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火】【原始人类如何生火?】_语文_fqyqebgi
编辑: admin 2017-22-06
-
4
以下资料可以帮你:是物质燃烧产生的光和热,是能量的一种.火是一种强烈的氧化反应,必须有可燃物、燃点、氧化剂并存才能生火,缺一不可.火失控时,常常称作失火或火灾.
猿人是怎样点燃文明之火的
作者:马龙
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56号 邮编:100039
文摘:垃圾堆中可燃物的自燃导致垃圾堆中经常缓缓冒出烟来,偶尔还会有火苗出现,然后火苗又逐渐熄灭.针对身边出现的这种少见的奇怪现象,某些猿人基于好奇心,会小心翼翼的走到燃烧着火苗的垃圾堆旁边去察看,于是,从猿到人的具有划物种意义的一步,就这样迈出了.后来,一个名叫燧人氏的原始人,受到垃圾堆自燃现象的启发,发明了一种“堆木造火,钻燧(木)取火”的方法,即利用天然的洞穴,或者是利用石块、沙土人工建造的洞穴,在其中填满某些易于燃烧的木头和柴草,然后将洞口表面用石块、沙土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封闭,经过一段时间,洞穴内的木头就会缓慢的自燃起来.原始人将这种人工填满易燃木头的洞穴称之为“燧”.
关键词:垃圾堆;自燃;钻燧(木)取火.
在人类的演化史上,火的使用堪称是一个具有划物种意义的进步,并因此导致哺乳动物纲的灵长目中人科、人属的诞生.虽然自火的使用之后人类又继续做出了许多重大的发明和发现,但这些重大的发明和发现只能称之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进步,而不能称之为具有划物种意义的进步.那么,远古时代的猿人是怎样开始使用上了火的呢?
众所周知,远古时代的许多猿人常常生活在洞穴中,在有植物果实的季节,它们以采摘来的植物果实作为主要食物,而在植物凋零的季节,则以狩猎获得的食物为生.由于许多猿人群体常年在洞穴中和洞穴的附近作相对固定的定居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将大量采摘来的植物和猎获的动物携带回自己的洞穴中食用,同时还会携带回大量的用于铺窝的柴草,其中一些不能食用的植物果实的碎壳、树枝、树叶,以及动物的碎骨头、皮毛和更换下来的铺窝柴草等生活垃圾,会被集中堆积在每个洞穴内或者洞穴外附近的某处,经过多年的积累,堆积在每个洞穴内或者洞穴外的生活垃圾就会形成一个个体积甚为可观的大垃圾堆,这些堆积如山的大垃圾堆,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大量堆积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在室温时进行迟缓的氧化,氧化发生的热不易发散,使温度逐渐升高,氧化加快,最终将会引发垃圾堆内可燃物的自燃.而由垃圾堆中动物骨殖分解出来的磷化氢,也有可能在垃圾堆上方自动燃烧发光.
垃圾堆中可燃物的自燃导致垃圾堆中经常缓缓冒出烟来,偶尔还会有火苗出现,然后火苗又逐渐熄灭.针对身边出现的这种少见的奇怪现象,某些猿人基于好奇心,会小心翼翼的走到燃烧着火苗的垃圾堆旁边去察看,于是,从猿到人的具有划物种意义的一步,就这样迈出了.
由于洞穴中和洞穴附近垃圾堆的反复自燃,必然导致大批猿人开始反复接触燃烧着的火.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猿人会逐渐发现火具有温暖身体的作用,如果向火中添加树枝、树叶,火苗就会加大,如果向火中扔进石块、沙土,火苗就会变小甚至熄灭,如果垃圾堆仅仅处于冒烟状态,扒开覆盖的杂物,就会让火苗燃烧起来.从此之后,每当寒冷的季节,猿人就会有意识的走近自燃的垃圾堆,设法让垃圾堆的火处于燃烧状态,并一边向火中添加树枝、树叶,一边利用火来取暖,由此使得猿人开始了有目的的用火,人类也从此诞生了.
远古时代曾经堆积在每个猿人居住的洞穴外的曾经自燃过的垃圾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但是,如果自燃过的垃圾堆是在猿人居住的洞穴内,就有可能保留下当年可燃物自燃造成的灰烬层.例如,周口店北京猿人的洞穴中,就发现有很厚的灰烬层,并且其中埋有大量被火烧过的烧骨.这表明当年堆积在北京猿人洞穴中的可燃物是非常多的,所以能够在北京猿人居住的洞穴中留下很厚的灰烬层.考古工作者还发现灰烬层中埋有大量的被火烧过的烧骨,这有可能是垃圾堆中曾经被北京猿人遗弃进去了大量动物的骨头.至于北京猿人是否曾经用火来烧烤食物,笔者以为,如果没有在远离灰烬层的地方也发现动物的烧骨,就不能得出完全肯定的结论.
笔者认为,在北京猿人居住的洞穴中留下的灰烬层,有可能是当年垃圾堆中可燃物自燃造成的,因为在洞穴中燃烧树枝、树叶会产生大量令人窒息的烟雾,因此,北京猿人不大可能会在洞穴深处烧烤食物或点火取暖.此外,即使由于洞穴的特殊构造允许北京猿人在洞穴中烧烤食物或点火取暖,洞穴中的灰烬层也不应该很厚,因为洞穴中的空间通常非常有限,北京猿人必须要陆陆续续将灰烬清理出洞穴,才能确保洞穴中有限的空间能够被充分利用,除非该洞穴不是用来居住的,而仅仅是北京猿人用来保存火种和烧烤食物的“燧”洞.
显然,仅仅依赖生活垃圾堆的自燃是很难保证及时得到火种的.根据我国的《淮南子·本经训》等文献中记载:燧人氏“钻燧取火,教人熟食.”据此推断,一个名叫燧人氏的原始人,受到垃圾堆自燃现象的启发,发明了一种“堆木造火,钻燧(木)取火”的方法,即利用天然的洞穴,或者是利用人工建造的洞穴,在其中填满某些易于燃烧的木头和柴草,然后用石块、沙土将洞口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适当的保温封闭,经过一段时间,洞穴内的木头和柴草就会缓慢的自燃起来,为了纪念燧人氏的这一伟大发明,原始人将这种由人工填满易燃木头和柴草、用来制造火种的洞穴称之为“燧”.自从有了“燧”,每当原始人正在使用的火种不慎熄灭、需要新的火种时,原始人就会察看一下自己建造的一些“燧”是否已经处于自燃状态.如果某处的“燧”处于自燃状态,原始人就会“钻燧(木)取火”,也就是搬开封堵着“燧”的石块、沙土,移出外面尚未燃烧的木头和柴草,钻到洞穴内的木头和柴草堆里面寻找处于燃烧状态的木头和柴草,然后取出来作为火种使用.取火完毕后,再将移出的木头和柴草放回“燧”内,将“燧”的洞口重新按一定方法封闭起来,以便日后继续使用.
到了后来,随着燧人氏发明的“堆木造火,钻燧(木)取火”的方法被不断推广开来,原始人用火的火源开始有了相对可靠的保证,人类从此也逐渐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进入了吃熟食的时代.
有学者认为,猿人是从自然界中的雷电引发的自然火得到了原始的火种,并因此最终学会了用火,这种假设不能说完全不成立.但是,基于原始森林中的百年老树比比皆是,表明自然界中由雷电引发的自然火非常罕见,我们据此可以推断,对于某个方圆几十公里的固定区域,雷电重复引发自然火的发生几率大约是几十年至几百年一次.假如猿人仅仅依赖雷电引发的自然火得到火种,则一旦保存的火种不慎熄灭,猿人就有可能在几十年至几百年间都无法得到新的火种,如此漫长的岁月断层势必会使猿人彻底忘掉当初是怎样用火的.因此,猿人不大可能是依赖雷电引发的自然火得到火种的.而猿人洞穴内或附近的生活垃圾堆的反复自燃产生的火源,则是一个相对易于调整和控制的火源,从而可以给猿人提供一个长期学习和掌握怎样用火的场所.
不知道是基于何种动物试验,有人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动物都有怕火的本能.但笔者认为,对于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根本不了解的事物,包括猿人在内的一些智力较高的动物,出于小心谨慎的本能,有可能会试图与其维持一种具有安全感的接触状态,一般不至于立即开始害怕.例如,每个第一次见到火的小孩,并没有被火吓的丧魂落魄、放声大哭,每个第一次见到火的小猫、小狗,也不会被火吓的惊慌失措、立即转身逃窜.如果某只动物从来都没有受到过火的伤害,甚至从未以任何方式接触过火,又为何会无缘无故的害怕火呢?事实上,只有当某一事物给人或动物造成了伤害,人或动物才会害怕该事物.因此,远古时代那些没有接触过火的猿人,是不应该怕火的.
互助这道作业题的同学还参与了下面的作业题
题1: 【古代人是怎么生火的?没火柴,打火机,怎么生火哦】[语文科目]
火,从远古时代开始,一直被人类所使用.那么,火是怎样被发现,又如何取得的呢?从中国的历史来看,古代取火法主要有三:1、用木燧;2、用金燧;3、用石敲火.
木燧:即钻木取火.相传,远古人民"茹毛饮血",还不知道取火进行熟食.有一个叫燧人氏的人,见大鸟啄木出火(也有说看到森林自行起火),认为木中藏火,于是"几经攻治,几番试验",才创造出人工钻木取火的法子,人类才有了自己取的第一把火.此法后世一直沿袭,曾经历了数千年之久.这一古老传说,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步到人工取火的情况.
周代,钻木取火之法已经大行.古代所钻之木,一年之中,根据不同季节,还要随时改变.《周礼·月令》规定:春天用柳,夏天用枣杏和桑柘,秋天用柞树,冬天用槐檀,这叫"改火"或"更火".因为,古人认为:只有根据木的颜色,与四时相配,才能得火,反之则不能得火.也就是说,每逢换季之时,就要改新火.到了南朝,当时仍行钻木取火,但取消过了"更火"这一风俗,不实行改木.
到了唐代,钻木取火之法,更加广泛流行.唐杜甫《清明诗》:"旅雁上云归此塞,家人钻火用青枫."青枫是枫木,用于春日取火.崔元翰诗:"操舟众工立禁岸,湿橹钻火磨星红."湿的木橹也可出火,说明凡木皆可出火.有趣的是每逢寒食节,为了纪念介子推,有禁火而寒食的习俗.因此,每年冬天保存下来的火焰熄灭了.到了清明,又重新钻木取火.唐代皇帝在每年清明日要举行隆重的赐火仪式,把新的火种赐给群臣,以表示对大臣的宠爱.
金燧:金燧,即向太阳取火.在周代,除木燧外,兼用金燧取火.《周礼》载:秋官避开炬,负责用"夫燧"向太阳取明火.夫燧,是古人在日下取火的一种用具.它是用金属制成的尖底杯,放在日光下,使光线聚在杯底尖处.杯底先放置艾、绒之类,一遇光即能燃火.因此,夫燧即金燧.另外,《考工记》记载了用金锡为镜,其凹面向日取火的方法.可见,我国在四千年前已有使用光学原理取火的技术了.
取了汉代,仍用金燧取火.当时也叫阳燧.即用铜镜向日取火,也用艾引火燃烧.到了宋代,仍然流行金燧取火之法.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一段详细的记载:用凹面铜镜放在太阳下,其光都聚向内.在离镜一二寸处,光聚为一点,大如麻菽,触物即着火.实际上这就是今天的凸面玻璃镜.如果我们拿这玻璃镜,向着太阳,镜也会聚如豆,再用易燃物放在底下,顷刻间即可得火.古代没有玻璃,故用金镜.现代的太阳灶就是从这一道理发展而来的.过去古人出门,身边都带着燧.因为那时的燧为尖顶杯,体积很小,都佩带腰间以备用.但以阳燧取火,有个不足之处,就是天阴或夜晚就不能取到火.故古人往往是"左佩金燧,内佩木燧".这样,有太阳就以金燧取火,没有太阳则以木燧取火.
以石敲火:到了魏晋六朝,已经有以石敲火了.敲石所发的火,叫"石火".潘岳诗:"烦如敲石火".刘勰在《新论·惜时》中,曾形容人的短促一生,犹如"石火".到唐时,敲石取火者更多.柳宗元诗:"夜发敲石火,山林如昼明".白居易诗:"深炉敲火煮新茶,石火光中寄此身".
古代以石敲火之法,是用铁片与石相撞,下面在放着"火绒",当火星落在绒上,燃烧时,再用"取灯"接引,即取得火.火绒,是艾或纸,加以硝水制成,揉之使软,极易起火."取灯",北方叫"发烛",以褪皮麻秸做成小片状,长五六寸,涂硫磺于首,遇火即燃,用以发火.在南方,发烛则用松木或杉木制成.高士奇《天禄识余》中记载:"杭人刻松木为小片,其薄似纸,溶硫磺涂木片头,作为接火之用."宋时,民间劈小杉条,并染上硫磺,置之待用,一与火遇,迅即得火,人呼之为"引光奴".后来一些以此为业者,则呼之为"火寸".以石敲火之法盛生后,必须有引燃物配合,所以"发烛"、"火寸"等助燃物的行业就逐步发展起来.
光绪初年,火柴还未盛行.当时取火技术又进了一步,用一种叫"火镰"的工具.这种火镰,缝皮为包,安铁为刃内装火石一片,火绒一团,如果要用火,取火绒豆许,放在石上,再用铁刃撞击,能发出火星,顷刻间就得火,是当时吸旱烟者不可离身之物.后来有了火柴,火镜、火石、火绒等物就逐渐衰落了,最后消失.
题2: 【古代人怎么生火?】
古代取火法主要有三:1、用木燧;2、用金燧;3、用石敲火.
木燧:即钻木取火.周代,钻木取火之法已经大行.古代所钻之木,一年之中,根据不同季节,还要随时改变.《周礼·月令》规定:春天用柳,夏天用枣杏和桑柘,秋天用柞树,冬天用槐檀,这叫"改火"或"更火".因为,古人认为:只有根据木的颜色,与四时相配,才能得火,反之则不能得火.也就是说,每逢换季之时,就要改新火.到了南朝,当时仍行钻木取火,但取消过了"更火"这一风俗,不实行改木.
到了唐代,钻木取火之法,更加广泛流行.唐杜甫《清明诗》:"旅雁上云归此塞,家人钻火用青枫."青枫是枫木,用于春日取火.崔元翰诗:"操舟众工立禁岸,湿橹钻火磨星红."湿的木橹也可出火,说明凡木皆可出火.有趣的是每逢寒食节,为了纪念介子推,有禁火而寒食的习俗.因此,每年冬天保存下来的火焰熄灭了.到了清明,又重新钻木取火.唐代皇帝在每年清明日要举行隆重的赐火仪式,把新的火种赐给群臣,以表示对大臣的宠爱.
金燧:金燧,即向太阳取火.在周代,除木燧外,兼用金燧取火.《周礼》载:秋官避开炬,负责用"夫燧"向太阳取明火.夫燧,是古人在日下取火的一种用具.它是用金属制成的尖底杯,放在日光下,使光线聚在杯底尖处.杯底先放置艾、绒之类,一遇光即能燃火.因此,夫燧即金燧.另外,《考工记》记载了用金锡为镜,其凹面向日取火的方法.可见,我国在四千年前已有使用光学原理取火的技术了.
取了汉代,仍用金燧取火.当时也叫阳燧.即用铜镜向日取火,也用艾引火燃烧.到了宋代,仍然流行金燧取火之法.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一段详细的记载:用凹面铜镜放在太阳下,其光都聚向内.在离镜一二寸处,光聚为一点,大如麻菽,触物即着火.实际上这就是今天的凸面玻璃镜.如果我们拿这玻璃镜,向着太阳,镜也会聚如豆,再用易燃物放在底下,顷刻间即可得火.古代没有玻璃,故用金镜.现代的太阳灶就是从这一道理发展而来的.过去古人出门,身边都带着燧.因为那时的燧为尖顶杯,体积很小,都佩带腰间以备用.但以阳燧取火,有个不足之处,就是天阴或夜晚就不能取到火.故古人往往是"左佩金燧,内佩木燧".这样,有太阳就以金燧取火,没有太阳则以木燧取火.
以石敲火:到了魏晋六朝,已经有以石敲火了.敲石所发的火,叫"石火".潘岳诗:"烦如敲石火".刘勰在《新论·惜时》中,曾形容人的短促一生,犹如"石火".到唐时,敲石取火者更多.柳宗元诗:"夜发敲石火,山林如昼明".白居易诗:"深炉敲火煮新茶,石火光中寄此身".
古代以石敲火之法,是用铁片与石相撞,下面在放着"火绒",当火星落在绒上,燃烧时,再用"取灯"接引,即取得火.火绒,是艾或纸,加以硝水制成,揉之使软,极易起火."取灯",北方叫"发烛",以褪皮麻秸做成小片状,长五六寸,涂硫磺于首,遇火即燃,用以发火.在南方,发烛则用松木或杉木制成.高士奇《天禄识余》中记载:"杭人刻松木为小片,其薄似纸,溶硫磺涂木片头,作为接火之用."宋时,民间劈小杉条,并染上硫磺,置之待用,一与火遇,迅即得火,人呼之为"引光奴".后来一些以此为业者,则呼之为"火寸".以石敲火之法盛生后,必须有引燃物配合,所以"发烛"、"火寸"等助燃物的行业就逐步发展起来.
光绪初年,火柴还未盛行.当时取火技术又进了一步,用一种叫"火镰"的工具.这种火镰,缝皮为包,安铁为刃内装火石一片,火绒一团,如果要用火,取火绒豆许,放在石上,再用铁刃撞击,能发出火星,顷刻间就得火,是当时吸旱烟者不可离身之物.后来有了火柴,火镜、火石、火绒等物就逐渐衰落了,最后消失.
题3: 人类什么学会了生火
直立人最早开始用火
题4: 中国古代是如何生火的?火在古代有着广泛的使用,夜晚可以用于照明,火也是做饭生火的重要工具,古代中国如:唐宋元明清这些朝代中的中国古代人民是如何生火的?
1.周代,钻木取火之法已经大行.古代所钻之木,一年之中,根据不同季节,还要随时改变.《周礼·月令》规定:春天用柳,夏天用枣杏和桑柘,秋天用柞树,冬天用槐檀,这叫"改火"或"更火".因为,古人认为:只有根据木的颜色,与四时相配,才能得火,反之则不能得火.也就是说,每逢换季之时,就要改新火.到了南朝,当时仍行钻木取火,但取消过了"更火"这一风俗,不实行改木.
2.到了唐代,钻木取火之法,更加广泛流行.唐杜甫《清明诗》:"旅雁上云归此塞,家人钻火用青枫."青枫是枫木,用于春日取火.崔元翰诗:"操舟众工立禁岸,湿橹钻火磨星红."湿的木橹也可出火,说明凡木皆可出火.有趣的是每逢寒食节,为了纪念介子推,有禁火而寒食的习俗.因此,每年冬天保存下来的火焰熄灭了.到了清明,又重新钻木取火.唐代皇帝在每年清明日要举行隆重的赐火仪式,把新的火种赐给群臣,以表示对大臣的宠爱.
3.在周代,除木燧外,兼用金燧取火.《周礼》载:秋官避开炬,负责用"夫燧"向太阳取明火.夫燧,是古人在日下取火的一种用具.它是用金属制成的尖底杯,放在日光下,使光线聚在杯底尖处.杯底先放置艾、绒之类,一遇光即能燃火.因此,夫燧即金燧.另外,《考工记》记载了用金锡为镜,其凹面向日取火的方法.可见,我国在四千年前已有使用光学原理取火的技术了.
到了汉代,仍用金燧取火.当时也叫阳燧.即用铜镜向日取火,也用艾引火燃烧.到了宋代,仍然流行金燧取火之法.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一段详细的记载:用凹面铜镜放在太阳下,其光都聚向内.在离镜一二寸处,光聚为一点,大如麻菽,触物即着火.实际上这就是今天的凸面玻璃镜.如果我们拿这玻璃镜,向着太阳,镜也会聚如豆,再用易燃物放在底下,顷刻间即可得火.古代没有玻璃,故用金镜.现代的太阳灶就是从这一道理发展而来的.过去古人出门,身边都带着燧.因为那时的燧为尖顶杯,体积很小,都佩带腰间以备用.但以阳燧取火,有个不足之处,就是天阴或夜晚就不能取到火.故古人往往是"左佩金燧,内佩木燧".这样,有太阳就以金燧取火,没有太阳则以木燧取火.
4.以石敲火:到了魏晋六朝,已经有以石敲火了.敲石所发的火,叫"石火".潘岳诗:"烦如敲石火".刘勰在《新论·惜时》中,曾形容人的短促一生,犹如"石火".到唐时,敲石取火者更多.柳宗元诗:"夜发敲石火,山林如昼明".白居易诗:"深炉敲火煮新茶,石火光中寄此身".
古代以石敲火之法,是用铁片与石相撞,下面在放着"火绒",当火星落在绒上,燃烧时,再用"取灯"接引,即取得火.火绒,是艾或纸,加以硝水制成,揉之使软,极易起火."取灯",北方叫"发烛",以褪皮麻秸做成小片状,长五六寸,涂硫磺于首,遇火即燃,用以发火.在南方,发烛则用松木或杉木制成.高士奇《天禄识余》中记载:"杭人刻松木为小片,其薄似纸,溶硫磺涂木片头,作为接火之用.
"宋时,民间劈小杉条,并染上硫磺,置之待用,一与火遇,迅即得火,人呼之为"引光奴".后来一些以此为业者,则呼之为"火寸".以石敲火之法盛生后,必须有引燃物配合,所以"发烛"、"火寸"等助燃物的行业就逐步发展起来.
光绪初年,火柴还未盛行.当时取火技术又进了一步,用一种叫"火镰"的工具.这种火镰,缝皮为包,安铁为刃内装火石一片,火绒一团,如果要用火,取火绒豆许,放在石上,再用铁刃撞击,能发出火星,顷刻间就得火,是当时吸旱烟者不可离身之物.后来有了火柴,火镜、火石、火绒等物就逐渐衰落了,最后消失.
题5: 【早期人类在()和()中掌握了摩擦生火的技术RT早期人类在()和()的劳动过程中掌握了摩擦生火的技术】
早期人类在(劳动)和(生产)中掌握了摩擦生火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