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发展史?急求啊,各位帮忙~在线等答案中~记得要
编辑: admin 2017-09-03
-
4
计算机的诞生酝酿了很长一段时间.1946年2月,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加州问世,ENIAC用了18000个电子管和86000个其它电子元件,有两个教室那么大,运算速度却只有每秒300次各种运算或5000次加法,耗资100万美元以上.尽管ENIAC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它毕竟是计算机的始祖,揭开了计算机时代的序幕.
计算机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共经历了四个时代,从1946年到1959年这段时期我们称之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第一代计算机的内部元件使用的是电子管.由于一部计算机需要几千个电子管,每个电子管都会散发大量的热量,因此,如何散热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电子管的寿命最长只有3000小时,计算机运行时常常发生由于电子管被烧坏而使计算机死机的现象.第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计算.
从1960年到1964年,由于在计算机中采用了比电子管更先进的晶体管,所以我们将这段时期称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晶体管比电子管小得多,不需要暖机时间,消耗能量较少,处理更迅速、更可靠.第二代计算机的程序语言从机器语言发展到汇编语言.接着,高级语言FORTRAN语言和cOBOL语言相继开发出来并被广泛使用.这时,开始使用磁盘和磁带作为辅助存储器.第二代计算机的体积和价格都下降了,使用的人也多起来了,计算机工业迅速发展.第二代计算机主要用于商业、大学教学和政府机关.
从1965年到1970年,集成电路被应用到计算机中来,因此这段时期被称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r)是做在晶片上的一个完整的电子电路,这个晶片比手指甲还小,却包含了几千个晶体管元件.第三代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更小、价格更低、可靠性更高、计算速度更快.第三代计算机的代表是IBM公司花了50亿美元开发的IBM 360系列.
从1971年到现在,被称之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第四代计算机使用的元件依然是集成电路,不过,这种集成电路已经大大改善,它包含着几十万到上百万个晶体管,人们称之为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Scale lntegrated Circuit,简称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lntegrated Circuit,简称VLSI).1975年,美国1BM公司推出了个人计算机PC(PersonaI Computer),从此,人们对计算机不再陌生,计算机开始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计算机发展史给我们的启示[政治科目]
同学,我是熊老师,你居然来这里提问,我很失望,我希望你自己完成作业,不要依靠他人的力量.希望你赶紧补交作业,别影响到你的期末成绩
类似问题2:计算机发展史 略不要太详细,简略点[历史科目]
电脑的学名为电子计算机,是由早期的电动计算器发展而来的.
1946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用于计算弹道.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学院制造的.
1956年,晶体管电子计算机诞生了,这是第二代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也大大地提高了.
1959年出现的是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最初的计算机由约翰·冯·诺依曼发明(那时电脑的计算能力相当于现在的计算器),有三间库房那么大,后逐步发展.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这是电脑发展的最新阶段.到1970年,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克雷一号”,使电脑进入了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明,使电子计算机不断向着 小型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系统化的方向更新换代.
20世纪90年代,电脑向“智能”方向发展,制造出与人脑相似的电脑,可以进行思维、学习、记忆、网络通信等工作.
进入21世纪,电脑更是笔记本化、微型化和专业化,每秒运算速度超过100万次,不但操作简易、价格便宜,而且可以代替人们的部分脑力劳动,甚至在某些方面扩展了人的智能.于是,今天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就被形象地称做电脑了.
类似问题3:计算机发展史方面的问题按人们发明的先后顺序给下列计算机排序:微型机,小型机,大型机,巨型机.
微型机,小型机,大型机,巨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