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含量测定的原理是什么?-高效液相色

编辑: admin           2017-09-03         

    原理是该物质(的官能团)在某一特定波长下有吸收,并且,该物质浓度和峰面积成正比.即:A样品/A对照=C样品/C对照

    C,为浓度,可以理解成C=质量(mg)*纯度(%)/稀释倍数(ml)

    所以在使用标准品进行含量标定的时候,标准品的纯度是已知的量,称取一定量标准品后进行定容稀释.进样分析后,峰面积可从图谱上读取(A样品).

    样品也称取一定的质量,稀释后进样分析.然后读取峰面积(A对照).公式中之后样品纯度是未知数,最后计算结果.

    也有情况是在没有标准品的情况下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的,就是进样后从图谱上读取杂质,按照峰面积的百分比计算.这种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故不经常使用

    提示:

    朗伯-比尔定律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原理是什么?

    转载自分析测试百科网:“高效液相色谱仪结构及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最高输送压力可达4.9´107Pa);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色谱(每米塔板数可达几万或几十万);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

    一、特点:

    1.高压:液相色谱法以液体为流动相(称为载液),液体流经色谱柱,受到阻力较大,为了迅速地通过色谱柱,必须对载液施加高压.一般可达150~350×105Pa.

    2.高速:流动相在柱内的流速较经典色谱快得多,一般可达1~10ml/min.高效液相色谱法所需的分析时间较之经典液相色谱法少得多,一般少于 1h .

    3.高效:近来研究出许多新型固定相,使分离效率大大提高.

    4.高灵敏度:高效液相色谱已广泛采用高灵敏度的检测器,进一步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如荧光检测器灵敏度可达10-11g.另外,用样量小,一般几个微升.

    5.适应范围宽:气相色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比较:气相色谱法虽具有分离能力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是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沸点太高的物质或热稳定性差的物质都难于应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而高效液相色谱法,只要求试样能制成溶液,而不需要气化,因此不受试样挥发性的限制.对于高沸点、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量大(大于 400 以上)的有机物(这些物质几乎占有机物总数的 75% 80% )原则上都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进行分离、分析.据统计,在已知化合物中,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约占20%,而能用液相色谱分析的约占70~80%.

    二、性质及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按其固定相的性质可分为高效凝胶色谱、疏水性高效液相色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高效离子交换液相色谱、高效亲和液相色谱以及高效聚焦液相色谱等类型.用不同类型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或分析各种化合物的原理基本上与相对应的普通液相层析的原理相似.其不同之处是高效液相色谱灵敏、快速、分辨率高、重复性好,且须在色谱仪中进行.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及其分离原理

    根据分离机制的不同,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分为下述几种主要类型:

    1 .液 — 液分配色谱法(Liquid-liquid Partition Chromatography)及化学键合相色谱(Chemically Bonded Phase Chromatography) 流动相和固定相都是液体.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应互不相溶(极性不同,避免固定液流失),有一个明显的分界面.当试样进入色谱柱,溶质在两相间进行分配.LLPC与GPC有相似之处,即分离的顺序取决于K,K大的组分保留值大;但也有不同之处,GPC中,流动相对K影响不大,LLPC流动相对K影响较大.

    a.正相液 — 液分配色谱法(Normal 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液的极性.

    b.反相液 — 液分配色谱法(Reverse 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液的极性.

    c.液 — 液分配色谱法的缺点:尽管流动相与固定相的极性要求完全不同,但固定液在流动相中仍有微量溶解;流动相通过色谱柱时的机械冲击力,会造成固定液流失.上世纪70年代末发展的化学键合固定相(见后),可克服上述缺点.现在应用很广泛(70~80%).

    2 .液 — 固色谱法

    流动相为液体,固定相为吸附剂(如硅胶、氧化铝等).这是根据物质吸附作用的不同来进行分离的.其作用机制是:当试样进入色谱柱时,溶质分子 (X) 和溶剂分子(S)对吸附剂表面活性中心发生竞争吸附(未进样时,所有的吸附剂活性中心吸附的是S),可表示如下:

    Xm + nSa ====== Xa + nSm

    式中:Xm--流动相中的溶质分子;Sa--固定相中的溶剂分子;Xa--固定相中的溶质分子;Sm--流动相中的溶剂分子.

    当吸附竞争反应达平衡时:

    K=[Xa][Sm]/[Xm][Sa]

    式中:K为吸附平衡常数.[讨论:K越大,保留值越大.]

    3 .离子交换色谱法(Ion-exchange Chromatography)

    IEC是以离子交换剂作为固定相.IEC是基于离子交换树脂上可电离的离子与流动相中具有相同电荷的溶质离子进行可逆交换,依据这些离子以交换剂具有不同的亲和力而将它们分离.

    以阴离子交换剂为例,其交换过程可表示如下:

    X-(溶剂中) + (树脂-R4N+Cl-)=== (树脂-R4N+ X-) + Cl- (溶剂中)

    当交换达平衡时:

    KX=[-R4N+ X-][ Cl-]/[-R4N+Cl-][ X-]

    分配系数为:

    DX=[-R4N+ X-]/[X-]= KX [-R4N+Cl-]/[Cl-]

    [讨论:DX与保留值的关系]

    凡是在溶剂中能够电离的物质通常都可以用离子交换色谱法来进行分离.

    朋友可以到行业内专业的网站进行交流学习!

    分析测试百科网这块做得不错,气相、液相、质谱、光谱、药物分析、化学分析.这方面的专家比较多,基本上问题都能得到解答,有问题可去那提问,网址百度搜下就有.

    类似问题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含量采用的方法有哪些?[化学科目]

      遵照下面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HPLC法外标、内标两种,检测器一般UV即可.

      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的可接受标准简介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对含量测定所用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时,各项指标的可接受标准,以利于判断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含量测定 分析方法验证 可接收标准

      在进行质量研究的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对质量标准中所涉及到的分析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以保证所用的分析方法确实能够用于在研药品的质量控制.为规范对各种分析方法的验证要求,我国已于2005年颁布了分析方法验证的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对需要验证的分析方法及验证的具体指标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但是文中未涉及各具体指标在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国际上已颁布的指导原则中也未发现相关的要求.另一方面,大多数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质量研究时,已逐步认识到分析方法验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大都也在按照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分析方法验证,但验证完后却因没有一个明确的可接受标准,而难以判断该分析方法是否符合要求.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大型药品研发企业在此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在对含量测定方法进行验证时的可接受标准,供国内的药品研发单位在进行研究时参考.

      1.准确度

      该指标主要是通过回收率来反映.验证时一般要求分别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试品溶液各三份,分别测定其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

      可接受的标准为:各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均应在98.0%-102.0%之间,9个回收率数据的相对标准差(RSD)应不大于2.0%.

      2.线性

      线性一般通过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来表示.具体的验证方法为:

      在80%至120%的浓度范围内配制6份浓度不同的供试液,分别测定其主峰的面积,计算相应的含量.以含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8,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3.精密度

      1)重复性

      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6份供试液含量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2)中间精密度

      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由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所得12个含量数据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4.专属性

      可接受的标准为:空白对照应无干扰,主成分与各有关物质应能完全分离,分离度不得小于2.0.以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纯度分析时,主峰的纯度因子应大于980.

      5.检测限

      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3.

      6.定量限

      主峰与噪音峰信号的强度比应不得小于10.另外,配制6份最低定量限浓度的溶液,所测6份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7.耐用性

      分别考察流动相比例变化±5%、流动相pH值变化±0.2、柱温变化±5℃、流速相对值变化±20%时,仪器色谱行为的变化,每个条件下各测试两次.可接受的标准为: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各条件下的含量数据(n=6)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

      8、系统适应性

      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进行分析,主峰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2.0%,主峰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另外,主峰的拖尾因子不得大于2.0,主峰与杂质峰必须达到基线分离,主峰的理论塔板数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

    类似问题3: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巴比妥钠含量1.实验目的是什么?2.实验条件,室内温度及相对温度是什么?3.样品的准备,样品的取用.4.仪器操作5.数据处理 定量法的说明[化学科目]

    巴比妥钠是巴比妥酸的钠盐,没有生理活性,我想你问的应该是苯巴比妥钠或异戊巴比妥钠等,在5位次甲基上有取代的才有生理活性.

    你的问题象是个实验报告,悬赏分虽然很高,但直接给你一篇是没有意义的,应该把涉及的问题搞清楚.

    1.实验目的 巴比妥类药物的含量测定一般采用经典的容量分析法——银量法、溴量法、酸碱滴定等,还有UV.HPLC多用于制剂及血液和尿液中巴比妥类药物的含量测定,为什么呢?因为需要先分离,后定量.

    2.实验条件 你所说的室内温度及相对温度,没有严格的要求,仪器本身对试验环境是有要求的,但在室内一般都可以满足.

    3.样品的准备,样品的取用 这个比较复杂.首先是配制对照品溶液(比较简单),还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内标;其次是样品处理,以血药浓度测定为例,先要分出血清,再用有机溶剂萃取,在控温水浴上用氮气吹干,用流动相转移定容.样品处理比较简单的是用固相萃取,但成本比较高;还可以用柱切换在线分离,但对仪器硬件要求较高.

    4.仪器操作 这个就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了,需要学习培训.色谱条件倒是可以从文献中查到,比如苯巴比妥钠的测定,C18柱,ACN-Water(60:40),波长254nm.

    5.数据处理 定量法的说明 定量法不外乎外标法和内标法,一般都可以用一点法,如果线性不好,或截距比较大,可以用两点法或标准曲线.你应该在方法学的研究中确定.

    不知道你的专业程度如何,我说的也许太浅显或太深了,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类似问题4:高效液相色谱法原理

    这个百度一下会有很多关于色谱原理的资料,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不同物质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的不同来达到分离的技术.

    类似问题5: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拟除虫菊酯的原理如果遇到这个问题我要怎么回答呢?出峰时间是怎么确定的呢?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

    开放分类:杀虫剂

    除虫菊是指菊科菊属除虫菊亚属的若干种植物.传说很久以前,在古波斯一带,有一妇女从田间采回一些美丽的小花,不久把枯萎的小花丢在屋角,数周后,发现在枯花周围有一些死虫.这是发现除虫菊杀虫作用最早的传说,未见于文字记载.又据说早在初期亚美尼亚人发现北高加索的一个部落,用一种红花除虫菊的粉末杀虫.大约在1840年在南斯拉夫的达尔马提亚地区发现白花除虫菊的杀虫毒力更高,此后作为杀虫药用植物被引种到世界各地大规模栽培,1935年我国开始少量种植.一般除虫菊花中含杀虫物质仅1%左右,肯尼亚曾培育出一个品种,含量最高也仅达3%.

    但其优良杀虫性能,引起世界化学家的高度重视.20世纪初已开始研究其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历经半个多世纪,直到1964年才最后确定共有6种有效成分.在天然除虫菊素化学结构基本研究清楚的基础上,就开始人工模拟合成研究,1947年由美国人成功地合成了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拟除虫菊酯--丙烯菊酯,并于1949年商品化.从此开发出一类高效、安全、新型的杀虫剂--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其特点如下.

    ①高效.其杀虫效力一般比常用杀虫剂高10~50倍,且速效性好,击倒力强.例如,溴氰菊酯每亩用药量仅1/15克左右,是迄今药效最高的杀虫剂之一.菊酯的分子含有多种立体异构体,毒力相差很大,分离或合成其中的高毒力异构体甚为重要.

    ②广谱.对农林、园艺、仓库、畜牧、卫生等多种害虫,包括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早期开发的品种对螨的毒力较差,但目前已出现一些能兼治螨类的品种,如甲氰菊酯、氟氰菊酯,并有能当杀螨剂使用的氟丙菊酯.早期的品种由于对鱼、贝、甲壳类水生生物的毒性高,不允许用于水稻田,目前已开发出对鱼虾毒性较低的品种,如醚菊酯、乙氰菊酯可在稻田使用.

    ③要求喷药均匀.这类药剂的常用品种对害虫只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且触杀作用强于胃毒作用,如氰戊菊酯对斜纹夜蛾的触杀毒力比胃毒毒力大8~9倍.因此,施药时要把药液直接喷洒到虫体上,或是均匀地喷洒到作物体表面,使害虫在作物体上爬行沾着药剂或是吃了带药的作物体,才会中毒死亡.

    ④极易诱发害虫产生抗药性.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农用拟除虫菊酯是一类容易诱发害虫产生抗药性的杀虫剂,其抗药性表现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抗药性发展快、水平高.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黄河中下游使用菊酯仅3~4年,棉蚜对氰戊菊酯、溴氰菊酯就产生了上千倍的抗性.因此,为了合理使用菊酯类农药,延长其使用寿命,建议使用时注意3点:一是规定使用范围,限定对作物危害严重的害虫才使用菊酯杀虫剂,其他害虫尽可能选用其他类型杀虫剂;二是在关键世代用药,对必须用菊酯杀虫剂防治的害虫也只能在害虫发生危害的关键世代使用,其他世代选用别的杀虫剂防治;三是限制使用次数,一般在一个生长季节使用1~2次,并与其他类型杀虫剂轮用或混用.不可把菊酯农药当作万能药,无处不用或连年频繁使用.二是品种间抗药性有差异.不论是发展速度还是水平都有较大的差异,在使用溴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品种时,更应注意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

  •   4
  • 相关文章

    动物是怎么进化出眼睛的.从最初没有开始-眼球进化-生
    生物之间的什么联系叫做食物链.草、狼和兔之间的食物.
    乳糖和半乳糖有什么区别?它们的区别在哪里?还有它们.
    生物因环境变异是定向还是非定向的?-定向与非定向-生
    八年级生物课说课的基本要求-说课的基本要求
    为什么绝大多数植物的根和茎的横截面是圆形的-茎-生物
    生物氧化时总能量变化为什么与反应途径无关?-丁丁wg
    世界上蝙蝠共有多少个种类?分别是什么?-犬吻蝠科-生
    羽绒棉,科技绒,生物绒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羽绒棉和
    如图是肾单位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A处血液与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