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之政行焉.其中权量是指度量衡器?还是行政的

编辑: admin           2017-26-03         

    权量,就是指衡量尺这些量器,权,就是衡称,量就是斗、合、升、斛这些量器,法度,就是现在所谓的法律制度,废官就是被废置了的官事:如有官员无职权、或有职位而无人,还有就是被废弃的官府.谨慎的统一规范度量衡等器具,审查修订各项法律制度,重新修建起各项被废置了的官事,使四方的政事得以通行.

    类似问题

    类似问题1: 论语十则翻译要和论语十则对照[语文科目]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知识点:“说”通“悦” 意思:快乐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知识点:“女”通“汝”意思:你

    是知也的“知”通“智”意思:聪明智慧.(其他知不变)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类似问题2: 【英语翻译(1)子曰:“管仲之气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百度作业帮[语文科目]

      1、孔子是文人,以仁礼治天下,以德服天下.虽然对武人之功他不能不作很高的评价,但很是看不惯武人的德行与作态,大概也羡艳人家的卓著功勋吧!春秋时代,最显赫的要数为齐桓公成就霸业的管仲了.所以他就对管仲发表自己的看法.“管仲这人的气量极小啊!”

      有人也是看不惯得了天下后还霸气十足的管仲的,就来替孔子提出设问:“管仲的生活俭朴吗?”孔子当然回答:“管仲有存放钱财的府库,又大量的市租收入,他的下属官员都是各司其职,就没有兼职的,这样又赚取了国家的大量俸禄来霸道自肥.哪里还有简朴之处呢?”

      “那么管仲懂得礼仪吗?”孔子说:“这还用我说吗?大家都明眼看得见的,国君在宫殿门前立一堵照壁,管仲也在他的门口立一堵照壁;国君为了同别国国君友好往来,在宴会的堂上设置了放置酒杯的土坫,管仲在家里也设置了土坫.如果管仲是懂礼的话,这世上还有谁不懂礼呢?”

      2、孔子告诉鲁国乐官音乐演奏的道理,“音乐演奏的过程是可以着实感知的:开始演奏时,钟鼓齐鸣乐音合奏;继而,音调纯正和谐,洪亮清晰,经久不息,由此完成演奏.”

      3、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走到了边境的仪这个小地方.仪县的边防官员要求拜见孔子,说:“只要是君子到了我这个地方,我没有不要求会见的.”孔子的随行弟子让他见了老师.见过孔子这座真神出来就对身心疲惫的孔家弟子们说:“你们何必忧虑先生丢了职位、英雄无用武之地呢?天下失去正道已经很长时间了,上天将要以你们的老师为木铎来向全天下人传播真理.”

    类似问题3: 全部论语翻译全部,急,一定全部

      《论语》中的名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13、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 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人走路,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31、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 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3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33、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 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吗?直到死才能罢休,不是很遥远吗? 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3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36、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3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3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4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4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

      孔子说:“那就是‘恕’了,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强施加在别人身上.”

      42、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译文 子夏说:“做官有余力时就去学习,学习能够游刃有余时就去做官.”

      ······································

      说行天下 是非常不错的小说网站大全,你值得拥有.

    类似问题4: 【英语翻译写原文和译文要2013版的】百度作业帮[语文科目]

    1、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3、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4、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5、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6、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7、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8、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 10、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11、孔子说:“军队的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一个普通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 12、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 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类似问题5: 论语全部翻译[语文科目]

      第一则: 为人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知识而又经常温习功课,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赶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并不恼怒,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编辑本段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编辑本段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故:旧的知识.

      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

      为:做.

      编辑本段第四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有害."

      编辑本段第五则:学习方法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知识点:“女”通“汝”意思:你

      是知也的“知”通“智”意思:聪明智慧.(其他知不变)

      诲的意思:教,传授.

      乎的意思:语音助词.

      由:指孔子的学生仲由

      编辑本段第六则:取长补短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编辑本段第七则:取长补短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的哪些短处就要改正."

      编辑本段第八则:怎样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编辑本段第九则:怎样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báì二声)树是最后落叶的."

      编辑本段第十则:怎样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编辑本段相关知识

      编辑本段“乐”之解释

      不亦乐乎的“乐”应该读lè,不应该读yuè.

      因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朱熹的注释是:说,同悦;乐,音洛.《论语 雍也》中还有一句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注释也是:好,去声;乐,音洛.按今天的读音,“洛”字音luò.但在古代,作为快乐的“乐”和“洛”都属于入声“十一药”韵部(见《平水韵》),可见“洛”、“乐”的韵母一样,加上声母都是l,当然完全是同音字了.这在南方人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南方方言保留更多的古音,例如在福建的方言里,“洛”和“乐”发音完全一样,都读成lok.所以今天用普通话读,“不亦乐乎”中的“乐”也应该和“快乐”中的“乐”字一样,都读成lè.

      “乐”是多音字,除了读yuè(音乐)、lè(快乐)外,在《论语 雍也》篇中还有一处也有很多人读错:“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朱熹的注释是:知,去声.乐,上二字并五教反,喜好也.下一字音洛.“五教反”是指我国传统的拼音方法——“反切法”:取上一字的声母(也叫“声纽”,“五”字的声母是“疑”,相当于今天的y) ,与下一字的韵母(即“教”的韵母iao)拼读成yao.可见,在“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二句中,“乐”字作为“喜爱、喜欢”的意思时应该读yao.

      归纳起来,“乐”在古书中的读音主要有三种:(1)作名词用的意思是“音乐、乐器、乐工”等,音yuè.(2)作形容词用的意思是“喜悦、快乐”,音lè.(3)作动词用的意思是“喜爱、喜欢”,音yào.

      编辑本段成语

      不亦乐乎

      死而后已

      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择善而从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编辑本段通假字

      不亦说乎:“ 说”同“悦” ,愉快;

      诲女知之乎:女同汝,你;

      是知也:“知”同“智”聪明.

      编辑本段活用现象

      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名词作状语;

      温故而知新:旧知识,形容词做名词;

      传不习乎: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

      编辑本段古今异义

      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把,今义:可能、许可

      是知也:“是”:古义:这,今义:表判断

      有朋自远方来:“朋”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意:朋友

      编辑本段作者-孔子

      孔子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家 世 】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侯家转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按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侯,“五世亲尽,别为公候”,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无考.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无子,其妾生男,病足,复娶颜徵在,生孔子.

      【 生 平 】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符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侯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回答者: 高手9587 - 一级 2008-10-9 18:34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

      子乎?”(《学而》)

  •   4
  • 相关文章

    成语主人公 问鼎中原 管鲍之交 退避三舍 老马识途每
    ...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
    关于little black dress 英文作文
    从中国秦朝开始,为加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历朝.
    从九一八事变至抗日相持阶段,国民政府对日政策发生了.
    ...七擒孟获(打一字)5、刘邦大笑,刘备大哭(打一
    ;话匣子;、“连珠炮”、“千里镜”、“赛珍会”都是.
    汉代儒学为什么能成为正统思想呢?-汉代儒学-历史学习
    史记对帝的描述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德合五帝坐星者-德
    ...特急1:西安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内以宋子文为代表
Copyright ©2009-2021 逆火网训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3009294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