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前线作战,母亲则要等待着父亲归来
编辑: chenjujun 2018-03-03
-
4
诗里春风、罗帷都是等待的隐喻。我会写《错误》也是跟这类诗有关。在抗战期间,我随着大人一起流浪,父亲在前线作战,母亲则要等待着父亲归来。我后来写这诗是因为知道这种诗类型,受其感应,所以要说这诗最深的层次其实就是闺怨诗。问:郑先生爱酒,所作《最美的形式给予酒器》《饮酒金门行》,皆酣畅淋漓,大快人心。请问先生:写诗或读诗时,也以酒佐诗么?甚么品类的酒,配甚么风格的诗,更为相得?答:中国很早就有酿造技术,我们酿造了酱油,酱油不只使食物好吃,还有保鲜的作用;之后,也终于酿造出酒来了。这是女性发明的。周朝有300个酒官,其领导人和主要制酒的工程师都是女性。
女性在农业社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采集果实等等,后来她们发明了酒。酒有教化、鼓励、嘉奖的功能,同时也是世人和上天联系感情的祭品。道家对饮酒的解释是最好的,饮酒之后无须经过祭天的仪式,就可以和上天交流。饮酒之后,我们隐藏的许多潜意识和美好的记忆会特别升华起来,于是就有了灵性。
问:许多诗人年少成名,中外皆然,年纪轻轻即已写下名篇,似乎缪思特别垂顾年轻的灵魂。郑老师年轻时也已有许多名诗传世,现今创作不辍,能否谈谈诗和年纪的关系?
答:诗跟年纪一定有很密切的关系。诗人创作冒起的时间各有不同。有些诗人年轻的时候留下了作品却不幸早夭,我们看不到他中晚期的作品,我们也没法从他早期作品推想其未来的作品会是怎样的。诗人应当活在社会上,活在实际的生活里面,而且最好不是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生活。我们生活在社群里面有了更多不同的生活经验,取材就可以有所不同,有新鲜感。诗人在少年时代阅历有限,作品就有局限性;中年、晚年能够到处游走,诗的变化就大起来;到了老年这些经验已可以结成果实,于是也就会在诗中呈现出来。
问:请诗人谈谈,从古典和传统诗人云游四海,对天创作,到现今诗人终守荧幕,网上创作,这样的落差,对诗未来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新一代的诗人和诗的读者,如何看待?答:网络上的诗,我读到的不是很多;如今前往书店也不容易找到可读的诗集,自然诗集读得也很少了。但网络作为诗创作的场域还是很重要的。我仅把电脑当作是我的打字机,而我陆续累积的创作量是足够成集的,只是我没将它们上载到网络上,基于个性因素也尚未发表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