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能告诉我内径千分尺的用法和读数?-千分尺的使用方

编辑: admin           2017-09-03         

    内径千分尺使用操作方法一、内径千分尺的定义利用螺旋副原理对主体两端球形测量面间分隔的距离,进行读数的通用内尺寸测量工具.二、结构及原理内径千分尺是根据螺旋付传动原理进行读数的通用内尺寸测量工具.主要由微...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求千分尺的读数与使用方法![物理科目]

    外径千分尺的读数 读数时,先以微分筒的端面为准线,读出固定套管下刻度线的分度值(只读出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再以固定套管上的水平横线作为读数准线,读出可动刻度上的分度值,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即0.001毫米.如果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刻度的下刻度线之间无上刻度线,测量结果即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可动刻度的值;如微分筒端面与下刻度线之间有一条上刻度线,测量结果应为下刻度线的数值加上0.5毫米,再加上可动刻度的值,如图2.4-2读数为8.384毫米,图2.4-3读数为7.923毫米. 有的千分尺的可动刻度分为100等分,螺距为1毫米,其固定刻度上不需要半毫米刻度,可动刻度的每一等分仍表示0.01毫米.有的千分尺,可动刻度为50等分,而固定刻度上无半毫米刻度,只能用眼进行估计.对于已消除零误差的千分尺,当微分筒的前端面恰好在固定刻度下刻度线的两线中间时,若可动刻度的读数在40-50之间,则其前沿未超过0.5毫米,固定刻度读数不必加0.5毫米;若可动刻度上的读数在0-10之间,则其前端已超过下刻度两相邻刻度线的一半,固定刻度数应加上0.5毫米. 外径千分尺的零误差的判定 校准好的千分尺,当测微螺杆与测砧接触后,可动刻度上的零线与固定刻度上的水平横线应该是对齐的,如图2.4-4甲所示.如果没有对齐,测量时就会产生系统误差——零误差.如无法消除零误差,则应考虑它们对读数的影响.若可动刻度的零线在水平横线上方,且第x条刻度线与横线对齐,即说明测量时的读数要比真实值小x/100毫米,这种零误差叫做负零误差,如图2.4-4乙所示,它的零误差为-0.03毫米;若可动刻度的零线在水平横线的下方,且第y条刻度线与横线对齐,则说明测量时的读数要比真实值大y/100毫米,这种零误差叫正零误差,如图2.4-4丙所示,它的零误差为+0.05毫米. 对于存在零误差的千分尺,测量结果应等于读数减去零误差,即物体长度=固定刻度读数+可动刻度读数-零误差.

    类似问题2: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如何读数?[物理科目]

    主尺精确到0.5mm

    游标把0.5mm分成了50份

    两部分相加就可以了

    类似问题3:内径千分尺的使用技巧我刚刚接触这些工具 测一个圆柱体的内部直径 直径大概有500毫米 总是量不好 不知道怎么样把尺子放正 所以量的数值不准确 使用技巧 我用的不是带表的

    内径千分尺

    1 正确测量方法

    1)内径千分尺在测量及其使用时,必需用尺寸最大的接杆与其测微头连接,依次顺接到测量触头,以减少连接后的轴线弯曲.

    2)测量时应看测微头固定和松开时的变化量.

    3)在日常生产中,用内径尺测量孔时,将其测量触头测量面支撑在被测表面上,调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侧的测量面在孔的径向截面内摆动,找出最小尺寸.然后拧紧固定螺钉取出并读数,也有不拧紧螺钉直接读数的.这样就存在着姿态测量问题.姿态测量:即测量时与使用时的一致性.例如:测量 75~600/0.01mm的内径尺时,接长杆与测微头连接后尺寸大于 125 mm 时.其拧紧与不拧紧固定螺钉时读数值相差 0.008 mm 既为姿态测量误差.

    4)内径千分尺测量时支承位置要正确.接长后的大尺寸内径尺重力变形,涉及到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误差.其刚度的大小,具体可反映在“自然挠度”上.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由工件截面形状所决定的刚度对支承后的重力变形影响很大.如不同截面形状的内径尺其长度 L 虽相同,当支承在(2/9)L 处时,都能使内径尺的实测值误差符合要求.但支承点稍有不同,其直线度变化值就较大.所以在国家标准中将支承位置移到最大支承距离位置时的直线度变化值称为“自然挠度”.为保证刚性,在我国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内径尺的支承点要在(2/9)L 处和在离端面 200 mm 处,即测量时变化量最小.并将内径尺每转 90°检

    测一次,其示值误差均不应超过要求.

    2 误差分析

    内径尺直接测量误差包括受力变形误差、温度误差和一般测量所具有的示值误差,读数瞄准误差、接触误差和测长机的对零误差.影响内径尺测量误差,主要因素为受力变形误差、温度误差.

    类似问题4:内径千分尺使用方法表针左右过啥看的,还是大还是小什么读

    用手按一下测头,表针就会动.

    向下按表针走的方向就是小.

    松开是表针走的方向就是大.

    类似问题5:内径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1 正确测量方法

    1)内径千分尺在测量及其使用时,必需用尺寸最大的接杆与其测微头连接,依次顺接到测量触头,以减少连接后的轴线弯曲. 2)测量时应看测微头固定和松开时的变化量. 3)在日常生产中,用内径尺测量孔时,将其测量触头测量面支撑在被测表面上,调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侧的测量面在孔的径向截面内摆动,找出最小尺寸.然后拧紧固定螺钉取出并读数,也有不拧紧螺钉直接读数的.这样就存在着姿态测量问题.姿态测量:即测量时与使用时的一致性.例如:测量 75~600/0.01mm的内径尺时,接长杆与测微头连接后尺寸大于 125 mm 时.其拧紧与不拧紧固定螺钉时读数值相差 0.008 mm 既为姿态测量误差. 4)内径千分尺测量时支承位置要正确.接长后的大尺寸内径尺重力变形,涉及到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误差.其刚度的大小,具体可反映在“自然挠度”上.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由工件截面形状所决定的刚度对支承后的重力变形影响很大.如不同截面形状的内径尺其长度 L 虽相同,当支承在(2/9)L 处时,都能使内径尺的实测值误差符合要求.但支承点稍有不同,其直线度变化值就较大.所以在国家标准中将支承位置移到最大支承距离位置时的直线度变化值称为“自然挠度”.为保证刚性,在我国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内径尺的支承点要在(2/9)L 处和在离端面 200 mm 处,即测量时变化量最小.并将内径尺每转 90°检测一次,其示值误差均不应超过要求.

    2误差分析

    内径尺直接测量误差包括受力变形误差、温度误差和一般测量所具有的示值误差,读数瞄准误差、接触误差和测长机的对零误差.影响内径尺测量误差,主要因素为受力变形误差、温度误差.

  •   4
  • 相关文章

    物理竞赛难题 你会做么?33.如图所示为某磅秤的结构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1.氯气是一种 ___ 色,有
    ...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证明一下么 我不可能对着我的学
    坪坝是什么意思-坪坝的意思-物理学习资料
    纽扣的出现与消失1.将纽扣放入盘中2.杯子杯口朝上,
    2006复旦自主招生物理题在一深度为H的容器中充满液
    ...通过计算判断列车在“沈阳到鞍山”与“鞍山到大连
    蓝天(天空)算是风景吗如题……别喷我……-天空-物理
    ...2V,V2=-7V,V3=-1.6V,如何判断
    2011年安徽中考物理18题的第3问 答案 我觉得又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