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郑和下西洋主要内容100字-郑和下西洋故

编辑: admin           2017-01-03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员组成的远航船队,访问了许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民间故事《三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保太监下西洋.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阿拉伯国家)、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海岸,红海、麦加(伊斯兰教圣地),并有可能到过今天的澳大利亚.下‘西洋’的定义:明朝初期以婆罗(Borneo)/文莱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故过去所称南海、西南海之处,明朝称为东洋、西洋,且暹罗湾之东海,称为涨海.从1405年到1433年,从刘家港出发,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郑和下西洋简介不超过100字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朝初期郑和奉命出使7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类似问题2:郑和下西洋的小故事(100-200)字[历史科目]

    1405年,明成祖派郑和(祖籍云南)带领一支船队出使西洋.那时的西洋指的是我国南海以西的沿海各地.郑和一共带了两万多人,除了士兵和水手外,还有各级官员、技术人员、翻译和医生.他们乘坐62条大船,从今江苏的太仓出发,经过福建沿海,浩浩荡荡地扬帆南下.郑和每到一个国家,就把明成祖的信递交给该国的国王,并把带去的礼物送给他们,希望同他们建立友好关系.三年后,郑和带着西洋各国的使者回到了中国,明成祖见这次远航这么成功,非常高兴.在以后的二十多年里,明成祖一次又一次地派郑和前往西洋各国.郑和前后出海7次,到过印度洋沿岸的三十多个国家,最远还曾到达过非洲.郑和七次下西洋,说明我国当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这一事件打破了东西方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让外国人更多地了解了中国.

    类似问题3:(急用!) 简述【郑和下西洋】100字7次下西洋共写100字[历史科目]

    1405年,明成祖派郑和(祖籍云南)带领一支船队出使西洋.那时的西洋指的是我国南海以西的沿海各地.郑和一共带了两万多人,除了士兵和水手外,还有各级官员、技术人员、翻译和医生.他们乘坐62条大船,从今江苏的太仓出发,经过福建沿海,浩浩荡荡地扬帆南下.郑和每到一个国家,就把明成祖的信递交给该国的国王,并把带去的礼物送给他们,希望同他们建立友好关系.三年后,郑和带着西洋各国的使者回到了中国,明成祖见这次远航这么成功,非常高兴.在以后的二十多年里,明成祖一次又一次地派郑和前往西洋各国.郑和前后出海7次,到过印度洋沿岸的三十多个国家,最远还曾到达过非洲.郑和七次下西洋,说明我国当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这一事件打破了东西方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让外国人更多地了解了中国.

    类似问题4:要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不少于500字,郑和下西洋的总括也行,其中的一次故事也行,不能少于500字 星期天就要交了

    永乐三年(一四零五年)六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顺风南下,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爪哇古名阇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南洋要冲,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商业发达. 郑和下西洋

    当时,这个国家的东王、西王正在打内战.东王战败,其属地被西王的军队占领.郑和船队的人员上岸到集市上做生意,被占领军误认为是来援助东王的,被西王麻喏八歇王误杀,计一百七十人.郑和部下的军官纷纷请战,说将士的血不能白流,急于向麻喏八歇国进行宣战,给以报复. “爪哇事件”发生后,西王十分惧怕,派使者谢罪,要赔偿六万两黄金以赎罪.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就出师不利,而且又无辜损失了一百七十名将士,按常情必然会引发一场大规模战斗.然而,郑和身负永乐皇帝的秘密使命,怕一旦大开杀戒,沿路西洋各国恐惧明朝前来侵略,之后又得知这是一场误杀,鉴于西王诚惶诚恐,请罪受罚,于是禀明皇朝,化干戈为玉帛,和平处理这一事件.明王朝决定放弃对麻喏八歇国的赔偿要求,西王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感动,两国从此和睦相处. 爪哇岛三宝垄纪念郑和六百周年活动组委会成员向记者谈及此事,都十分敬佩,说郑和对各国不论强弱亲疏,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即时两国发生冲突,仍能保持极大的克制,委曲求全,以理服人,表现出对邻国的和平共处,睦邻友好,使中国和印尼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我们定居在这里也感到脸上有光,我们以郑和为骄傲.

    类似问题5:中国通史主要内容

    第一章 历史的定义

    第二章 中国的历史

    第三章 现在研究史学的方法

    第四章 本书的分期

    第一篇 上古史

    第一章 汉族的由来

    第二章 古史的年代和系统

    第三章 三皇五帝

    第一节 三皇五帝时代社会进化的状况

    第二节 黄帝和蚩尤的战争

    第三节 尧舜的禅让

    第四节 禹的治水

    第四章 三王时代

    第一节 羿的代夏和少康中兴

    第二节 夏殷的兴亡

    第三节 商朝的事实

    第四节 商周的兴亡

    第五节 西周的事迹

    第五章 春秋战国

    第一节 春秋

    第二节 战国

    第六章 汉族以外的诸族

    第一节 獯粥

    第二节 东胡

    第三节 貉

    第四节 氐羌

    第五节 粤

    第六节 濮

    第七章 中国古代的疆域

    第八章 古代社会的政治组织

    第一节 古代社会的阶级制度

    第二节 封建

    第三节 官制

    第四节 教育和选举

    第五节 兵制

    第六节 法律

    第九章 古代社会的经济组织

    第一节 农业

    第二节 工商业和货币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经济的变迁

    第十章 古代的宗教和文化

    第一节 古代的哲学和宗教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和变迁

    第三节 东周以后的学派

    第二篇 中古史(上)

    第一章 秦始皇帝的政策

    第二章 封建政体的反动

    第一节 豪杰亡秦

    第二节 项羽的分封和楚汉的兴亡

    第三节 汉初功臣外戚宗室三系的斗争

    第三章 汉初的休养生息

    第四章 汉朝的武功

    第一节 匈奴

    第二节 西域

    第三节 朝鲜

    第四节 闽粤南越和西南夷

    第五章 前汉的衰亡

    第一节 汉武帝的内政

    第二节 霍光废立和前汉的外戚

    第六章 社会革命

    第七章 后汉的兴亡

    第一节 光武的中兴

    第二节 后汉的武功

    第三节 后汉的外戚和宦官

    第八章 秦汉时代的政治和文化

    第一节 官制

    第二节 教育和选举

    第三节 赋税

    第四节 兵制

    第五节 法律

    第六节 学术

    第二篇 中古史(中)

    第一章 后汉的灭亡和三国

    第一节 后汉的乱源

    第二节 汉末的割据和三国的兴亡

    第二章 两晋和五胡

    第一节 晋初异族的形势

    第二节 八王之乱

    第三节 西晋的灭亡

    第四节 胡羯的兴亡

    第五节 鲜卑的侵入

    第六节 东晋内外的相持

    第七节 苻秦的盛强

    第八节 淝水之战和北方分裂

    第九节 拓跋氏的兴起

    第十节 宋篡东晋和魏并北方

    第三章 南北朝

    第一节 宋齐的治乱

    第二节 北魏的盛衰

    第三节 东西魏的纷争和侯景乱梁

    第四节 周齐的兴亡和隋的统一

    第四章 军阀和异族

    第二篇 中古史(下)

    第一章 隋朝的内政外交

    第一节 隋文帝的内治

    第二节 回族的起源和分布

    第三节 高车和柔然

    第四节 突厥的起源

    第五节 突厥的盛强和隋朝与突厥的交涉

    第六节 朝鲜半岛三国和中国的关系

    第七节 隋唐的兴亡

    第二章 唐朝的初盛

    第一节 唐太宗灭突厥

    第二节 藏族的兴起

    第三节 印度阿利安人入藏

    第四节 唐朝和朝鲜日本的关系

    第五节 从魏晋到唐中国和南洋的关系

    第六节 武韦之乱和开元之治

    第三章 从魏晋到唐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情形

    第一节 官制

    第二节 教育和选举

    第三节 兵制

    第四节 刑制

    第五节 赋税制度和民生

    第六节 学术和宗教

    第七节 门阀的兴废

    第三篇 近代史(上)

    第一章 近古史和中古史的异点

    第二章 唐朝的分裂和灭亡

    第一节 安史之乱

    第二节 唐中叶后的外患

    第三节 肃代到穆宗时候的藩镇

    第四节 宦官的专横

    第五节 黄巢之乱和唐朝的灭亡

    第三章 五代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

    第一节 梁唐晋的争夺

    第二节 契丹的兴起和侵入中国

    第三节 周世宗的强盛和宋朝的统一

    第四章 北宋的积弱

    第一节 宋初和辽夏的交涉

    第二节 宋初的政策和后来腐败的情形

    第三节 王荆公的变法

    第四节 神宗的武功

    第五节 元佑绍圣的纷更和徽宗的衰侈

    第五章 北宋辽金的兴亡

    第一节 女真和金室的起源

    第二节 辽朝的灭亡

    第三节 北宋的灭亡

    第三篇 近代史(下)

    第一章 南宋和金朝的和战

    第一节 南宋初期的战事

    第二节 和议的成就和军阀的翦除

    第三节 海陵的南侵和韩伲胄的北伐

    第二章 南宋金元的兴亡

    第一节 蒙古的由来

    第二节 蒙古征服漠南北

    第三节 金朝的灭亡

    第四节 南宋和灭亡

    第三章 蒙古的武功

    第一节 大食盛强以后西域的形势

    第二节 蒙古的西征

    第三节 蒙古和朝鲜日本

    第四节 蒙古和南方诸国

    第四章 元朝的衰亡

    第一节 汗位继承的纷争

    第二节 元朝的政治

    第三节 元朝的灭亡

    第五章 宋辽金元四朝的政治和社会

    第一节 官制

    第二节 学校选举

    第三节 兵制

    第四节 刑制

    第五节 租税制度(上)

    第六节 租税制度(下)

    第七节 钞法

    第八节 学术风俗

    第四篇 近代史(上)

    第一章 明朝的对外

    第一节 明初的武功

    第二节 瓦刺的强盛

    第三节 蒙古的再兴

    第四节 倭寇和丰臣秀吉

    第二章 明朝的内治

    第一节 宦官的专权

    第二节 权臣和党祸

    第三章 清朝的兴起

    第一节 清朝的先世

    第二节 建州女直的盛衰

    第三节 海西女直的南迁

    第四节 清太祖的兴起

    第五节 辽东西的战争

    第四章 明朝的灭亡

    第一节 流寇和北都陷落

    第二节 福唐桂三王的灭亡

    第三节 郑氏和三藩

    第五章 清朝的盛世

    第一节 满洲内部特殊势力的消灭

    第二节 清朝对待汉人的政策

    第三节 顺康雍乾四朝的政治

    第六章 近代的蒙回藏

    第一节 种族和宗教的变化

    第二节 黄教的盛行和天山南路的回教

    第三节 卫拉特的盛强和清朝征服蒙古

    第四节 清朝平定西藏

    第五节 清朝平定卫拉特

    第六节 清朝平定回部

    第七节 清朝征服廓尔喀

    第七章 近代的西南诸族

    第一节 湘黔的苗族

    第二节 滇黔的濮族和金川

    第三节 两广的粤族

    第八章 近代的后印度半岛

    第一节 平缅麓川的灭亡和缅甸建国

    第二节 清朝和缅甸的交涉

    第三节 黎莫新旧阮的纷争和清朝讨伐新阮

    第四节 暹罗的建国

    第九章 清朝的中衰

    第一节 乾隆时的衰机

    第二节 嘉庆时的内乱

    第四篇 近代史(下)

    第一章 中西交涉的初期

    第一节 西人的东来

    第二节 基督教初入中国的情形

    第三节 中俄初期的交涉

    第四节 西南最初对待外人的情形

    第五节 五口通商

    第六节 英法兵攻破京城和东北的割地

    第二章 咸同时的大内乱

    第一节 太平军

    第二节 捻军

    第三节 回事

    第三章 藩属的丧失

    第一节 英俄的亚洲侵略和伊犁交涉

    第二节 安南和缅甸暹罗的丧失

    第三节 中日甲午之战和朝鲜的丧失

    第四节 教士保护权的变迁和德据胶州

    第四章 清朝复亡和民国的兴起

    第一节 革新的原动力

    第二节 成同光三朝的朝局

    第三节 戊戌政变和庚子之乱

    第四节 满蒙藏的危机(上)

    第五节 满蒙藏的危机(下)

    第六节 清朝的末运

    第五章 明清两代的政治和社会

    第一节 官制

    第二节 学校选举

    第三节 兵制

    第四节 法律

    第五节 赋税制度(上)

    第六节 赋税制度(下)

    第七节 币制的变迁

    第八节 学术思想的变迁

    第五篇 现代史

    第一章 从武昌起义到正式政府成立

    第一节 武昌起义和各省光复

    第二节 临时政府的成立和北迁

    第三节 大借款宋案和赣宁之役

    第四节 正式总统的举出和国会解散

    第二章 俄蒙英藏的交涉

    第一节 俄蒙交涉

    第二节 英藏交涉

    第三章 五月九日的国耻

    第一节 五口通商以来外交上形势的回顾

    第二节 日占青岛和二十一条的要求

    第四章 帝制复辟和护法

    第一节 帝制运动

    第二节 对德宣战和复辟

    第三节 护法战争和南北议和

    第五章 南北分裂后的变故

    第一节 皖南战争

    第二节 军政府的绝续和北方下统一令

    第三节 赣豫陕的战事和川湘鄂之争

    第四节 直奉战争

    第五节 北方黎徐的更迭和南方广州之变

    第六节 各省的纷扰

    第七节 裁兵废督和自治的潮流

    第六章 最近的蒙藏

    第一节 蒙古的取消独立和再陷

    第二节 六年后的英藏交涉

    第七章 最近的交涉

    第一节 巴黎和会的失败

    第二节 华府会议的参与

    第三节 鲁案的解决

    第四节 共同出兵和中东路

    第五节 松黑航权和尼港事件

    第六节 中俄的新交涉

    第七节 中国和德奥的新交涉

    第八节 日本在东北的形势

    第八章 最近的财政

    第一节 民国时代的财政情形

    第二节 中国的内外债

    第三节 新银行团的复活

    第四节 最近的关税问题

    是吕思勉写的吗?每个标题串在一起大概就是主要内容了.

  •   4
  • 相关文章

    成语主人公 问鼎中原 管鲍之交 退避三舍 老马识途每
    ...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
    关于little black dress 英文作文
    从中国秦朝开始,为加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历朝.
    从九一八事变至抗日相持阶段,国民政府对日政策发生了.
    ...七擒孟获(打一字)5、刘邦大笑,刘备大哭(打一
    ;话匣子;、“连珠炮”、“千里镜”、“赛珍会”都是.
    汉代儒学为什么能成为正统思想呢?-汉代儒学-历史学习
    史记对帝的描述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德合五帝坐星者-德
    ...特急1:西安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内以宋子文为代表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