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早上和朋友到一家新开的食坊,想找点不同的早餐
编辑: chenjujun 2018-01-03
-
4
爱新鲜都是人性。那天早上和朋友到一家新开的食坊,想找点不同的早餐,可能还早,食坊里的人不多,我们边走边看不同食摊所卖的食品,不经意地见一个摊位上方的牌子写着“干捞面”,再望望摊上堆了几大包生面、粿条的玻璃橱窗,我和朋友相视,忍住笑。坐定后,朋友悄声说“肯定写错”,“怎么错?”“正楷的‘乾’写成正楷的‘干’呗!”古晋的干捞面,名称都是从籍贯方言译音过来。比如“哥罗面”是由广府话“干捞”的发音演变而来,其他的写法还有“哥捞面”等。所以,我们猜想他应该不是故意写成“干捞面”的。
本地的华人,籍贯多,每个籍贯都有各自的方言。由于早年邻国推行只讲华语,不讲方言,结果,街坊那些大叔大婶们为了适应环境,都学着讲华语;当他们讲时,遇上不懂的词,马上套上方言或马来语,所以方言华语,就这么产生了。像食坊或咖啡店内小摊,为了能在自己摊位上有个华文食品名称,很自然就把这些名称由方言直接音译成华语了。如:粿汁(潮语)、加章麻(客家)、干盘(福州)、哥罗面(粤语)、薄饼(福建)、打面(兴化)、叻沙(马来语)。
坊间最常听到直接从方言中音译的华语语句还有如客家话的华语:“把肉剁绵绵(稀烂)”,福建话的华语:“豆上灯泡”(装上灯泡),潮州或福州话的华语会把“蒸鱼”讲成“吹鱼”。这都是因为人们学习华语时受到自身的方言干扰所造成的发音偏误。和朋友聊起这一现象时,一致认为:这已是一种本土文化,本土语言了。我们不可能去纠正,也没办法去改变,唯有身为老师的,在教学时加强学生对语音的理解、认识和掌握。