分钟的时间内,可爱的航天员们为我们展示了五个实验,主要是让为了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在微重力环境物体运动的特别,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并且对质量、重量、牛顿定律等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观看后我觉得特别有趣.
第一个实验是测量质量,所使用的器具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所制成的质量测量仪.到底该如何测量呢?我仔细观看了实验,并且听了解说.原来,物体受到的力,等于它的质量乘以加速度.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测出物体的质量.
第二个实验是单摆实验,主要步骤是:将支架固定后,在摆轴的前端我们可用一根线拴住一个小球,接着将球拉高到一定位置后松手.如果是在地球上,这时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说小球会左右摆动.但在太空中你猜怎么着?原来小球在那个高度静止不动了!想要它动该怎么办呢?这时,王老师给了小球一个推力,可爱的小球就傻乎乎地围着摆轴做圆周运动了!
第三个实验的道具是我们小时候最爱的玩具之一——陀螺.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呢?首先把静止的陀螺悬浮在空中,然后给它一个干扰力,这时笨笨的陀螺就会开始做翻滚运动,轴向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若是先让陀螺旋转,再给它干扰力,此时它就不会翻滚了,而是向前行动.真是有趣啊.听说天宫里的很多设备就是利用陀螺组合来定向的呢!原来,小小的陀螺背后也蕴藏着这么丰厚的知识啊!
第四个实验是水膜实验.这根我们所说的面膜差太多了.在这里我们可用到两个道具——一金属圈,一个水袋.首先,把金属圈轻轻地放入水袋;接着,将金属圈慢慢地抽出.好了,等待奇迹的时刻到了!抽出后的金属圈上会形成一个大大的水膜.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一切都归功于——失重!
第五个实验是水球试验,也就是王老师将红色液体注入到水球中,而红色会在水球里慢慢地散开,最终形成一个大大的红色水球.
其实航天员聂海胜也向我们展示了悬空打坐、量体重等一系列的实验,令人同样觉得不可思议.
如今,我们都在谈论“中国梦”的实现,我相信,能够让神十飞向太空的国家,也最终能带领我们向更美好的“中国梦 太空梦”等梦想的实现而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